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有不等径进出口的减温减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9096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有不等径进出口的减温减压阀。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的减温减压阀应具有可减少安装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装成本的特点。技术方案是:配有不等径进出口的减温减压阀,包括制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的阀体、安装在阀体内的阀座和节流罩、定位在阀体上且可沿自身轴线移动的阀杆、可滑动地穿套在调节杆上且由阀杆带动与阀座作流量控制配合的阀瓣以及带动所述阀杆沿轴线运动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出口的内径大于蒸汽进口的内径。所述蒸汽出口的内径为蒸汽进口内径的1.33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尤其是控制介质流量的阀门。
技术介绍
减温减压阀为用途广泛的控制阀门。其工作原理是采用控制阀体内的启闭件的开度来调节介质的流量,使阀后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并在阀体内或阀后喷入冷却水,将介质(通常是蒸汽)的温度降低。该阀的特点,是在进口压力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出口压力和温度值在一定的范围内。通常的减温减压阀在安装时还需在出口处配置加大管径的管道(需要采用大小接头,并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以适应降压后的介质流量的输送需要。由此加大了安装工作量,影响了生产效率,还提高了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减温减压阀的改进,该减温减压阀应具有可减少安装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装成本的特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配有不等径进出口的减温减压阀,包括制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的阀体、安装在阀体内的阀座和节流罩、定位在阀体上且可沿自身轴线移动的阀杆、可滑动地穿套在调节杆上且由阀杆带动与阀座作流量控制配合的阀瓣以及带动所述阀杆沿轴线运动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出口的内径大于蒸汽进口的内径。所述蒸汽出口的内径为蒸汽进口内径的I. 33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蒸汽出口的内径大于蒸汽进口的内径,安装时不再需要另外加装大小接头,也省略了大小接头与管道之间的焊接工作,进而给安装工作带来方便,也提高了安装工作效率,减少了安装的成本,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普遍欢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的配有不等径进出口的减温减压阀中,阀体9上分别制有蒸汽进口 I和蒸汽出口 2 ;阀座7与筒状的节流罩3同轴安装在阀体内,形成了连通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的通道;阀瓣6可滑动地穿套在调节杆8上,并且穿插定位在阀座与节流罩内;可沿自身轴线移动的阀杆5定位在阀体上,阀杆的底端又与阀瓣6固定,进而可带着阀瓣沿阀座与节流罩的轴线运动;阀杆的顶端与一动力机构连接,且由该动力机构10(通常是电机带动的丝杆机构)驱动。上述结构均与常规减温减压阀的结构类同。本技术的改进是把所述蒸汽出口加大,使其内径大于蒸汽进口的内径;具体的口径大小比例可根据需要确定,作为推荐,所述蒸汽出口的内径为蒸汽进口内径的1.33 倍(例如蒸汽进口内径为150mm,蒸汽出口的内径则为200m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蒸汽从蒸汽进口 I进入阀内,沿着阀瓣与阀座之间的空隙进入节流罩3内,然后从节流罩壁部的喷气孔3-1喷出至蒸汽出口后,由连通蒸汽出口的管道送出。启动动力机构使阀杆运动,即可带动阀瓣沿阀杆轴线运动,使节流罩喷气孔 3-1导通的数量发生变化,从而达到了调节蒸汽流量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配有不等径进出口的减温减压阀,包括制有蒸汽进口(1)和蒸汽出口(2)的阀体(9)、安装在阀体内的阀座(7)和节流罩(3)、定位在阀体上且可沿自身轴线移动的阀杆(5)、可滑动地穿套在调节杆(8)上且由阀杆带动与阀座作流量控制配合的阀瓣(6)以及带动所述阀杆沿轴线运动的动力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出口的内径大于蒸汽进口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1.配有不等径进出口的减温减压阀,包括制有蒸汽进口(I)和蒸汽出口(2)的阀体(9)、安装在阀体内的阀座(7)和节流罩(3)、定位在阀体上且可沿自身轴线移动的阀杆(5)、可滑动地穿套在调节杆(8)上且由阀杆带动与阀座作流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玉石张顺义郑优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浙临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