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市场上采用的触摸显示装置基本都是分离式触摸屏,这种方式为将触控面板与液晶面板分开制造,然后通过组装的方式制作在一起。这样制得的显示装置比较厚,并且由于增加了若干层玻璃、薄膜,显示屏的透光率以及对比度也会明显下降。另外这种做法成本也较高。为了使带有触控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更轻薄,有更好的显示效果和成本优势,嵌入式触控技术诞生了,其为将触控面板和液晶面板结合为一体的技术,其中触控面板的触控技术可以采用电容式触控、电阻式触控或者红外触控等等,其中液晶面板结构也可以为常见的 TN (Twisted Nematic liquid crystal,扭曲向列型液晶)模式、IPS (In PlaneSwitching liquid crystal,平面内切换液晶)模式或者 FFS (Fringe Field Switching·liquid crystal,边缘电场切换液晶)模式等等。目前嵌入式触控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有二种一种是On-Cell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其为在液晶面板上配置触摸传感器。各液晶面板和触控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FFS显示模式的显示结构和电容式触摸结构;所述FFS显示模式的显示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像素电极层、第一介质层、公共电极层、液晶层,所述公共电极层为多条按一定间距平行排列的公共电极,每条所述公共电极的宽度和相邻两条公共电极之间的间距之比为0.5~2.5;所述电容式触摸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位于电容式触摸结构上;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位于所述第二介质层和液晶层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FFS显示模式的显示结构和电容式触摸结构;所述FFS显示模式的显示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像素电极层、第一介质层、公共电极层、液晶层,所述公共电极层为多条按一定间距平行排列的公共电极,每条所述公共电极的宽度和相邻两条公共电极之间的间距之比为O. 5^2. 5 ; 所述电容式触摸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 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位于电容式触摸结构上; 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位于所述第二介质层和液晶层之间。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为透明绝缘基板。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层和公共电极层为透明导电层。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公共电极的宽度和相邻两条公共电极之间的间距之和为6 μ πΓ9 μ m。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容式触摸结构包括 多条平行排列的感应电极和多条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星耀,刘保玲,任娇燕,马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