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式自适应防噪声耳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0265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动式自适应防噪声耳罩,属于劳动保护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耳罩罩体、耳罩支撑架、变容气室、检测控制部件、驱动部件;耳罩罩体与耳罩支撑架通过变容气室连接,检测控制部件安装在耳罩罩体下侧,驱动部件安装在耳罩支撑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有效保护听觉及神经系统不受噪声伤害,又可降低耳罩佩戴人员由于持续性佩戴的不适性,同时也便于在噪声间歇中人员的相互语音交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防噪声耳罩,特别是一种气动式自适应防噪声耳罩,属于劳动保护领域。
技术介绍
在采矿工作中,风动凿岩机、风动装岩机等产生的随机间歇性噪声,尤其是在井下作业时,其A计权声级可达到120dB,会对作业人员的听觉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并可能引起神经系统问题,因此,相关作业人员的噪声防护是安全生产的必要保障条件之一。通常可将该类噪声的防护手段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防护,即通过有效技术,降低噪声源发出的噪声等级,这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效果并不理想;另一类是被动防护,即采用将主要听觉通道(耳)与噪声环境隔离的方式来消除噪声对人员的影响,传统方法通常是采用佩戴耳罩或耳塞。传统的耳罩或耳塞佩戴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佩戴时,耳罩对耳部的压迫是持续性的,往往使佩戴者感到不适;其二是如果噪声是间歇性或变强度性的,若要减小不适感觉,则需在噪声间歇中手动卸下耳罩,或在噪声减弱时,放松或卸下耳罩,若在间歇性或变强度性周期较短的噪声环境中,这种减小由佩戴耳罩产生的不适感的方式显得极不方便。由于上述主要原因,相关作业人员往往会忽略自身听觉健康而不愿佩戴防噪耳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间歇性或变强度性噪声环境中佩戴,使耳罩自动贴于或离开耳部,并可自动调节其贴近度的气动式自适应防噪声耳罩,且能减小其佩戴的不适性或反复佩戴、卸下的麻烦。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气动式自适应防噪声耳罩,包括耳罩罩体1、耳罩支撑架3、变容气室5、检测控制部件6、驱动部件;耳罩罩体1与耳罩支撑架3通过变容气室5连接,检测控制部件6安装在耳罩罩体1下侧,驱动部件安装在耳罩支撑架3上。所述变容气室5由环状弹性材料体4、置于环状弹性材料一端的耳罩支撑架3外侧板面和置于环状弹性材料另一端的耳罩罩体1外侧板面组成。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气泵9、变容气室气管10、泄气电磁阀11、泄气管12;气泵9、泄气电磁阀11分别安置在耳罩支撑架3两侧,变容气室气管10除连接气泵9端外其余部分埋设于耳罩支撑架3中、并与两侧的变容气室5连通,泄气管12除连接泄气电磁阀11端外其余部分埋设于耳罩支撑架3中、并与两侧的变容气室5连通。所述检测控制部件6包括外侧传感器7、内侧传感器8;外侧传感器7安装在耳罩罩体1外侧、其拾音端部与耳罩罩体1外侧面平齐,内侧传感器8安装在耳罩罩体1内侧、其拾音端部与耳罩罩体1内侧面平齐。所述耳罩罩体1端部设有罩端柔性环2。所述检测控制部件6还包括耳罩罩体外侧信号前置处理单元、耳罩罩体内侧信号前置处理单元、单片机系统、电动机驱动单元,耳罩罩体外侧信号前置处理单元、耳罩罩体内侧信号前置处理单元、单片机系统、电动机驱动单元均集成为一体,由于其体积可做得较小,可将其设置于耳罩支撑架3上适当位置。使用时,将耳罩放于佩戴者头部13上,当耳罩罩体1的外侧传感器7检测到环境噪声等于或高于预先设定的阈限时,检测控制部件6的单片机系统将检测到这一信息,控制驱动部件的气泵9工作,气体由气泵9注入变容气室5,变容气室5容积增大,使耳罩罩体1贴近耳部,此时,耳罩罩体1的内侧传感器8将检测耳罩罩体1内部的噪声,检测控制部件6的单片机系统将根据预先设定的罩内噪声阈限,控制耳罩罩体1,驱动耳罩罩体1动作,调节耳罩罩体1与耳部的贴近度。当耳罩罩体1的外侧传感器7检测到环境噪声低于设定的阈限时,检测控制部件6的单片机系统将检测到这一信息,控制驱动部件的泄气电磁阀11工作,泄气电磁阀11打开,变容气室5内的气体在环状弹性材料体4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排出变容气室5,从而使耳罩罩体移离耳部。耳罩罩体1材料及结构可采用传统防噪耳罩的材料及结构。耳罩支撑架3可采用具有足够刚性的塑料或钢材,其刚性应能承受气泵提供的气压最大推力而不致引起其发生明显形变。头部两侧的耳罩罩体共用一个气泵,并通过各自气路,提供动作动力。环状弹性材料体4可采用波纹管,或其它在内部气压作用下径向弹性变形增量与轴向拉伸弹性变形增量比很小的其它管状结构、材料体。耳罩支撑架3在头部安放的稳定性问题可通已有技术解决,检测控制部件6的工作原理及实现均为已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间歇性或变强度性噪声环境中佩戴耳罩时,既能有效保护听觉及神经系统不受噪声伤害,又可降低耳罩佩戴人员由于持续性佩戴的不适性,减少耳罩罩体与耳部的人为离合动作,从而提高强噪声环境中作业人员佩戴防噪耳罩的自觉性,减少噪声伤害,同时便于在噪声间歇中人员的相互语音交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为:1:耳罩罩体、2:罩端柔性环、3:耳罩支撑架、4:环状弹性材料体、5:变容气室、6:检测控制部件、7:外侧传感器、8:内侧传感器、9:气泵、10:变容气室进气管、11:泄气电磁阀、12:泄气管、13:佩戴者头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内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气动式自适应防噪声耳罩,包括耳罩罩体1、耳罩支撑架3、变容气室5、检测控制部件6、驱动部件;耳罩罩体1与耳罩支撑架3通过变容气室5连接,检测控制部件6安装在耳罩罩体1下侧,驱动部件安装在耳罩支撑架3上。变容气室5由环状弹性材料体4、置于环状弹性材料体一端的耳罩支撑架3外侧板面和置于环状弹性材料另一端的耳罩罩体1外侧板面组成。驱动部件包括气泵9、变容气室气管10、泄气电磁阀11、泄气管12;气泵9、泄气电磁阀11分别安置在耳罩支撑架3的两侧,变容气室气管10除连接气泵9端外其余部分埋设于耳罩支撑架3中、并与两侧的变容气室5连通,泄气管12除连接泄气电磁阀11端外其余部分埋设于耳罩支撑架3中、并与两侧的变容气室5连通。检测控制部件6包括外侧传感器7、内侧传感器8;外侧传感器7安装在耳罩罩体1外侧、其拾音端部与耳罩罩体1外侧面平齐,内侧传感器8安装在耳罩罩体1内侧、其拾音端部与耳罩罩体1内侧面平齐。耳罩罩体1端部设有罩端柔性环2。检测控制部件6还包括耳罩罩体外侧信号前置处理单元、耳罩罩体内侧信号前置处理单元、单片机系统、电动机驱动单元,耳罩罩体外侧信号前置处理单元、耳罩罩体内侧信号前置处理单元、单片机系统、电动机驱动单元均集成为一体,由于其体积可做得较小,可将其设置于耳罩支撑架3上适当位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式自适应防噪声耳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耳罩罩体(1)、耳罩支撑架(3)、变容气室(5)、检测控制部件(6)、驱动部件;耳罩罩体(1)与耳罩支撑架(3)通过变容气室(5)连接,检测控制部件(6)安装在耳罩罩体(1)下侧,驱动部件安装在耳罩支撑架(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式自适应防噪声耳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耳罩罩体(1)、耳罩支撑架(3)、变容气室(5)、检测控制部件(6)、驱动部件;耳罩罩体(1)与耳罩支撑架(3)通过变容气室(5)连接,检测控制部件(6)安装在耳罩罩体(1)下侧,驱动部件安装在耳罩支撑架(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式自适应防噪声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容气室(5)由环状弹性材料体(4)、置于环状弹性材料一端的耳罩支撑架(3)外侧板面和置于环状弹性材料另一端的耳罩罩体(1)外侧板面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式自适应防噪声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气泵(9)、变容气室气管(10)、泄气电磁阀(11)、泄气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心一李德峰张秋菊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