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型变电站端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便携式试验仪,其特征是:设置双CPU结构,其中第一CPU用于模拟量和开关量的输入和输出,并且与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第二CPU作为人机交互接口、用于生成故障模型,并且用于接受外部数据源的数据;在第一CPU与第二CPU之间以标准交流量波形数据格式进行通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轻便、输出量多,控制方便灵活,适用于简单快速现场安全稳定设备的检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用型变电站端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便携式试验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端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现场便携式试验仪,尤其是用于变电站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的电气特性调试、动作特性试验、现场定期校验等。
技术介绍
目前变电站端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系统设备主要包括FWK分布式稳控及UFV系列低频低压减载装置,现场对此类设备的定检一般没有专用的试验仪器,都采用继电保护微机试验仪来进行检验工作。目前使用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设备进行检验存在如下主要问题I、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的输出电流电压数目有限,安全稳定设备一般接入出线数目超过两回时,需要输入的量比较多,微机继电保护试验仪不能满足输入条件;2、现场使用微机接线方式复杂,要求分路控制输出电流电压及接点开出,配合困难;3、目前也有一些专用试验台,但都是结合厂家内部调试使用,需要与特定的屏柜上开关按钮相结合才能试验,与现场接线型式和一次设备条件不符;4、微机继电保护试验仪体积较大,接线复杂,对一次设备运行方式要求比较高,携带不便,消耗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停电过长,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及运行方式灵活性影响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轻便,输出量多且控制方便灵活的通用型变电站端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便携式试验仪,用于简单快速地进行现场安全稳定设备的检验。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通用型变电站端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便携式试验仪的结构特点是设置双CPU结构,其中第一 CPU用于模拟量和开关量的输入和输出,并且与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第二 CPU作为人机交互接口、用于生成故障模型,并且用于接受外部数据源的数据;在所述第一 CPU与第二 CPU之间以标准交流量波形数据格式进行通信。本技术通用型变电站端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便携式试验仪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第一 CPU的模拟量输出是通过16芯扁平电缆插座输出;包括模拟量输出I至模拟量输出12,以及各模拟量输出地;所述第一 CPU的开关量输出是通过20芯扁平电缆插座输出;包括开关量输出I至开关量输出16 ;以及开关量输出公共端I和开关量输出公共端2。所述第一 CPU的开关量输入是通过10芯扁平电缆插座输入;包括开关量输入I至开关量输入8 ;以及各开关量输入公共端;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轻便,输出量多,操作简单、控制方便灵活。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试验仪器总体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试验仪器软硬件工作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试验仪器按键设置布置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通用型变电站端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便携式试验仪的结构设置为设置双CPU结构,其中第一 CPU用于模拟量和开关量的输入和输出,并且与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第二 CPU作为人机交互接口、用于生成故障模型,并且用于接受外部数据源的数据;在第一 CPU与第二 CPU之间以标准交流量波形数据格式进行通信。为确保生成较高真实度的交流量波形,DAC的输出是每周波100点。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通用型变电站端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便携式试验仪的工作方式为外部手工设置的试验数据或人工预设的故障数据(可随机模拟各种运行参数或预设各种运行方式下的故障数据),通过人机交互CPU2转换成标准数据后经内部传输到主控 CPUl中,通过12路D/A转换和防混叠滤波后开入给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以检验其动作特性和动作逻辑的工作状况。本实施例中,第一 CPU的模拟量输出是通过16芯扁平电缆插座输出;包括模拟量输出I至模拟量输出12,以及各模拟量输出地;第一 CPU的开关量输出是通过20芯扁平电缆插座输出;包括开关量输出I至开关量输出16 ;以及开关量输出公共端I和开关量输出公共端2 ;其中,开关量输出I至开关量输出8的公共端对应为开关量输出公共端I ;开关量输出9至开关量输出16的公共端对应为开关量输出公共端2 ;第一 CPU的开关量输入是通过10芯扁平电缆插座输入;包括开关量输入I至开关量输入8 ;以及各开关量输入公共端;具体实施中,相应的设置也包括I、模拟量输出模拟量输出接口应用于交流模拟信号的输出。模拟量输出都是通过16芯扁平电缆插座输出的,输出的管脚顺序是第I管脚一模拟量输出I ;第2管脚一模拟量输出2 ;第3管脚一模拟量输出 3 ;第4管脚一模拟量输出4 ;第5管脚一模拟量输出5 ;第6管脚一模拟量输出 6 ;第7管脚一模拟量输出地;第8管脚一模拟量输出地;第9管脚一模拟量输出 7 ;第O管脚一模拟量输出8 ;第11管脚一模拟量输出9 ;第12管脚一模拟量输出 10 ;第13管脚一模拟量输出11 ;第14管脚一模拟量输出12 ;第15管脚一模拟量输出地;第16管脚一模拟量输出地。2、开关量输出开关量输出是通过20芯扁平电缆插座输出,输出的管脚顺序是第I管脚一开关量输出I (断);第2管脚一开关量输出2 (断)第3管脚一开关量输出3 (断);第4管脚一开关量输出4 (合)第5管脚一开关量输出5 (合);第6管脚一开关量输出6 (断)第7管脚一开关量输出7 (断);第8管脚一开关量输出8 (断)第9管脚一开关量输出公共端I ;第10管脚一开关量输出公共端I ;第11管脚一开关量输出9 (合);第12管脚一开关量输出10 (合);第13管脚一开关量输出11 (断);第14管脚一开关量输出12 (断)第15管脚一开关量输出13 (断);第16管脚一开关量输出14 (断)第17管脚一开关量输出15 (断);第18管脚一开关量输出16 (断)第19管脚一开关量输出公共端2 ;第20管脚一开关量输出公共端2 ;其中,开关量输出I至开关量输出8的公共端是开关量输出公共端I ;开关量输出 9至开关量输出16的公共端是开关量输出公共端2 ;括号中的“断”或“合”为上电后默认输出状态;针对线路或主变跳闸短路故障,定义开关量输出I为线路I的A相跳闸信号;开关量输出2为线路I的B相跳闸信号;开关量输出3为线路I的C相跳闸信号;开关量输出4为线路I的HWJl信号;开关量输出5为线路I的HWJ2信号;开关量输出6为线路2的A相跳闸信号;开关量输出7为线路2的B相跳闸信号;开关量输出8为线路2的C相跳闸信号;开关量输出9为线路2的HWJl信号;开关量输出10为线路2的HWJ2信号。3、开关量输入是通过10芯扁平电缆插座输入的,输入的管脚顺序是第I管脚一开关量输入I ;第2管脚一开关量输入2 ;第3管脚一开关量输入 3 ;第4管脚一开关量输入4 ;第5管脚一开关量输入5 ;第6管脚一开关量输入 6 ;第I管脚一开关量输入7 ;第8管脚一开关量输入8 ;第9管脚一开关量输入公共端;第10管脚一开关量输出公共端;其中开关量输入公共端为公共地,开关量输入端子由外部接点与开关量输入公共端构成开关量输入回路;下为4、电源输入电源输入有两种类型,如果使用外部电源模块,则其输入顺序从上到I—GND (数字地);2—5V (数字电源);3—为-15V (模拟负电源);4—AGND (模拟地);5—为+15V (模拟正电源);如果使用内部电源模块,则其输入为交流220V顺序为左一零线;右一火线;上一大地;5、通信接口 I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通用型变电站端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便携式试验仪,其特征是:设置双CPU结构,其中第一CPU用于模拟量和开关量的输入和输出,并且与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第二CPU作为人机交互接口、用于生成故障模型,并且用于接受外部数据源的数据;在所述第一CPU与第二CPU之间以标准交流量波形数据格式进行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1.通用型变电站端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便携式试验仪,其特征是设置双CPU结构,其中第一 CPU用于模拟量和开关量的输入和输出,并且与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第二 CPU 作为人机交互接口、用于生成故障模型,并且用于接受外部数据源的数据;在所述第一 CPU 与第二 CPU之间以标准交流量波形数据格式进行通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用型变电站端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便携式试验仪,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达山,汪敏,范高杰,郑浩,卢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