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913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第一工具件(1)与第二工具件(1′)之间的接口,所述接口具有在第一或者第二工具件(1′)上的凸起部(25)和在第二或者第一工具件上的用于容纳凸起部的凹槽(3)。所述接口的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具有设计成用于容纳多边形和/或星形的凸起部(25)的内部轮廓(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依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在第一工具件与第 二工具件之间的接口
技术介绍
概念接口在这里是指工具件之间的接头,其中工具件可以是用于加 工工件表面的部件或者也可以是转接件、中间件和这类部件。工具件的 概念在这里也表示可以固定工具件的机床主轴。这里所述类型的接口7〉知。它们主要用于连接两个工具件使得转矩 可以通过接口进行传递。已知用于将刀头和刀架与防扭转件以及轴向夹紧件连接的刀具备^器(DE 35 32 891 Al )。这种接口用于将两个工具 件相互连接使得可以传递转矩。连接时还需考虑工具件可以自动夹紧和 IMt。为了确保转矩的传递,也就是保证防止扭转,提出设有至少一个 同步件。该文献还提到如下可能性即实现工具件之间例如多齿断面的 多角形连接。事实证明,在按照这种方式实现的接口中,不能传递足够 的转矩并不能保证指定到接口的工具件的精确定向。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第一与第二工具件之间没有这 些缺陷的接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一种在第一与第二工具件之间的接口,其 具有权利要求l所述特征。该接口以如下方式实现,即在一个工具件上 设有凸起部并在另一个工具件上设有容纳凸起部的凹槽。该接口的特征 在于,凹槽具有设计成用于容纳多边形和/或星形的凸起部的内部轮廓。 主要观点在于,内部轮廓具有保证最佳转矩传递的弯曲区域,其中指定给接口的工具件相互#^使得不会产生缺口部位。这种缺口部位会损坏 接口,此外使彼此关联的工具件的精确定位变得困难。该接口的特征特 别是在于,凹槽的内部轮廓的弯曲区域构成为使得其可以容纳和精确保 持不同的凸起部。凹槽内因此可以插入多边形或者星形的凸起部,从而 明显提高设有凹槽的工具件的可使用性。凹槽不仅可以设计成用于单一专用设计的凸起部;确切地说,可以将不同的凸起部插入并保持在凹槽 内。接口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凹槽具有一种内部轮廓,其 中在第一区内具有彼此相邻一一从内部观察一一凹面的段,以及第二区具有至少一个凹面第 一段和至少一个相邻的凸面第二段。通ittL合这两 个区域的设计,基本上多边形的凸起部和具有星形外部轮廓的凸起部都 插入到凹槽内。下文中,"多边形"的凸起部是指仅具有平面外部轮廓的凸起部, 这些平面以不同的角度彼此相邻,从而形成棱边。几个平面向外凸起和 分别与平面相邻的外部轮廓也称为多边形。此外,也可以选择平面和凹 面或者凸面和凹面用于实现多边形凸起部的外部轮廓。下文中,"星形"的凸起部是指具有彼此隔开且侧面是平的或者弯 曲的凸起部的凸起部。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凸起部可以凹面向内凹陷或者 凸面向外^。星形凸起部的末端可以是尖的,也就是通过两个彼此相 邻、构成锐角的面形成,或者星形凸起部的末端具有一定半径。在此方 面,凸起部侧面的半径相当于该凸起部末端的半径。>^属权利要求中可以得到其他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下面借助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示出具有凹槽的第一工具件的笫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示出图1第一工具件的俯视图,其具有第二工具件凸起部的第 一实施例的轮廓;图3示出图l第一工具件的俯视图,其具有工具件凸起部的第二实 施例的轮^廓;图4示出第二工具件的侧视图;图5示出图4第二工具件凸起部的俯视图;以及图6示出具有凹槽的第一工具件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接口的具有凹槽3的第一工具件1的俯视图,该凹槽用于 容纳这里未示出的第二工具件的凸起部并在第 一工具件1与第二工具件 之间实现抗扭的连接。凹槽3延伸到图1的图平面内并在这里具有两个段,即一个U本 上圆柱形的段和一个是锥形内表面的段,该内表面一一在图1中一一向 观察者方向加宽。首先详细介绍具有内部轮廓5的第一段。内部轮廓5—一在圆周方向上观察一一具有不同的区域,以便可以 容纳多边形和/或星形的凸起部。在图l上部,内部轮^廓5具有第一区7, 其——从内部观察——包括第一凹面段9a、9b和9c以及第二凹面段lla 和llb。处于水平分布的直径线Dl下面的^1相对于该直径线对称的第 一区7',其具有相应凹面的第一段9'a、 9'b和9,c,其间设置有凹面的 第二段lla'和ll'b。处于该第一区7与7,之间的是至少一个第二区13,其具有至少一个 凹面的第一段15和至少一个相邻的凸面的第二段。在这里所示的实施 例中,第二区13相对于水平的直径线D1对称地构成,从而——从内部 观察——两个凸面的第二段17a和17b从两侧连接到凹面的第一段15 上。与垂直于第一直径线Dl的竖直直径线D2对称地设有第二区13', 其包括凹面的第一段15',所述第一段15'在这里在两侧连接于凸面的第 二段17,a和17'b。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区7和7,相对于竖直的直径线D2对 称构成。第一工具件l靠近观察者末端的俯视图示出,其端面具有在这里作 为连续环形面的平表面19。平表面19处于一个假想的平面上,第一工具件1的中轴线21垂直于该平面。如果第一工具件1与枳i床连接或者 第一工具件1为机床主轴,那么中轴线21也形成该工具件的旋转轴线。平表面19在这里环绕向内变细的凹槽区23,其归入凹槽3的第二 段并延伸到图l的图平面内。该区域过渡到凹槽3的第一圆柱形段内。在第一工具件l内设有的凹槽3在这里因此具有两个段,即一个具 有如上所述的内部轮廓5的圆柱形段以及一个在这里向图1的图平面内 锥形变细的凹槽区23。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也可以实现这种接口,即 凹槽区23没有锥形段壳面形的内表面,而是构成为圆柱形。图2示出借助于图1所示的第一工具件1及包括内部轮廓5和凹槽 区23的凹槽3。出于简化的原因,取消其他所有与图1中标注重复的附 图标记。因为图2示出第一工具件相同的端面图,所以参阅对图l的说 明。图2的图示与图l唯一的区别在于,具有上述内部轮》泰5的凹槽3 的圆柱形段内标注出凸起部25第一实施例的轮廓,其外部轮廓27在上 述定义的意义上构成为多边形。凸起部25的这里所示的实施例具有带 有两个平行的第一段29和29'的外部轮廓27,两个第一段29和29,相对 于竖直的直径线D2隔开一定距离对称地设置并与外部轮廓27的两个相 对于水平直径线D1对称的凸面第二段31、 31,邻接。第二段31、 31'形 成圆柱形分面,其曲率半径实际上相当于内部^^廊5的第一区7、 7,的 第二段lla、 llb和ll,a、 ll,b的曲率半径。外部轮廓27的第二段31、 31,与水平直径线D1的距离选择为使得凸起部25的外部轮廓27在凸面 段31、 31,的区域内紧贴在内部轮廓5的凹面段lla、 llb和ll,a、 llb, 上。凸起部25的宽度在彼此平行分布的第一段29、 29'的区域内选择为 使得第一段实际上紧贴在内部轮廓5的第二区13、13'的凸面第二段17a、 17b和17,a、 17'b上。从图2可以看出,凸起部25上面和下面可靠地支撑在圆柱形凹槽 区的内部轮廓5上,而且其平面平行的第二段29、 29'也可靠地支撑在 内部轮廓5中,即其凹面的第二段17a、 17b和17'a、 17,b的第二区13、 13'内。因此在第一工具件1内圆柱形的凹槽区专门构成的内部轮廓5以很小的凹槽至少容纳凸起部25,其中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第一工具件(1;10)与第二工具件(1′)之间的接口,具有设置在第一或者第二工具件上的凸起部(25;25′)和设置在第二或者第一工具件上用于容纳凸起部的凹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具有设计成用于容纳多边形和/或星形的凸起部的内部轮廓(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克雷斯
申请(专利权)人:玛波尔精密器具厂克雷斯博士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