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换气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849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换气扇,包括蜗壳、电机和离心风轮,所述蜗壳内设有用于气流流通的风道,所述风道两端分别设有面向室内的室内换气口和面向室外的室外换气口,所述离心风轮安装在室内换气口上,位于室内换气口一端的蜗壳上设有蜗壳盖板,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离心风轮内,且电机的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蜗壳盖板上,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离心风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管道换气扇通过将电机安装在离心风轮内,充分利用了离心风轮自身的结构特点,可有效减小整个管道换气扇的高度,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管道换气扇的高度仅为离心风轮的高度加上蜗壳的厚度,更轻薄,占用的空间更小,受到安装空间的限制少,适用的环境更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气扇,具体的为一种管道换气扇
技术介绍
管道换气扇又称管道式扇或管道扇,是换气扇的一种,并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及公共场所。管道换气扇的工作原理是由电动机带动风叶旋转驱动气流,使室内外空气交换。换气的目的就是要除去室内的污浊空气,调节温度、湿度和感觉效果。现有的管道换气扇一般包括蜗壳、面板、电机和离心风轮,在结构上,电机一般设置在离心风轮的后侧,并驱动离心风轮旋转达到室内外空气交换的目的。然而,由于离心风轮自身具有一定的高度,外加上电机的高度,这导致管道换气扇的整体高度比较高,在一些场所中会受到安装空间不足的使用限制。鉴于此,本技术旨在对现有的管道换气扇的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管道换气扇不仅占用的空间小,而且电机散热效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管道换气扇,该管道换气扇不仅结构简单,占用的空间小,而且能够改善电机的散热效果。要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管道换气扇,包括蜗壳、电机和离心风轮,所述蜗壳内设有用于气流流通的风道,所述风道两端分别设有面向室内的室内换气口和面向室外的室外换气口,所述离心风轮安装在室内换气口上,位于室内换气口一端的蜗壳上设有蜗壳盖板,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离心风轮内,且电机的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蜗壳盖板上,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离心风轮相连。进一步,所述风道环绕所述离心风轮一周。进一步,所述室外换气口的轴线与所述室内换气口的轴线垂直。进一步,所述室外换气口的轴线与所述电机外壳相切。进一步,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盖装在所述蜗壳盖板上。进一步,所述蜗壳盖板与所述蜗壳呈分体设置并固定安装在蜗壳上。进一步,所述蜗壳盖板与所述蜗壳设置为一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I、本技术的管道换气扇通过将电机安装在离心风轮内,充分利用了离心风轮自身的结构特点,可有效减小整个管道换气扇的高度,即本技术的管道换气扇的高度仅为离心风轮的高度加上蜗壳的厚度,更轻薄,占用的空间更小,受到安装空间的限制少,适用的环境更广。2、将风道设置为环绕离心风轮一周,且将室外换气口的轴线设置为与电机外壳相切,当管道换气扇排出室内气体时,在离心风轮的作用下,驱动室内气体从室内换气口进入风道,环绕电机外壳一周后,从室外换气口排出,能够有效带走电机热量,改善电机散热;当换气扇吸入外界空气时,在离心风轮的作用下,外界空气从室外换气口进入风道,风流环绕电机外壳一周后,由室内换气口进入室内,并带走电机热量,改善电机散热。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换气扇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为本技术换气扇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管道换气扇,包括蜗壳I、电机2和离心风轮3,蜗壳I内设有用于气流流通的风道4, 风道4两端分别设有面向室内的室内换气口 5和面向室外的室外换气口 6,离心风轮3安装在室内换气口 5上,位于室内换气口 5 —端的蜗壳I上设有蜗壳盖板7。蜗壳盖板7可以为与蜗壳I分体设置并固定安装在蜗壳I上;蜗壳盖板7还可以为与蜗壳I设置为一体。本实施例的蜗壳盖板7与蜗壳I呈分体设置,蜗壳盖板7固定安装在蜗壳I上。电机2安装在离心风轮3内,且电机2的壳体固定安装在蜗壳盖板7上,电机2的转轴与离心风轮3相连。本实施例的管道换气扇通过将电机2安装在离心风轮3内,充分利用了离心风轮3自身的结构特点,可有效减小整个管道换气扇的高度,即本实施例的管道换气扇的高度仅为离心风轮3的高度外加蜗壳I的厚度,更轻薄,占用的空间更小,受到安装空间的限制少,适用的环境更广。进一步,风道4环绕离心风轮3—周,便于空气流通。优选的,室外换气口 6的轴线与室内换气口 5的轴线垂直,且室外换气口 6的轴线与电机2外壳相切,能够有效改善电机2散热效果。将风道4设置为环绕离心风轮一周,且将室外换气口 6的轴线设置为与电机2外壳相切,当管道换气扇排出室内气体时,在离心风轮3的作用下,驱动室内气体从室内换气口 5进入风道4,环绕电机2外壳一周后,从室外换气口 6排出,能够有效带走电机热量,改善电机散热;当换气扇吸入外界空气时,在离心风轮3的作用下,外界空气从室外换气口 6进入风道4,风流环绕电机2外壳一周后,由室内换气口 5进入室内,并带走电机热量,改善电机散热。进一步,本实施例的管道换气扇还包括面板,面板盖装在蜗壳盖板7上。通过设置面板,不仅可以美观外表,防止管道换气扇的内部结构暴露在外,而且可以防止外界杂物进入管道换气扇中,与电机2或离心风轮3之间发生碰撞,损坏电机2和离心风轮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换气扇,包括蜗壳、电机和离心风轮,所述蜗壳内设有用于气流流通的风道,所述风道两端分别设有面向室内的室内换气口和面向室外的室外换气口,所述离心风轮安装在室内换气口上,位于室内换气口一端的蜗壳上设有蜗壳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离心风轮内,且电机的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蜗壳盖板上,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离心风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换气扇,包括蜗壳、电机和离心风轮,所述蜗壳内设有用于气流流通的风道,所述风道两端分别设有面向室内的室内换气口和面向室外的室外换气口,所述离心风轮安装在室内换气口上,位于室内换气口一端的蜗壳上设有蜗壳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离心风轮内,且电机的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蜗壳盖板上,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离心风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道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环绕所述离心风轮一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延峰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奥柯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