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晔阳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控压电压力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2969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控压电压力锅,包括有中间套和发热盘,所述发热盘底部设有不少于三只支撑脚,所述中间套内底面对应每只支撑脚的投影两侧分别设有凸筋,对应每只支撑脚的两凸筋上通过一固定组件架设不少于一块弹簧钢板,每只支撑脚的底面抵靠在所对应的弹簧钢板上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弹性好、加工容易,成本低廉,性能安全可靠,能利用桥型汽车弹簧板实现精准控压,适合家庭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厨具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电压力锅。
技术介绍
为了方便人们烹饪出美味可口的食品,现在大多数家庭均使用电压力锅。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电压力锅,控压方式绝大多数都是使用平板结构大平垫圈或大弹性平垫圈。它们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种大平垫存在三个方面:(一)弹性差,控压不准确,使锅内的工作压力偏差较大;(二)压力衰减快,使用寿命短,时间一长锅内的工作压力越来越低;(三)结构复杂、重量重、加工因难,制造成本高,多数采用2mm厚外径165mm的A3钢板,并在其中加工很多工艺孔,材料费、模具材料与加工费用都较高。第二种大弹性平垫存在二个方面:(一)弹性一般,主要原因是弹性控压面较大,不容易找准平衡点,控压准确度虽然比大平垫有所改善,但锅内的工作压力还是存在一定的偏差;(二)结构复杂、加工因难,制造成本高,多数采用1mm厚外径170mm的65Mn弹簧钢板,并在其中加工很多工艺孔,材料费、模具材料与加工费用都较高。以上两种弹性结构在控制锅内的工作压力时既不能实现精准稳定,又增加成本,浪费资源,且不能将电压力锅做成低压电压力锅与高压电压力锅两种,只能做成压力范围在30~80KPa的高压电压力锅,这样要求主要配件材料成本都比较高,如锅盖用料是1mm厚的不锈钢,中间套用料是1.2mm厚的深拉钢板,是目前电压锅产品普遍存在的问题,不适合家庭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实现精准控压的<br>新型控压电压力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控压电压力锅,包括有中间套和发热盘,所述发热盘底部设有不少于三只支撑脚,所述中间套内底面对应每只支撑脚的投影两侧分别设有凸筋,对应每只支撑脚的两凸筋上通过一固定组件架设不少于一块弹簧钢板,每只支撑脚的底面抵靠在所对应的弹簧钢板上面。进一步,所述对应每只支撑脚的两凸筋对称设置。进一步,所述凸筋的纵剖面为梯形。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为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穿设所述中间套和所述不少于一块弹簧钢板,其上端与所对应的支撑脚底面螺纹连接;所述螺母螺固于所述螺旋的下端以使所述不少于一块弹簧钢板压紧在两凸筋上。进一步,所述弹簧钢板为不少于两块,并层叠设置。本技术结构简单、弹性好、加工容易,成本低廉,性能安全可靠,能利用新型的桥式汽车弹簧钢板实现有效的精准控压,适合家庭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Ⅰ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发热盘与长方形小弹簧钢板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梯形大凸筋中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锅盖;2-密封胶圈;3-隔热环;4-集水环;5-锅胆;6-中间套;61-凸筋;7-外壳;8-发热盘;81-支撑脚;9-螺栓;10-长方形小弹簧钢板(短);11-长方形小弹簧钢板(长);12-小平垫圈;13-螺母;14-底座;15-压力行程开关。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由图1至图4所示可知,本技术所述的新型控压电压力锅,包括有锅盖1、外壳7、底座14、中间套6、套在中间套6内的锅胆5,放置在锅盖1内的密封胶圈2,用于定位中间套6的集水环4和隔热环3,固定在中间套6上的发热盘8,和固定在中间套6下方的压力行程开关15。发热盘8底部设有三只支撑脚81,每个支撑脚都设有螺丝孔。所述中间套内底面对应各个支撑脚81投影两侧分别设有凸筋61,两个凸筋61呈梯形状并对称形成两个桥墩。在所述支撑脚81和所述梯形凸筋61之间夹有重叠的弹簧钢板(短)10和弹簧钢板(长)11。螺栓9穿设中间套6和弹簧钢板(短)10和弹簧钢板(长)11,其上端与所对应的支撑脚81底面螺纹连接;所述螺母13螺固于所述螺旋的下端以使弹簧钢板(长)11压紧在两凸筋上,可防止弹簧钢板10、11错位。两个对称的梯形凸筋61既增加了中间套6底部的刚性,又使中间套6底部自身产生弹性,且能形成两个大桥墩,给弹簧钢板(长)11弹出一个更大的弹性变形的空间,并可以把电压力锅锅内的压力借助发热盘8支撑脚传递到弹簧钢板上,通过多层的弹簧钢板把作用力分散到不同部位。这种桥式汽车弹簧钢板结构方式能精准可靠地控制固定在中间套6下方的压力行程开关15的断开,压力行程开关15再传递给发热电路,从而实现了精准循环控制锅内的工作压力。采用以上结构,能将电压力锅设计为低压电压力锅与高压电压力锅两种。设计为高压电压力锅时,锅盖用料是1mm厚的不锈钢,中间套用料是1.2mm厚的深拉钢板,同传统的一样,工作压力范围可精准控制在45~75KPa,3块长方形小弹簧钢板10设计为厚0.8mm,长28mm,宽18mm的65Mn弹簧钢板即可,3块长方形小弹簧钢板11设计为厚0.8mm,长48mm,宽18mm的65Mn弹簧钢板即可,6块长方形小弹簧钢板10、11与传统大平垫圈或大弹性平垫圈相比成本只有前者的10%。从而使产品总的材料成本降低了2%,产品的使用稳定性能提高了15%。设计为低压电压力锅时,主要配件用料比传统的用料有所降低,工作压力范围可精准控制在15~40KPa,3块长方形小弹簧钢板10设计为厚0.6mm,长28mm,宽18mm的65Mn弹簧钢板即可,3块长方形小弹簧钢板11设计为厚0.6mm,长45mm,宽18mm的65Mn弹簧钢板即可,锅盖用料设计为0.6mm厚的不锈钢,中间套用料设计为0.8mm厚的深拉钢板,6块长方形小弹簧钢板10、11与传统大平垫圈或大弹性平垫圈相比成本只有前者的8%。锅盖与中间套的材料成本降低了30%,从而使产品总材料成本降低了15%,产品的使用稳定性能提高了15%。这样既节省了成本,又增加一款不同压力范围、价格适宜的电压力锅给用户选择,解决了目前电压力锅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控压电压力锅,包括有中间套和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底部设有不少于三只支撑脚,所述中间套内底面对应每只支撑脚的投影两侧分别设有凸筋,对应每只支撑脚的两凸筋上通过一固定组件架设不少于一块弹簧钢板,每只支撑脚的底面抵靠在所对应的弹簧钢板上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控压电压力锅,包括有中间套和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底部设有不少
于三只支撑脚,所述中间套内底面对应每只支撑脚的投影两侧分别设有凸筋,对应每只支
撑脚的两凸筋上通过一固定组件架设不少于一块弹簧钢板,每只支撑脚的底面抵靠在所对
应的弹簧钢板上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控压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每只支撑脚的两凸
筋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控压电压力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晔阳
申请(专利权)人:洪晔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