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伟业专利>正文

一种燃气灶的助燃系统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40069 阅读:3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节能燃气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气灶的助燃系统结构,包括灶芯和小火助燃气管,所述灶芯包括芯底盘和设于芯底盘上的芯盖,所述芯底盘与芯盖之间成型有混和腔,所述芯盖上中心位置设有若干小火助燃孔,所述芯底盘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小火助燃通孔,所述小火助燃通孔通过设于芯底盘上表面的若干气孔与混和腔连通,所述混和腔与小火助燃孔连通;所述小火助燃气管上端与小火助燃通孔连接,小火助燃气管下端连接有燃气连接管二和空气连接管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助燃效果好,燃烧充分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节能燃气具
,特别涉及一种燃气灶的助燃系统结构
技术介绍
燃气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传统的燃气灶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灶腔4和设于灶腔4上的灶芯1,所述灶腔4下端连接有燃气管6,所述燃气管6与燃气连接管一 9和空气连接管8连通,所述灶芯I上设有中心助燃孔2和设于中心助燃孔2外围的若干燃烧孔3,所述燃气管6内套设有助燃气管7,所述助燃气管7上端连接中心助燃孔2,助燃气管7下端连接燃气连接管二 10。也就是说,传统的燃气灶的助燃系统包括,设于灶芯I上的中心助燃孔2,助燃气管7,所述助燃气管7上端与中心助燃孔2连接,助燃气管7下端与燃气连接管二 10连接,燃气直接从燃气连接管二 10经助燃气管7达到中心助燃孔2燃烧,如此结构设置,燃气未经与空气混和,直接经助燃气管7,中心助燃孔2排气燃烧,存在中心助燃孔2燃气燃烧不充分的缺陷,不但存在熏眼,刺鼻等不良现象,而且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另外,因燃烧不充分,火势较小,有时甚至熄灭,不能很好地发挥助燃的效果。故研制一种燃烧充分,助燃作用稳定的燃气灶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灶的助燃系统结构,包括灶芯和小火助燃气管(17),其特征在于:所述灶芯包括芯底盘(13)和设于芯底盘(13)上的芯盖(11),所述芯底盘(13)与芯盖(11)之间成型有混和腔(23),所述芯盖(11)上中心位置设有若干小火助燃孔(111),所述芯底盘(13)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小火助燃通孔(131),所述小火助燃通孔(131)通过设于芯底盘(13)上表面的若干气孔(133)与混和腔(23)连通,所述混和腔(23)与小火助燃孔(111)连通;所述小火助燃气管(17)上端与小火助燃通孔(131)连接,小火助燃气管(17)下端连接有燃气连接管二(22)和空气连接管二(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灶的助燃系统结构,包括灶芯和小火助燃气管(17),其特征在于所述灶芯包括芯底盘(13)和设于芯底盘(13)上的芯盖(11),所述芯底盘(13)与芯盖(11)之间成型有混和腔(23),所述芯盖(11)上中心位置设有若干小火助燃孔(111),所述芯底盘(13)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小火助燃通孔(131),所述小火助燃通孔(131)通过设于芯底盘(13)上表面的若干气孔(133)与混和腔(23)连通,所述混和腔(23)与小火助燃孔(111)连通;所述小火助燃气管(17)上端与小火助燃通孔(131)连接,小火助燃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业
申请(专利权)人:吴伟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