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测试晶体管反向击穿电压的万用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1493 阅读:3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测试晶体管反向击穿电压的万用表,包括万用表、电池、开关、变压器、电位器、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由于变压器的两个绕组之间的耦合反馈作用,使电路形成强烈振荡,振荡电压经绕组升压,由第二二极管整流后向第二电容充电,使第二电容两端可获得约1200V直流高压。此高压经第二电阻限流施加到被测管,使管子击穿,并接在被测管两端的万用表A就能直接读出管子的反向击穿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在普通万用电表所制作的附加小装置,同时是一种能方便、快速的测出晶体管反向击穿电压的小仪器,可满足一般测量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万用表的附加改进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测试晶体管反向击穿电压的万用表
技术介绍
晶体管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可以用于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和许多其它功能。晶体管作为一种可变开关,基于输入的电压,控制流出的电流,因此晶体管可做为电流的开关,和一般机械开关不同处在于晶体管是利用电讯号来控制,而且开关速度可以非常之快,在实验室中的切换速度可达IOOGHz以上。在维修与实验中,往往会对将要采用的晶体管作反向击穿电压的测试,而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试验来监测,或者使用较为高端的仪器才能实现,不仅测试流程复杂,而且工作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测试晶体管反向击穿电压的万用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万用表、电池、开关、变压器、电位器、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所述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开关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变压器的抽头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的一端与所述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测试晶体管反向击穿电压的万用表,包括万用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开关、变压器、电位器、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所述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开关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变压器的抽头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负极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能测试晶体管反向击穿电压的万用表,包括万用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开关、变压器、电位器、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所述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开关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变压器的抽头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璐黄大喜庞凯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槟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