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输出固定稳流型电击穿高压模块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991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输出固定稳流型电击穿高压模块电源,负输出固定稳流型电击穿高压模块电源,包括封装在壳体内的电源电路,电源电路上焊接有数根引线,电源电路包括控制电路、驱动电路、稳压电路、高压反馈电路、电流反馈电路及组合高压输出电路,稳压电路通过控制电路与驱动电路连接,驱动电路分别与高压反馈电路、电流反馈电路及组合高压输出电路连接,组合高压输出电路分别与高压反馈电路、电流反馈电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引燃、维持两高压合二为一输出,使用方便;具有输出过压保护;负载引燃后输出电流为固定恒流输出,长期稳定性好;外形尺寸小,重量轻,易于PCB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燃油、燃气的高压点火,气体激光器的引燃等工业应用、科 研、医疗、航空等方面仪器设备中的负输出固定稳流型电击穿高压模块电源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发展,市场需求的扩大,用户对电源产品的质量、性能、体积等要求越来 越高,现有工业方面的燃油、燃气高压点火及科研、医疗、航空等领域的气体激光器等的电 源产品,虽种类很多,但有不少为单电源的组合设计,普遍存在着电源体积较大,引燃不可 靠,稳定性差且长期工作易损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体积小、易于PCB安装、可靠性及稳 定性高的负输出固定稳流型电击穿高压模块电源。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输出固定稳流型电击穿高 压模块电源,包括封装在壳体内的电源电路,电源电路上焊接有数根引线,其特征在于所 述电源电路包括控制电路、驱动电路、稳压电路、高压反馈电路、电流反馈电路及组合高压 输出电路,所述稳压电路通过控制电路与驱动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分别与高压反馈电 路、电流反馈电路及组合高压输出电路连接,所述组合高压输出电路分别与高压反馈电路、 电流反馈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1的1脚、3脚、10脚和12脚相连并接输入地GND,控制 芯片U1的5脚分别接电阻R2和电容C5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控制芯片U1的7脚, 电容C5的另一端接输入地GND,控制芯片U1的6脚通过电阻R3接输入地GND,控制芯片 U1的8脚通过电容C6接输入地GND,电阻R4与电容C7并联,电阻R4的一端接控制芯片U1 的9脚,电阻R4的另一端接输入地GND,控制芯片U1的13脚和15脚相连并接内部供电端 Vcc,控制芯片U1的16脚分别接电阻R1的一端和电容C4的正极,并作为基准电压输出端 Vref,电阻R1的另一端接控制芯片U1的2脚,电容C1的负极接输入地GND ;所述驱动电路中电感L1的一端接供电输入端+Vin,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容 C1的正极、变压器TRF2初级线圈Lpl的b端及Lp2的c端,电容C1的负极输入地GND,变 压器TRF2初级线圈Lpl的a端分别接三极管T1的漏极和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 一端通过电容C8与变压器TRF2初级线圈Lp2的d端相连并接三极管T2的漏极,变压器 TRF1初级线圈Lp的a端接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1的14脚,变压器TRF1初级线圈Lp的b 端接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1的11脚,变压器TRF1次级线圈Lsl的1端分别接电阻R6的 一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阻R6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一端相连并接 三极管T1的栅极,变压器TRF1次级线圈Lsl的2端与电阻R8的另一端及三极管T1的源 极相连并接输入地GND,变压器TRF1次级线圈Ls2的3端分别接电阻R7的一端和二极管 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与电阻R7的另一端和电阻R9的一端相连并接三极管T2的栅极,变压器TRFl次级线圈Ls2的4端与电阻R9的另一端及三极管T2的源极相连并接输入 地 GND ;所述稳压电路中供电输入端+Vin通过电阻R5分别接稳压芯片U2的1脚、电容C2 的正极及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接稳压芯片U2的2脚和电容C3的正极, 并作为内部供电端Vcc,电容C2的负极与电容C3的负极及稳压芯片U2的3脚相连并接输 入地GND ;所述高压反馈电路中电阻R16与电容C12并联,电阻R16的一端通过电阻R15分 别接电阻R13和电阻R14的一端、控制芯片U3的5脚,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基准电压输出 端Vref,控制芯片U3的6脚分别接电容Cll和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和电阻R13的另 一端相连并接输入地GND,控制芯片U3的7脚分别接电容Cll的另一端、二极管D5的负极 及电阻Rll的一端,二极管D5的正极与电阻Rll的另一端相连并接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l 的9脚;所述电流反馈电路中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同向串联后与电阻R21和电容C22并 联,二极管D7的负极接高压输出地HVG,二极管D6的正极通过电阻R17分别接电容ClO和 电阻R18的一端,电容ClO的另一端接输入地GND,电阻R18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9的一 端、控制芯片U3的2脚,控制芯片U3的3脚分别通过电阻R19接基准电压输出端Vref、通 过电阻R20接输入地GND,控制芯片U3的1脚分别接电容C9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4的负极, 二极管D4的正极接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l的9脚,控制芯片U3的4脚接输入地GND,控制 芯片U3的8脚接内部供 电端Vcc所述组合高压输出电路中变压器TRF2次级高压线圈Ls的1端分别接电容C19和 电容C13的一端,电容C19的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15的正极和二极管D16的负极,二极管 D15的负极分别接电容C20的一端和变压器TRF2次级高压线圈Ls的2端,电容C20的另一 端分别接二极管D16的正极、电容C21的一端、电阻R22的一端、高压反馈电路中电阻R16的 另一端,电容C21的另一端分别接变压器TRF2次级高压线圈Ls的2端和电流反馈电路中二 极管D6的正极,电阻R22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8的负极,电阻R25和电阻R26并联,二极管 D8的正极分别接电阻R24和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接组合负高压输出端-HV. Out,电容C13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14的一端、二极管D9的正极和二极管DlO的负极,电 容C14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15的一端、二极管Dll的正极和二极管D12的负极,电容C15 的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13的正极和二极管D14的负极,二极管D9的负极分别接电容C16 的一端和变压器TRF2次级高压线圈Ls的2端,电容C16的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lO的正 极、二极管Dll的负极和电容C17的一端,电容C17的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12的正极、二 极管D13的负极和电容C18的一端,电容C18的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14的正极和电阻R23 的一端,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电阻R24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数根引线(2)露于壳体(1)夕卜, 一侧为二根引线,按直流供电输入端+Vin、输入地GND顺序排列,另一侧为二根引线,按组 合负高压输出端-HV. Out、高压输出地HVG顺序排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引燃、维持两高压合二为一输出,使用方便;具有输出过压 保护;负载引燃后输出电流为固定恒流输出,长期稳定性好;外形尺寸小,重量轻,易于PCB 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右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连接框图并作为摘要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3、4、5所示,负输出固定稳流型电击穿高压模块电源,包括封装在壳体 1内的电源电路,电源电路上焊接有数根输入供电线和高压输出线2,电源电路包括控制电 路、驱动电路、稳压电路、高压反馈电路、电流反馈电路及组合高压输出电路,稳压电路通过 控制电路与驱动电路连接,驱动电路分别与高压反馈电路、电流反馈电路及组合高压输出 电路连接,组合高压输出电路分别与高压反馈电路、电流反馈电路连接;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1的1脚、3脚、10脚和12脚相连并接输入地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输出固定稳流型电击穿高压模块电源,包括封装在壳体(1)内的电源电路,电源电路上焊接有数根输出引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控制电路、驱动电路、稳压电路、高压反馈电路、电流反馈电路及组合高压输出电路,所述稳压电路通过控制电路与驱动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分别与高压反馈电路、电流反馈电路及组合高压输出电路连接,所述组合高压输出电路分别与高压反馈电路、电流反馈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1的1脚、3脚、10脚和12脚相连并接输入地GND,控制芯片U1的5脚分别接的一端,电阻R12和电阻R13的另一端相连并接输入地GND,控制芯片U3的7脚分别接电容C11的另一端、二极管D5的负极及电阻R11的一端,二极管D5的正极与电阻R11的另一端相连并接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1的9脚;所述电流反馈电路中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同向串联后与电阻R21和电容C22并联,二极管D7的负极接高压输出地HVG,二极管D6的正极通过电阻R17分别接电容C10和电阻R18的一端,电容C10的另一端接输入地GND,电阻R18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9的一端、控制芯片U3的2脚,控制芯片U3的3脚分别通过电阻R19接基准电压输出端Vref、通过电阻R20接输入地GND,控制芯片U3的1脚分别接电容C9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4的正极接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1的9脚,控制芯片U3的4脚接输入地GND,控制芯片U3的8脚接内部供电端Vcc;所述组合高压输出电路中变压器TRF2次级高压线圈Ls的1端分别接电容C19和电容C13的一端,电容C19的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15的正极和二极管D16的负极,二极管D15的负极分别接电容C20的一端和变压器TRF2次级高压线圈Ls的2端,电容C20的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16的正极、电容C21的一端、电阻R22的一端、高压反馈电路中电阻R16的另一端,电容C21的另一端分别接变压器TRF2次级高压线圈Ls的2端和电流反馈电路中二极管D6的正极,电阻R22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8的负极,电阻R25和电阻R26并联,二极管D8的正极分别接电阻R24和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接组合负高压输出端-HV.Out,电容C13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14的一端、二极管D9的正极和二极管D10的负极,电容C14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15的一端、二极管D11的正极和二极管D12的负极,电容C15的另一端分别接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滨殷生鸣于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东文高压电源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