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可燃烟气电除尘器,它包括圆筒形保温壳体、泄爆阀、高压电源、放电极系统、收尘极系统、刮灰系统、收尘极振打系统、氮气系统、润滑系统、烟气进口、净化气体出口以及输灰系统。输灰系统设置在壳体的底部。烟气进口和净化气体出口分别设置在除壳体两端,放电极系统和收尘极系统设置在壳体中,通过顶部吊挂装置挂在壳体环形梁上,刮灰系统设置在放电极和收尘极下部,输灰系统连接在壳体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温除尘器材料采用耐高温特殊金属材料制成,壳体形状采用圆筒形,可适用于400℃~550℃可燃气体的除尘,除尘效率高、能耗低、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实现了硫化床气化炉等设备的高温可燃气体除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硫化床锅炉气化炉除尘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适用400°C 550°C可燃烟气的高温可燃气体电除尘器,属于工业、化工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高温烟气除尘领域,尚不存在对400°C 550°C工况条件下的可燃气体连续运行工作的高温除尘器;因此,对高温可燃烟气除尘设计及设备选用的范围受到限制。硫化床气化炉是利用循环硫化床锅炉高温环灰作为热载体来热解原煤,产生焦油、煤气和半焦;它产生的烟气CO和H2含量可达到70%,属于危险性气体。除此之外,由于烟气中含有焦油等可回收利用的资源,烟气温度必须控制在450°C,甚至更高温度。高温使焦油等物质气化,随烟气经过除尘后进入电捕焦油器将焦油、浙青等可利用资源回收。由于硫化床气化炉的烟尘烟气含危险性气体,不能采用常规干法电除尘器除尘,因为常规电除尘器内部存在死角,并且存在一定的漏风率。危险性气体会在死角处产生涡流聚集,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与氧气混合,极易产生爆炸。所以在以往对硫化床气化炉烟气除尘一般都采用湿法除尘器,湿法除尘器是利用液体(通常是水)与含尘气体接触,依靠液滴、液膜、气泡等形式洗涤气体的装置。湿法除尘器通常为圆筒形,含尘气体从除尘器下部进入,除尘器中部设有喷淋装置,烟气与喷出的水雾混合,通过粉尘颗粒与水滴碰撞结合,将烟气中的粉尘洗涤干净,除尘后的干净气体从除尘器上部出口管道排出。湿法除尘器的优点是设备投资少,构造比较简单,净化效率较高。但是对于硫化床气化炉来说,湿法除尘具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液体喷淋会使烟气温度降低,在除尘的同时也会使烟气中的焦油和浙青从气体中析出与粉尘和水混合,这样对焦油的回收处理带来了很大困难,回收的焦油纯度大大减少;其次液体喷淋会使烟气温度降低,这就造成了能量的浪费;另外烟气中的腐蚀气体与水结合形成腐蚀性液体,这会对设备造成腐蚀,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温可燃气体电除尘器,它解决了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它可以使设备在400°C 550°C高温条件下对危险性气体进行除尘,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让焦油、浙青等可回收物质保持气化状态,烟气被除尘后保证焦油、浙青等物质被高纯度回收,除尘后气体余热还可回收利用。它具有耐高温、除尘效率高、漏风率低、节约能源、高温高危险性气体状态下稳定运行等特点,实现了对硫化床气化炉等设备的高温可燃气体除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高温可燃烟气电除尘器,它包括保温壳体、泄爆阀、高压电源、放电极系统、收尘极系统、刮灰系统、收尘极振打系统、氮气系统、润滑系统、烟气进口、净化气体出口以及输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壳体设置成圆筒形,其顶部设置有保温箱,底部设置输灰装置;所述的烟气进口和净化气体出口均为喇叭口形,分别设置在保温壳体的两端,泄爆阀设置在烟气进口和净化气体出口上。保温壳体及烟气进口、净化气体出口全部使用特殊金属材质制成;所述的放电极系统和收尘极系统设置在圆筒形壳体内部。放电极系统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放电极线组成,通过框架和吊挂装置悬挂在壳体内部,顶部与高压电源相连接。收尘极系统由一个以上排极板组成,分别设置在极线之间,与极线等距离分布。放电极和收尘极分别安装有振打系统,通过机械振打使粉尘落入保温壳体下部。刮灰系统位于保温壳体的内部、放电极系统和收尘极系统的下部,通过减速机带动将粉尘刮入输灰机壳内,刮灰系统米用耐热钢制成。输灰系统设置在壳体的下方,将落入输灰机壳内的粉尘输送到除尘器外部。氮气系统将氮气管道通入顶部保温箱,在保温箱内部充满氮气,以使除尘器内部危险气体与外界空气隔绝。润滑系统位于保温壳体底部,通过油路向除尘器中刮灰轴承提供润滑油,以减少磨损。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的效果采用圆筒形保温壳体,设备内部没有死角,有效避免可燃气体局部浓度增大产生的爆炸隐患;壳体部分及烟气进口、净化气体出口全部采用特殊金属材质制成,可以保证除尘器在400°C 550°C高温条件下稳定运行,提高气化炉气体中焦油、浙青等物质回收纯度;高温气体除尘后余热可回收利用。其具有耐高温、除尘效率高、漏风率低、节约能源、高温高危险性气体状态下稳定运行等特点,实现了硫化床气化炉等设备的高温可燃气体除尘。附图说明图I为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来具体介绍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图I 图2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其显示了,保温壳体I设置成圆筒形,放置在钢支柱16上。保温壳体I前接烟气进口 2,后接净化气体出口 3,上部设置保温箱11,下部设输灰装置15,侧部设人孔门12。保温壳体I、烟气进口 2、净化气体出口 3及输灰装置15全部采用特殊耐热金属材质制成,最高耐热温度可达550°C。圆筒形保温壳体I内部无死角,可有效防止可燃气体在除尘器内局部聚集,避免局部爆炸的危险情况发生。烟气进口 2和净化气体出口 3上面分别还设有泄爆阀4,当除尘器内部整体压力剧增,超过泄爆临界点时,泄爆阀4将会打开,减小除尘器内部压力,以避免除尘器内压力过大产生的爆炸危险。保温壳体I内部设置放电极系统6和收尘极系统5,分别由多排放电极线和收尘极板组成,两者按等距离交替排列设置。放电极系统6与顶部高压电源10相连接,收尘极系统5吊挂在保温壳体I上。放电极系统6和收尘极系统5分别配有放电极振打系统8和收尘极振打系统9。放电极振打系统8和收尘极振打系统9分别设置在保温壳体I的顶部和侧部。在放电极系统6和收尘极系统5下部设置有刮灰系统7。在保温壳体外部还设置有氮气系统13和润滑系统14,氮气系统13将氮气通入顶部保温箱,以防止除尘器内部可燃气体与空气中氧气接触混合产生爆炸危险,润滑系统14定时给刮灰系统中的轴承提供润滑油,以减少对轴承的磨损。本技术运行原理为从硫化床气化炉排出的高温含尘气体从烟气进口 2进入保温壳体1,分布在电场内部,高压电源10通过放电极系统6向电场内释放处高密度负电荷,烟气中的粉尘颗粒在通过电场的时候与负电荷碰撞结合,使粉尘带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粉尘向收尘极移动,沉积在收尘极系统5中的收尘极板上,然后通过收尘极振打系统9将收尘极板上的粉尘打落到保温壳体I下部。除尘器下部的刮灰系统由减速机、扇形轮、刮刀等部件组成,减速机带动扇形轮左右摆动,连接在扇形轮上的刮刀将落入保温壳体I下部的粉尘刮入输灰系统15,输灰系统15将粉尘运送到除尘器外部。被除尘后的干净气体从净化气体出口 3排出。在此除尘过程中,由于含尘烟气中含有焦油、浙青等物质,只有使烟气保持高温才能使焦油、浙青等物质保持气化状态。本技术的保温壳体部分采用特殊耐热金属构成,它可以在400°C 550°C高温下安全稳定运行,既可以将烟气除尘,又可以使焦油、浙青等物质保持气化状态随净化气体一起排出,后经回收装置将焦油、浙青等物质顺利回收。此外由于气化炉产生的气体内CO和H2含量达70%以上,属于可燃气体,本技术采用圆筒形壳体,并在烟气进口 2和净化气体出口 3处设置泄爆阀,可以有效避免可燃气体发生爆炸危险。综上所述内容不过是为了实施本技术而举的一个实施例。本技术不限定于所述实施例。如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温可燃烟气电除尘器,它包括:保温壳体(1)、泄爆阀(4)、高压电源(10)、放电极系统(6)、收尘极系统(5)、刮灰系统(7)、收尘极振打系统(9)、氮气系统(13)、润滑系统(14)、烟气进口(2)、净化气体出口(3)以及输灰系统(15),其特征在于:保温壳体(1)设置成圆筒形,放置在钢支柱(16)上,保温壳体(1)前接烟气进口(2),后接净化气体出口(3),上部设置保温箱(11),下部设输灰装置(15),侧部设有人孔门(12);保温壳体(1)内部设置放电极系统(6)和收尘极系统(5),分别由一个以上排放电极线和收尘极板组成,两者按等距离交替排列设置;保温壳体(1)的上方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氮气系统(13)和润滑系统(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可燃烟气电除尘器,它包括保温壳体(I)、泄爆阀(4)、高压电源(10)、放电极系统(6)、收尘极系统(5)、刮灰系统(7)、收尘极振打系统(9)、氮气系统(13)、润滑系统(14)、烟气进口(2)、净化气体出口(3)以及输灰系统(15),其特征在于保温壳体⑴设置成圆筒形,放置在钢支柱(16)上,保温壳体⑴前接烟气进口(2),后接净化气体出口(3),上部设置保温箱(11),下部设输灰装置(15),侧部设有人孔门(12);保温壳体(I)内部设置放电极系统(6)和收尘极系统(5),分别由一个以上排放电极线和收尘极板组成,两者按等距离交替排列设置;保温壳体(I)的上方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氮气系统(13)和润滑系统(14) ο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杰,王坤,王进轩,
申请(专利权)人:宣化冶金环保设备制造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