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涛专利>正文

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7476 阅读:248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2-16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大棚。一种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包括种植区和养殖区,还包括人行道,所述的种植区和养殖区分别设置在人行道两侧,所述的种植区、养殖区、人行道均设置在大棚内,人行道的入口与出口处设有第一通行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冬季在无阳光加温情况下即达到蔬菜最佳生长温度,所述的发酵垫料层内部温度可达80度,从外层到1米深处,可以形成一个温度阶梯,非常适合动物的生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大棚。技术背景现有的农业大棚主要以种植植物为主,功能单一。夏季使用除揭开棚膜解决过热问题,不能够模仿自然界四面通风,到冬季,植物正常生长需要8C° — 25C°温度时,白天有太阳的情况下可以,但阴天,晚间都不能够达到,只有通过加温供植物生长,只能靠煤炭燃烧提高温度,这样即浪费人工,浪费煤炭、又没有可靠性,劳动者还有一氧化碳中毒危险,这种温度不能恒定会给农产品带来畸形率,如果不能准确计算处煤炭燃烧释放出的硫化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释放量,作物不能完全吸收掉,反倒造成农产品被污染等等问题;西北的冬季,即便是大棚也存在12月一来年2月需要加温生产问题,否则,此季节只会产少量叶菜类植物,茄果类无法生长,甚至被冻死无收成,为了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让植物和动物共生,形成小的且独立的生态环境循环系统的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专利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包括种植区和养殖区,还包括人行道,所述的种植区和养殖区分别设置在人行道两侧,所述的种植区、养殖区、人行道均设置在大棚内,人行道的入口与出口处设有第一通行门。所述人行道一侧由墙面围成种植区,人行道的另一侧由墙面围成养殖区,养殖区的两侧设有第二通行门。所述的墙面为混凝土墙面凝土墙面或砖墙,还包括有其他各种材质的墙面,以混凝土墙面、凝土墙面或砖墙为优选。所述的养殖区分为垫料区与混凝土地坪区,且垫料区与混凝土地坪区相平行设置,垫料区内设有发酵垫料层。发酵垫料层主要是指由玉米秸杆、稻壳、干树叶、瓜藤、菜叶菜根、麦草、木糠、刨花等多种农作物废弃物的发酵层。所述的垫料区的垫料层厚度为IOOcm—150cm。在所述养殖区上方设有的大棚为彩钢板。在所述种植区上方设有的大棚为塑料膜。打开车间两端的大门与窗户及棚膜上下风口即可降温;保温主要是塑料棚膜这边,冬季需要保温,常规使用棉被或草帘,如同普通温室大棚;这种猪菜共生车间设计就是为了给蔬菜冬季提供生长温度,利用生物热能和微生物有益菌发酵所产生的热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运用猪菜肥共生,得到证实,猪菜肥共生可在冬季在无阳光加温情况下达到恒定温度区间值7C° — 18C°,即150头猪可以给I亩大棚提供可使用的温度及肥料,其温度正好是蔬菜最佳生长温度,确保无燃煤加温的情况下,有3机蔬菜正常生长而供应市场需求,其节省资金、降低成本、节省劳动力、杜绝煤炭资源浪费、杜绝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减少碳排放、形成种植-养殖-肥料三位一体的生产循环经济产业链,其次,所述的发酵垫料层内部温度可达80度,从外层到I米深处,可以形成一个温度阶梯,非常适合动物的生长。附图说明 图I :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 :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I :一种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包括种植区I和养殖区2,还包括人行道3,所述的种植区I和养殖区2分别设置在人行道3两侧,所述的种植区I、养殖区2、人行道3均设置在大棚内,人行道3的入口与出口处设有第一通行门31。所述人行道3 —侧由第一墙面4围成种植区1,人行道3的另一侧由第二墙面5围成养殖区2,第一墙面4和第二墙面5为混凝土墙面或砖墙,养殖区2的两侧设有第二通行门21。所述的养殖区2分为垫料区22与混凝土地坪区23,且垫料区22与混凝土地坪区23相平行设置,垫料区22内设有垫料层24。所述的垫料区22的垫料层24厚度为IOOcm — 150cm。在所述养殖区2上方设有的大棚为彩钢板25。在所述种植区I上方设有的大棚为塑料膜11。实施例2 :与实施例I相同,不同的是所述人行道3 —侧由混凝土墙4围成种植区1,人行道3的另一侧由砖墙围成养殖区2,所述的垫料区22的垫料层24厚度为100cm。实施例3 :与实施例I相同,不同的是所述人行道3 —侧由混凝土墙4围成种植区1,人行道3的另一侧由凝土墙围成养殖区2,所述的垫料区22的垫料层24厚度为150cm。实施例4 :与实施例I相同,不同的是所述人行道3 —侧由凝土墙4围成种植区I,人行道3的另一侧由混凝土墙围成养殖区2,所述的垫料区22的垫料层24厚度为110cm。实施例5 :与实施例I相同,不同的是所述人行道3 —侧由凝土墙围成种植区1,人行道3的另一侧由混凝土围成养殖区2,所述的垫料区22的垫料层24厚度为120cm。实施例6 :与实施例I相同,不同的是所述人行道3 —侧由砖墙围成种植区1,人行道3的另一侧由砖墙围成养殖区2,所述的垫料区22的垫料层24厚度为130cm。实施例7 :与实施例I相同,不同的是所述人行道3 —侧由混凝土墙围成种植区1,人行道3的另一侧由凝土墙围成养殖区2,所述的垫料区22的垫料层24厚度为140cm。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包括种植区和养殖区,其特征是:还包括人行道,所述的种植区和养殖区分别设置在人行道两侧,所述的种植区、养殖区、人行道均设置在大棚内,人行道的入口与出口处设有第一通行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包括种植区和养殖区,其特征是还包括人行道,所述的种植区和养殖区分别设置在人行道两侧,所述的种植区、养殖区、人行道均设置在大棚内,人行道的入口与出口处设有第一通行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一侧由墙面围成种植区,人行道的另一侧由墙面围成养殖区,养殖区的两侧设有第二通行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面为混凝土墙面或凝土墙面或砖墙。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涛何新成陆少英
申请(专利权)人:周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年01月17日 13:52
    畜养意思:饲养(动物)例句:小明家是开牧场的,畜养了许多牲口,有牛·猪·羊......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