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吊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35703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吊取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在模具本体上的吊耳及用于与吊耳配合使用的起重棒;所述吊耳上设有起重棒插入孔,所述起重棒的一端设置有把手,在吊耳上还设置有用于令起重棒不脱离吊耳的挡板,起重棒的侧面上设置有与挡板配合使用的滑动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同时能够防止起重棒的现场丢失,适用于各种模具加工场合,实现对大型铸造模具的吊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吊装领域,涉及一种将模具吊起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模 具吊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冲压制造是制造业非常重要的一种加工生产方式。由于冲压铸造模具有时吨位较大,因此将这类较重铸造模具进行移动、吊起时,一般需要用天车的钢丝绳和模具的吊耳配合进行吊取。目前铸造模具的吊耳一般采用起重棒形式,如图I所示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在模具本体上的第一吊耳1-1与第二吊耳1-2,所述第一吊耳1-1与第二吊耳1-2之间构成起吊槽,所述第一吊耳1-1与第二吊耳1-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插入起重棒3的孔2。使用时工作人员将起重棒3先拔出第二吊耳1-2,然后将起重棒3穿过起吊钢丝绳后再插入第二吊耳1-2的孔2中,这样就可以利用天车与起吊钢丝绳配合吊起起重棒3,从而吊起模具。然而现有的上述的起吊方式存在着以下的缺点(I)起重棒端头只有15mm,当操作者带着厚手套拔取时,不易握住起重棒;(2)放入钢丝绳后,两个吊耳间的空隙小于36mm,空间狭小,当将起重棒3插入第二吊耳1-2的孔2中时,工作人员需要一只手控制钢丝绳摆动,还需托起挡环,才能使另一只手推动起重棒3插入第二吊耳孔1-2内,一个人操作非常困难,费时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吊取装置,包括平行设置在模具本体上的两个吊耳以及用于配合吊耳使用的起重棒;所述的两个吊耳之间形成起吊槽,且该两个吊耳上分别设有用于将起重棒插入的起重棒插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棒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工作人员方便地插拔起重棒的把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吊取装置,包括平行设置在模具本体上的两个吊耳以及用于配合吊耳使用的起重棒;所述的两个吊耳之间形成起吊槽,且该两个吊耳上分别设有用于将起重棒插入的起重棒插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棒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工作人员方便地插拔起重棒的把手。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模具吊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固定设于起重棒端面的一侧,其长度大于吊耳插入孔的半径。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模具吊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棒的圆柱面上还设置有滑动凹槽,在其中一只吊耳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与滑动凹槽滑动连接的凸起,所述起重棒插入孔中分别镶有轴套,起重棒插于起重棒插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世超臧传福郭青华张卫峰刘艳生杨少峰李虎曹云伟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