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开式左右通用自动回关铰链,其包含一上叶片体、一下叶片体及一旋斜轴心。该上叶片体包括一第一旋斜面、一第二旋斜面及一轴孔。该下叶片体具有一轴心孔及一凹齿定位槽。该旋斜轴心插设于该定位体内,并包括一第三旋斜面及一供插设于该轴孔内的轴杆。该第一旋斜面及该第二旋斜面分别与该第三旋斜面相吻合,且该第一及第二旋斜面以反向180度方式设置于该上叶片体的上下两端,而可由上下颠倒转换方式正反装该上叶片体,来配合左开或右开式门扇安装的需求,可突破和解决内开左右向,外开左右向的困惑,使用上极为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铰链,特别是一种可同时适用于左开或右开式门板的双开式左右通用自动回关铰链。
技术介绍
一般安装于公共浴侧门的铰链,为了使自动回关,结构上有用弹簧装置,及旋斜面功能的结构。但用弹簧装置不耐久,大都使用旋斜面的结构。但目前大家所使用的旋斜面重力式回关铰链,因受叶片左右向的限制,铰链也须区分成左开或右开。但公共浴厕门又分内开左右向,外开左右向。对安装者产生极大的不便。如带错铰链,便无法安装。若工地在山区,只能等备料送上山才能施工,更是无可奈何。为克服上述缺点,业者凭多年经验,设计出一种简单又方便转换的自动回关铰链,可供左、右向共用。·请参阅图I所示,其为一种公知自动回关铰链的剖视图。公知的不需由弹簧开关的自动回关铰链,其由两上下相对的上铰链51、下铰链52及一枢轴53所组成,而上铰链51、下铰链52于一筒体6的侧面沿设一固定片54,且该固定片54必需分别装设于门板及门柱,此外该枢轴53为一圆柱体,其定位于下铰链的筒体6内。又于上铰链51的筒体6的圆孔内上顶面环设有一环状斜面511,而于枢轴53的上端面设有一相对应于该环状斜面的斜面。由于该上铰链51及该下铰链52分别装设于门板及门柱上,当推开门时,该上铰链51随着门板偏转,而该上铰链51由斜面与斜面的相对旋转往上提升,而于放开门板时,即可由门板本身的重量,使斜面向下滑移而将门板自动关回。如上述公知的自动回关铰链,因其依靠重力下沉,使门板归位,因此其上铰链51一定要在上方,而以下铰链52固定在门框上以承载与支撑门的重量来使用,反过来则无法实施。因此公知平贴式的自动回关铰链都需区分为左开及右开的形式,使用者常不清楚需买何种开设形式的铰链来使用才能符合需求,而对使用者造成相当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双开式左右通用自动回关铰链,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双开式左右通用自动回关铰链,包含一上叶片体,包括一第一旋斜面,设置于该上叶片体的一端;一第二旋斜面,设置于该上叶片体的另一端,该第二旋斜面及该第一旋斜面形成相反的旋斜角度;及一轴孔,贯穿该上叶片体;一下叶片体,设置于该上叶片体的另一侧,该下叶片体具有一轴心孔;及一旋斜轴心,插设于该轴心孔内,该旋斜轴心包括一第三旋斜面,配合该第一旋斜面或该第二旋斜面的形状,以供该上叶片体于该下叶片体上转动,该第三旋斜面形成一上始点及一下始点;及一轴杆,突伸出该第三旋斜面,该轴杆供插设于该轴孔。其包含一上叶片体、一下叶片体及一旋斜轴心。该上叶片体包括一第一旋斜面、一第二旋斜面及一轴孔。该第一旋斜面设置于该上叶片体的一端。该第二旋斜面设置于该上叶片体的另一端,且该第二旋斜面及该第一旋斜面向内凹设,并形成相反180度的旋斜角度。该轴孔贯穿该上叶片体。该下叶片体设置于该上叶片体的另一端,该下叶片体具有一轴心孔及凹齿定位槽。该旋斜轴心插设于该轴心孔内,并包括一第三旋斜面及一轴杆。该第三旋斜面配合该第一旋斜面或该第二旋斜面的形状,以供该上叶片体于该下叶片体上转动,该第三旋斜面形成一上始点及一下始点。该轴杆突伸于该第三旋斜面,该轴杆供插设于该轴孔。其中,该旋斜轴心的内侧壁面环设单个或多个凸齿,该轴心孔的内侧壁面环设多个凹齿定位槽,该等凸齿对应该等凹齿定位槽。其中,该等凹齿定位槽以两个或多个来实施,与凸齿来搭配可形成-15度、O度、15度、30度、45度、90度、180度的夹角。·其中,该上叶片体更包含一第一铭板,该第一铭板供封盖该上叶片体的两端的任意一端。其中,该上叶片体更具有一固定板体,该固定板体由该上叶片体的侧壁面处向外延伸,该固定板供连接一门板。本技术双开式左右通用自动回关铰链,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该上叶片体上形成设置方向相反的旋斜面,而恰可对应左开或右开式的门板,使用者仅需购买一组铰链自行安装即可,而不需费心思选择要买左开或右开的铰链,甚至因内开左右向,外开左右向规格不熟悉而买错。附图说明图I为公知自动回关铰链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双开式左右通用自动回关铰链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双开式左右通用自动回关铰链第一实施例右开式的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双开式左右通用自动回关铰链第一实施例左开式的组合图。图5为本技术双开式左右通用自动回关铰链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双开式左右通用自动回关铰链第一实施例左开位置第一作动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双开式左右通用自动回关铰链第一实施例左开位置第二作动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双开式左右通用自动回关铰链第一实施例右开位置第一作动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双开式左右通用自动回关铰链第一实施例右开位置第二作动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双开式左右通用自动回关铰链第二实施例分解图。图11为本技术双开式左右通用自动回关铰链第三实施例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I-双开式左右通用自动回关铰链;11_上叶片体;111-第一旋斜面;112-第二旋斜面;113_轴孔;114_第一铭板;115-固定板体;1151_固定孔;116_第二铭板;12_下叶片体;121-轴心孔;1211-凹齿定位槽;122-固定孔;123_第三铭板;13_旋斜轴心;131_第三旋斜面;1311_上始点;1312_下始点;132_轴杆;133_凸齿;21_门板;22_门框;51_上铰链;52_下铰链;53_枢轴;54_固定片;6_筒体。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至图9所示,其为本技术双开式左右通用自动回关铰链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左开位置组合图、右开位置组合、剖视图、左开位置第一作动示意图、左开位置第二作动示意图、右开位置第一作动示意图及右开位置第二作动示意图。图中,该双开式左右通用自动回关铰链I包含一上叶片体11、一下叶片体12及一旋斜轴心13。该上叶片体11可以脱蜡、压铸、塑料射出、一体成型或冲压内加配件等方式所制造,并包括一第一旋斜面111、一第二旋斜面112、一轴孔113、一第一铭板114、一固定板体115及一第二铭板116。该第一旋斜面111形成于该上叶片体11的一端。该第二旋斜面112形成于该上叶片体11的另一端。该轴孔113则贯穿于该上叶片体11,该第一铭板114则可供盖设于该上叶片体11的两侧端,以封闭该第一旋斜面111或该第二旋斜面112而具有防尘及美观效果。该固定板体115则形成于该上叶片体11的侧壁面处,其上间隔设有多个固定孔1151,以供连接一门板。该第二铭板116则盖设于该固定孔1151处,而具有防尘及美观效果。该下叶片体12则设置于该上叶片体11的另一端,其与该上叶片体11的制作方式相同,也可以脱蜡、压铸、塑料射出、一体成形或冲压内加配件等方式所制成。其中,该下叶片体12设有一轴心孔121、多个固定孔122及一第三铭板123,该轴心孔121内部内设置两凹齿定位槽1211,该固定孔122可供固定于一门框22上,该第三铭板123则可供盖设于该固定孔122上,而具有防尘及美观效果。该旋斜轴心13包括一第三旋斜面131、一轴杆132及单凸齿133。该第三旋斜面131形成于该旋斜轴心的一端,其与该第一旋斜面111或该第二旋斜面112相吻合,且于该第三旋斜面131上形成一上始点1311及一下始点1312。该轴杆132则由该旋斜轴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开式左右通用自动回关铰链,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上叶片体,包括:一第一旋斜面,设置于该上叶片体的一端;一第二旋斜面,设置于该上叶片体的另一端,该第二旋斜面及该第一旋斜面形成相反的旋斜角度;及一轴孔,贯穿该上叶片体;一下叶片体,设置于该上叶片体的另一侧,该下叶片体具有一轴心孔;及一旋斜轴心,插设于该轴心孔内,该旋斜轴心包括:一第三旋斜面,配合该第一旋斜面或该第二旋斜面的形状,以供该上叶片体于该下叶片体上转动,该第三旋斜面形成一上始点及一下始点;及一轴杆,突伸出该第三旋斜面,该轴杆供插设于该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开式左右通用自动回关铰链,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上叶片体,包括一第一旋斜面,设置于该上叶片体的一端;一第二旋斜面,设置于该上叶片体的另一端,该第二旋斜面及该第一旋斜面形成相反的旋斜角度;及一轴孔,贯穿该上叶片体; 一下叶片体,设置于该上叶片体的另一侧,该下叶片体具有一轴心孔;及 一旋斜轴心,插设于该轴心孔内,该旋斜轴心包括一第三旋斜面,配合该第一旋斜面或该第二旋斜面的形状,以供该上叶片体于该下叶片体上转动,该第三旋斜面形成一上始点及一下始点;及一轴杆,突伸出该第三旋斜面,该轴杆供插设于该轴孔。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臻邑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