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4170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包括:固定单元,其中显示装置能够通过该固定单元被佩戴在头部;处理单元,配置来获得要显示的第一图像;图像传输单元,配置来将第一图像传送到显示单元;显示单元,配置来显示图像处理部件获得的第一图像;连接单元,配置来连接固定单元和显示单元,其中连接单元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连接单元使得显示单元中的至少第一部分具有相对于固定单元的第一位置关系,以及在第二状态下,连接单元使得显示单元具有相对于固定单元的第二位置关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够被佩戴在头部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在减小占用空间的同时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并且防止用户所观看的内容被其他人窥视,近年来提出了头戴式显示装置。大多数现有的头戴式显示装置包括针对用户双眼的双子显示单元。通常,显示装置形成为类似眼镜的结构。具体地,显示装置中的子显示单元、处理单元(例如,图像处理单元)等组件集成在头戴式显示装置的主体部分中,主体部分可被支撑在用户的鼻梁上,并且可通过两条分别与主体部分相连的支撑臂将主体部分支撑在用户的左耳和右耳上,从而用户可与佩戴眼镜类似地佩戴显示装置。然而,由于显示装置的主体部分通常体积较大并且厚重,给用户的鼻梁以及耳朵带来压力,使用户在佩戴时感到不适,此外由于容易造成脱落,因此在佩戴这样的头戴式显示装置时,不便于用户进行例如转动头部之类的活动。此外,由于现有的头戴式显示装置中的显示屏始终位于用户的眼睛前方的可视区域,当用户不想观看显示内容,而希望光看周围环境时,常常需要摘下头戴式显示装置才能够清楚地观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固定单元,其中显示装置能够通过该固定单元被佩戴在头部;处理单元,配置来获得要显示的第一图像;图像传输单元,配置来将第一图像传送到显示单元;显示单元,配置来显示图像处理部件获得的第一图像;连接单元,配置来连接固定单元和显示单元,其中连接单元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连接单元使得显示单元中的至少第一部分具有相对于固定单元的第一位置关系,以及在第二状态下,连接单元使得显示单元具有相对于固定单元的第二位置关系。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显示单元通过连接单元被连接到能够被佩戴在用户的头部的固定单元。因此显示单元的重量主要由头部进行承担,而不是由鼻梁以及耳朵承担。从而减轻了的鼻梁以及耳朵的负担。此外,即使用户进行例如转动头部之类的活动也不易造成显示装置的脱落,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和佩戴。此外,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可通过连接单元切换显示单元中的至少第一部分相对于固定单元的位置,当用户不观看显示内容时,可将显示单元从用户眼睛前方的可视区域中移开,以避免妨碍用户的视线。从而即使用户不观看显示内容并且进行其他活动时,也不必须将显示装置从头部摘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简要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图I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例性框图。图2是示出根据图I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一个示例性基本构造的俯视图。图3a是示出了用户佩戴显示装置的一个示例情形的俯视图。图3b是示出了用户佩戴显示装置的一个示例情形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了对于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一个示例情形的俯视图。图5a和图5b是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的可折叠头戴部件的一个示例情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上相同步骤和元素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且对这些步骤和元素的重复解释将被省略。下面,将参照图I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电子设备。图I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示例性框图。如图I所示,显示装置100包括固定单元110、处理单元120、图像传输单元130显示单元140和连接单元150。显示装置100能够通过固定单元110被佩戴在头部。例如,固定单元110可以包括例如头盔、头带等佩戴部件。处理单元120可获得要显示的第一图像。第一图像可以是,例如,图片、视频图像或者文本,图片,文本和图片的组合等。处理单元120可根据所存储的图片、视频文件等生成要显示的第一图像。例如,图片、视频之类的文件可存储在处理单元的内存中,此外,在显示装置中也可设置独立的存储单元,以存储这些文件。可替换地,处理单元120还可从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显示装置100连接的例如计算机、智能手机、多媒体播放器之类的电子设备接收要显示的第一图像。例如,在处理单元中可设置通信模块,以从例如计算机、智能手机、多媒体播放器之类的电子设备接收要显示的第一图像,此外,显示装置也可包括独立设置的通信单元,以从例如计算机、智能手机、多媒体播放器之类的电子设备接收要显示的第一图像。图像传输单元130可将第一图像传送到显示单元140,并且显示单元140可显示图像处理部件获得的第一图像。连接单元150可连接固定单元110和显示单元140。连接单元15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连接单元150使得显示单元140中的至少第一部分具有相对于固定单元110的第一位置关系;而在第二状态下,连接单元150使得包括的该个第一部分的显示单元140具有相对于固定单元110的第二位置关系。例如,固定单元110可连接在连接单元150的第一位置,而显示单元140可连接在连接单元150的第二位置。在第一状态下,连接单元150使得显示单元140中的至少第一部分远离固定单元110被连接到的第一位置,以及在第二状态下,连接单元150使得显示单元140靠近该第一位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当显示装置100通过固定单元110被用户佩戴在头部时,在连接单元150处于第一状态下,显示单元140中的至少第一部分位于用户的可视区域内且朝向用户。具体地说,在连接单元150处于第一状态下时,显示单元140中的至少第一部分位于相对于固定单元110的第一区域;而在连接单元150处于第二状态下时,显示单元140中的至少第一部分位于相对于固定单元110的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不同,并且第一区域是显示装置100通过固定单元110被用户佩戴在头部时,用户的可视区域。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示例,连接单元150可包括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支撑所述显示单元的支架。在此情况下,图像传输单元130可以是设置在支架中的传输线。可替换地,图像传输单元130也可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将第一图像传输到显示单元140,以避免在支架等连接部件中布线。此外,支架单元的长度、宽度、厚度、形状或者体量,可以通过机械运动或磁致伸缩等运动形式而发生改变,用于完成显示单元的位置改变以及位置调整。在第一状态下,连接单元150和与固定单元110对应的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在本示例中,与固定单元110对应的平面可以是固定单元110沿用户佩戴方向的截面。并且在第一状态下,连接单元150还可与显示单元140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连接单元150还可包括第一铰链部件和第二铰链部件。例如,支架可以通过滑轨或铰链等连接机构与显示单元和/或固定单元进行连接,以实现相对位置关系的改变。第一铰链部件可连接支架和固定单元,使得支架能够围绕第一铰链部件折转;并且第二铰链部件可连接支架和显示单元,使得显示单元能够围绕第二铰链部件折转。可替换地,连接单元150还可包括连接显示单元的滑轨部件等。可以在固定单元110被正向佩戴时靠近用户左耳和右耳的位置分别设置支架以支撑显示单元,如稍后结合图2所描述的。可替换地,可在固定单元110靠近用户头顶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单元,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能够通过该固定单元被佩戴在头部;处理单元,配置来获得要显示的第一图像;图像传输单元,配置来将所述第一图像传送到所述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配置来显示所述图像处理部件获得的第一图像;连接单元,配置来连接所述固定单元和显示单元,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连接单元使得所述显示单元中的至少第一部分具有相对于所述固定单元的第一位置关系,以及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连接单元使得所述显示单元具有相对于所述固定单元的第二位置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单元,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能够通过该固定单元被佩戴在头部;处理单元,配置来获得要显示的第一图像;图像传输单元,配置来将所述第一图像传送到所述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配置来显示所述图像处理部件获得的第一图像;连接单元,配置来连接所述固定单元和显示单元,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连接单元使得所述显示单元中的至少第一部分具有相对于所述固定单元的第一位置关系,以及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连接单元使得所述显示单元具有相对于所述固定单元的第二位置关系。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固定单元连接在所述连接单元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显示单元连接在所述连接单元的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连接单元使得所述显示单元中的至少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一位置,以及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连接单元使得所述显示单元靠近所述第一位置。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所述显示装置通过所述固定单元被用户佩戴在头部时,在所述连接单元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显示单元中的至少所述第一部分位于用户的可视区域内且朝向所述用户。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连接单元和与所述固定单元对应的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支架,配置来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支撑所述显示单元,以及所述支架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具有第二夹角。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连接单元还包括第一铰链部件,配置来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固定单元,使得所述支架能够围绕所述第一铰链部件折转;第二铰链部件,配置来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显示单元,使得所述显示单元能够围绕所述第二铰链部件折转。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图像传输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架中。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头带部件,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头带部件的第一端;以及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头带部件的第二端,其中,当所述头带部件被佩戴在头部时,所述头带部件能够挠性形变,使得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别压靠左耳和右耳。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一子连接单元和第二子连接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第一子显示单元和第二子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子连接单元连接所述头带部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子显示单元,所述第二子连接单元连接所述头带部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子显示单元。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子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一子显示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中,所述第二子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二子显示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壳体中。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子显示单元包括锁定件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子显示单元包括锁定件的第二部分;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子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子显示单元通过所述锁定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互锁止。1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配置来显示所述处理单元获得的第一图像;光学系统,配置来接收从所述显示屏发出的光线,并对从所述显示屏发出的光线进行光路转换,以形成放大虚像。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连接单元使得所述显示单元具有相对于所述固定单元的第一位置关系,以及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连接单元使得所述显示单元具有相对于所述固定单元的第二位置关系。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第一光导部件,配置来将经过所述光学系统的光线传送到第二光导部件;镜片;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峰吴斐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