一种高并发企业集中应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42216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0:39
一种高并发企业集中应用系统,系统的网络结构模式主要采用B/S结构,同时辅助以浏览器插件、桌面客户端程序。系统包括以下两个部分,运行于客户机的客户端单元已经运行于服务器端的服务器单元。其中,服务器单元又分为3层:负责信息呈现和交互的展现层,负责业务处理的业务层,以及负责数据存取的数据层。客户端单元和服务器单元对集群部署模式进行了大量优化,充分利用集群在资源扩展方面的优势来支持高并发。信息的展现与业务的分离,支持多种平台的客户端。另外,利用对集群部署模式的优化,增强系统在高并发下的处理能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高并发、集中式的企业应用架构系统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企业服务架构及技术层次在各种依循J2EE架构的不同平台之间,兼容性尚欠缺,企业后端使用的信息产品彼此之间无法兼容,企业内部或外部存在难以互通的窘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让各种依循J2EE架构的不同平台之间,存在良好的兼容性,解决过去企业后端使用的信息产品彼此 之间无法兼容,企业内部或外部难以互通的窘境的高并发、集中式的企业应用架构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并发企业集中应用系统,本技术特征是,包括以下两个相互连接部分共四层结构,即自上而下为客户端层、表现层、业务层、数据层;客户端层包括有管理界面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表现层分别配置有配置子系统模块、WEB应用模块、资源管理模块;业务层分别配置有业务处理模块、流程引擎模块、文件交换模块、文件服务器模块;数据层配置有业务数据库模块;所述四层的连接结构为管理界面模块与配置子系统模块连接;用户界面模块分别与WEB应用模块、资源管理模块、文件服务器模块连接;配置子系统模块与业务处理模块连接;WEB应用模块分别与业务处理模块、流程引擎模块、文件交换模块连接;业务处理模块、流程引擎模块分别与业务数据库模块连接,流程引擎模块还与用户界面模块连接;文件交换模块还与文件服务器模块连接。:是Java2平台企业版(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 J2EE核心是一组技术规范与指南,其中所包含的各类组件、服务架构及技术层次,均有共同的标准及规格,让各种依循J2EE架构的不同平台之间,存在良好的兼容性,解决过去企业后端使用的信息产品彼此之间无法兼容,企业内部或外部难以互通的窘境。集群技术集群(cluster)技术是一种较新的技术,通过集群技术,可以在付出较低成本的情况下获得在性能、可靠性、灵活性方面的相对较高的收益,其任务调度则是集群系统中的核心技术。本文就集群系统的定义、发展趋势、任务调度等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集群是一组相互独立的、通过高速网络互联的计算机,它们构成了一个组,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一个客户与集群相互作用时,集群像是一个独立的服务器。集群配置是用于提高可用性和可缩放性。模式MVC架构是〃Model-View_Controller〃的缩写,中文翻译为〃模型-视图-控制器〃。MVC应用程序总是由这三个部分组成。Event (事件)导致Controller改变Model或View,或者同时改变两者。只要Controller改变了 Models的数据或者属性,所有依赖的View都会自动更新。类似的,只要Controller改变了 View, View会从潜在的Model中获取数据来刷新自己。本技术的网络结构模式主要采用B/S结构,同时辅助以浏览器插件、桌面客户端程序。系统包括以下两个部分,运行于客户机的客户端单元已经运行于服务器端的服务器单元。其中,服务器单元又分为3层负责信息呈现和交互的展现层,负责业务处理的业务层,以及负责数据存取的数据层。信息的展现与业务的分离,支持多种平台的客户端。通过这种分层的方式,分离关注点,由最下层实现数据的基础功能,逐步向上,逐层封装,最后辅以最上层的客户端层,实现具体业务功能。每层各司其职,且可扩展。下层只对上层可见,上层对下层不可见。部署方式通过集群进行部署,客户端单元和服务器单元对集群部署模式进行了大量优化,充分利用集群在资源扩展方面的优势来支持高并发,也使得并发处理能力可扩展。这种分层结构并不是相互隔离的,其通过统一的框架和接口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分离关注点。如图I所示,系统的4层结构具体如下I)客户端层客户端层是用户界面的表现形式,是主体应用距离用户最近的一层,它负责把数据、业务逻辑转化为用户能够识别的元素通过浏览器呈现给用户。界面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用户使用的界面,主要完成业务相关功能。另一类是管理员所用的管理界面,主要与配置系统相连,完成系统环境、业务环境的配置。用户界面可以通过远程接口的方式与流程引擎客户端进行数据交互。通过这些接口的使用,可以方便的获取流程相关的各类信息,例如意见信息、流转记录、操作按钮等。交互方式客户端层主要通过页面同步请求、Ajax异步请求等方式与后台应用服务所提供的接口进行交互,并使用封装好的组件对数据进行装载,以友好的方式展现给用户。表现层表现层负责数据的呈现,是连接业务、数据和用户界面的纽带。表现层主要由web应用模块、资源管理模块及配置子系统构成。Web应用模块主要负责与用户界面交互,把用户请求转发到业务处理模、公文交换模块块或者流程引擎模块上,完成后又返回数据到用户界面。配置子系统主要是提供对系统的配置功能的实现,并与管理员界面进行交互。资源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一些界面所需静态资源进行处理,辅助用户见面的展现。表现层除了为用户提供数据呈现,也通过各种其他方式(如通用接口等)为其它业务系统提供数据呈现。交互方式上,对于数据的呈现是通过读取系统配置信息组装查询对象,提供各种数据源、业务规则,控制数据和操作,完成用户界面的装配等。使用界面组件来完成特定信息的展现、装配工作。业务层业务层是主体应用对业务概念或系统概念的抽象,也负责数据的持久化及查询。通过引入企业应用方面的标准来进行实现,确保业务层的通用性、一致性和易用性。业务层主要由业务处理模块,流程引擎模块,文件交换模块,以及文件服务器组成。业务处理模块主要负责非流程性的业务处理,流程引擎模块负责流程性业务处理,文件交换模块负责与外部系统进行文件交换,而文件服务器则负责文件类型数据的处理。交互方式方面,使用映射机制来映射关系型数据库,使其达到面向对象编程的目的。通过映射后的实体对象来完成各种数据操作,包括实体对象的实例化、删除、修改以及查询操作,并为本地和远程调用提供支持。对于文件类型数据则通过接口的方式进行交互。数据层数据层做为主体应用最底层的实现,记录了数据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数据持久化后的载体。该层主要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来实现对结构化数据的增删改查,对于非结构化数据采用文件的方式进行存取。对数据的管理,是利用关系型数据库对结构化数据强大的管理能力,把业务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管理这些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本系统的结构连接关系,其中所包含的各类组件、服务架构及技术层次,均有共同的标准及规格,让各种依循J2EE架构的不同平台之间,存在良好的兼容性,解决过去企业后端使用的信息产品彼此之间无法兼容,企业内部或外部难以互通的窘境。本技术客户端单元和服务器单元对集群部署模式进行了大量优化,充分利用集群在资源扩展方面的优势来支持高并发。信息的展现与业务的分离,支持多种平台的客户端。另外,利用对集群部署模式的优化,增强系统在高并发下的处理能力。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种高并发企业集中应用系统,本技术特征是,包括以下两个相互连接部分共四层结构,即自上而下为客户端层、表现层、业务层、数据层;客户端层包括有管理界面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表现层分别配置有配置子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并发企业集中应用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以下两个相互连接部分共四层结构,即自上而下为客户端层、表现层、业务层、数据层;客户端层包括有管理界面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表现层分别配置有:配置子系统模块、WEB应用模块、资源管理模块;业务层分别配置有:业务处理模块、流程引擎模块、文件交换模块、文件服务器模块;数据层配置有业务数据库模块;所述四层的连接结构为:管理界面模块与配置子系统模块连接;用户界面模块分别与WEB应用模块、资源管理模块、文件服务器模块连接;配置子系统模块与业务处理模块连接;WEB应用模块分别与业务处理模块、流程引擎模块、文件交换模块连接;业务处理模块、流程引擎模块分别与业务数据库模块连接,流程引擎模块还与用户界面模块连接;文件交换模块还与文件服务器模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并发企业集中应用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以下两个相互连接部分共四层结构,即自上而下为客户端层、表现层、业务层、数据层;客户端层包括有管理界面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 表现层分别配置有配置子系统模块、WEB应用模块、资源管理模块; 业务层分别配置有业务处理模块、流程引擎模块、文件交换模块、文件服务器模块; 数据层配置有业务数据库模块;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航罗渊赵俊辉侯彦文丁镇涛王云涛陈园林袁云昌普雄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远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