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顶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3433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顶针,包括顶针杆、以及位于顶针杆底端部的底座,顶针杆呈锥状,其直径由其底端部至其上端部逐渐增大,顶针杆的上端部外周缘设置有耐磨层。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顶针杆呈锥状,在使用过程中,其上端部外表面的耐磨层与模具的导向孔内壁接触,且其他部位均不会与导向孔内壁接触,减少了与导向孔内壁的摩擦,增加了顶针杆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刮伤导向孔内壁而出现的卡死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用的模具顶针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中通常要安装上下活动的模具顶针,当胶料在型腔中固化完成后,利用传动机构带动顶针向上运动,将成型的胶料从型腔中顶出,即为脱模过程。通常情况下,需要在下模开设一直达型腔的导向孔,顶针插装在导向孔内,在顶针上下运动过程中,顶针难免与导向孔的内壁摩擦,刮花导向孔的内壁,严重时,顶针在导向孔内会出现卡死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模具顶针,其能够减少顶针与导向孔内壁的摩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模具顶针,包括顶针杆、以及位于顶针杆底端部的底座,顶针杆呈锥状,其直径由其底端部至其上端部逐渐增大,顶针杆的上端部外周缘设置有耐磨层。底座的直径大于顶针杆底端部的直径,底座上表面与顶针杆下端部外表面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加强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中,顶针杆呈锥状,在使用过程中,其上端部外表面的耐磨层与模具的导向孔内壁接触,且其他部位均不会与导向孔内壁接触,减少了与导向孔内壁的摩擦,增加了顶针杆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刮伤导向孔内壁而出现的卡死现象。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模具顶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I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模具顶针,其包括顶针杆I、以及位于顶针杆I底端部的底座2,顶针杆I为一锥状结构,其直径由其底端部至其上端部之间增大,顶针杆I的上端部外周缘设置有耐磨层,当顶针沿模具导向孔上下运动时,只有顶针杆I上端部外周缘的耐磨层与导向孔的内壁接触摩擦,顶针杆I其他部位均不与导向孔的内壁接触。由于顶针杆I下端部与底座2连接的部位具有较小的直径,且底座2的直径大于顶针杆I下端部的直径,为了保证其强度,在底座2上表面与顶针杆I下端部外表面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加强肋3。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 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模具顶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针杆、以及位于顶针杆底端部的底座,顶针杆呈锥状,其直径由其底端部至其上端部逐渐增大,顶针杆的上端部外周缘设置有耐磨层。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具顶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针杆、以及位于顶针杆底端部的底座,顶针杆呈锥状,其直径由其底端部至其上端部逐渐增大,顶针杆的上端部外周缘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宗沅
申请(专利权)人:富优科技北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