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多功能串电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155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串电检测器,适用于检测变电站交直流混接的故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和接触式验电单元,所述接触式验电单元包括螺丝刀式传感器、整流电路、第一至第三放大及光报警电路和按钮开关SB;所述螺丝刀式传感器的金属杆的后端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接第一至第三放大器光报警电路的输入端,电池E经按钮开关SB分别接第一至第三放大及光报警电路的电源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准确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串电检测器,适用于检测变电站交直流混接的故障。
技术介绍
基建变电站存在交直流混接的问题,尤其500kV超高压变电站,保护屏柜、端子箱和汇控柜内的二次电缆繁多,端子排上的二次接线密密麻麻,投运前的验收工作任务量大,而且尤为重要,稍有疏忽影响正常送电,给电网稳定带来隐患。目前检查及处理交直流混接的方法,利用二次图纸,对图查线,此方法耗时费力。用万用表测量时,交直流电压档混用也存在问题(1)交流电压档测量直流电压,电压表有可能无读数或者比实际直流电压高一倍,具体误差大小,与表内整流是半波还是 全波有关。总之,表的取值是没有意义的。(2)直流电压档测量交流电压,由于频率的原因,会影响指针的摆动速率,长时间使用会造成万用表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准确可靠的便携式多功能串电检测器。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壳体和接触式验电单元,所述接触式验电单元包括螺丝刀式传感器、整流电路、第一至第三放大及光报警电路和按钮开关SB ;所述螺丝刀式传感器的金属杆的后端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接第一至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串电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4)和接触式验电单元,所述接触式验电单元包括螺丝刀式传感器(3)、整流电路、第一至第三放大及光报警电路和按钮开关SB;所述螺丝刀式传感器(3)的金属杆的后端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接第一至第三放大器光报警电路的输入端,电池E经按钮开关SB分别接第一至第三放大及光报警电路的电源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多功能串电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4)和接触式验电单元,所述接触式验电单元包括螺丝刀式传感器(3 )、整流电路、第一至第三放大及光报警电路和按钮开关SB ; 所述螺丝刀式传感器(3)的金属杆的后端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接第一至第三放大器光报警电路的输入端,电池E经按钮开关SB分别接第一至第三放大及光报警电路的电源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串电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刀式传感器(3)为“一”字形或“十”字形改锥。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串电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由整流二极管D组成;整流二极管D的正极接所述螺丝刀式传感器(3)的金属杆后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串电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三放大及光报警电路由晶体管VT4-VT6、电位器RW1-RW3、电阻R4-R6、电容C1-C3和第二至第四发光二极管LED2-LED4组成; 所述第一至第三放大及光报警电路的结构相同,其中第一放大及光报警电路由晶体管VT4、电位器RWl、电阻R4、电容Cl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组成;所述晶体管VT4的基极经电位器RWl接所述整流二极管D的负极,所述晶体管VT4的发射极接所述电池E的负极,所述晶体管VT4的集电极依次经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电阻R4、按钮开关SB接所述电池E的正极; 所述晶体管VT5、VT6的基极分别经电位器RW2、RW3接所述整流二极管的负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串电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为倒“T”字形,所述螺丝刀式传感器(3)固定在倒“T”字形壳体的上端。6.根据权利要求I或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串电检测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博涛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