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显示装置、液晶透镜及其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22551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液晶透镜,液晶透镜的第一电极层包括沿像素单元排列的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条,第二电极层包括相对第一电极条倾斜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透镜及其驱动方法。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应于3D显示模式和2D显示模式分别产生沿第二电极条设置的第一柱状透镜单元以及沿第一电极条设置的第二柱状透镜单元,在满足现有3D显示模式需求的同时,提高2D显示模式下的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日益成熟,立体显示技术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立体显示技术主要分为眼镜式和裸眼式两大类。眼镜式立体显示技术通常需要用户佩戴特制的眼镜才能观看到立体影像,这不仅使用户需要额外花费金钱购买眼镜,并且佩戴眼镜也会影响用户观看的舒适度,对于推动立体显示的普及而言,眼镜无疑是一大障碍。而裸眼式立体显示技术则摆脱了眼镜的束缚,不需要额外的设备即可使用户观看到立体影像,因此更受用户和商家的欢迎。 裸眼式立体显示器一般采用斜向柱状透镜阵列实现立体显示,由于柱状透镜不会遮挡背光,因此能提高立体显示亮度分布的均匀性,显示效果更佳。现有技术中,为了使立体显示器兼容2D和3D显示,通常使用液晶透镜来形成斜向柱状透镜。如图I所示,液晶透镜在显示屏11上形成多个斜向柱状透镜12,从而使左眼所需的图像经过斜向柱状透镜12折射至左眼的方向而右眼所需的图像经过斜向柱状透镜12折射至右眼的方向,以达到3D显示效果。对于液晶透镜的立体显示器而言,其液晶透镜一般只在3D显示模式下才工作,在2D显示模式下液晶透镜的作用如同平面镜的作用一样,而2D图像的光线从显示屏11射出后,还需经过液晶透镜才射出,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光损耗,使得2D显示模式的亮度有所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够在满足现有3D显示模式需求的同时,提高2D显示模式下的亮度,进而提高显示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不面板,显不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以阵列方式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液晶透镜,液晶透镜设置于多个像素单元上方,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设置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液晶层,第一电极层包括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条,第二电极层包括相对第一电极条倾斜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条。其中,液晶透镜进一步包括电压供给装置,电压供给装置在3D显示模式下在多个第一电极条上施加第一公共电压,并在第二电极条上施加第一驱动电压,以使液晶层形成沿第二电极条设置的多个第一柱状透镜单元,电压供给装置在2D显示模式下在多个第一电极条上施加第二驱动电压,并在第二电极条上施加第二公共电压,以使液晶层形成沿第一电极条设置的多个第二柱状透镜单元。其中,在3D显示模式下,施加于相邻两个第二电极条上的第一驱动电压的电压值互不相同,在2D显示模式下,施加于相邻两个第一电极条上的第二驱动电压的电压值互不相同。其中,第一方向为显示面板的行方向,第二方向为显示面板的列方向。其中,多个第一电极条沿行方向延伸。其中,多个第二电极条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列方向的倾斜角度小于45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透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设置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液晶层,第一电极层包括沿预定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条,第二电极层包括相对第一电极条倾斜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条。 其中,液晶透镜进一步包括电压供给装置,电压供给装置在3D显示模式下在多个第一电极条上施加第一公共电压,并在第二电极条上施加第一驱动电压,以使液晶层形成沿第二电极条设置的多个第一柱状透镜单元,电压供给装置在2D显示模式下在多个第一电极条上施加第二驱动电压,并在第二电极条上施加第二公共电压,以使液晶层形成沿第一电极条设置的多个第二柱状透镜单元。其中,在3D显示模式下,施加于相邻两个第二电极条上的第一驱动电压的电压值互不相同,在2D显示模式下,施加于相邻两个第一电极条上的第二驱动电压的电压值互不相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液晶透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设置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液晶层,第一电极层包括沿预定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条,第二电极层包括相对第一电极条倾斜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条,其特征在于,驱动方法包括在3D显示模式下在多个第一电极条上施加第一公共电压,并在第二电极条上施加第一驱动电压,以使液晶层形成沿第二电极条设置的多个第一柱状透镜单元;在2D显示模式下在多个第一电极条上施加第二驱动电压,并在第二电极条上施加第二公共电压,以使液晶层形成沿第一电极条设置的多个第二柱状透镜单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显示装置中,由于液晶透镜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分别包括彼此倾斜延伸的多个第一电极条和多个第二电极条。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对应于3D显示模式和2D显示模式分别产生沿第二电极条设置的第一柱状透镜单元以及沿第一电极条设置的第二柱状透镜单元,在满足现有3D显示模式需求的同时,提高2D显示模式下的亮度。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一种立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立体显示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的立体显示装置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图2中的液晶透镜在3D显示模式下形成的第一柱状透镜单元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第一柱状透镜单元的形成原理图;图6是图2中的立体显示装置沿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7是图2中的液晶透镜在2D显示模式下形成的第二柱状透镜单元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8是图7中的第二柱状透镜单元的形成原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立体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参阅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立体显示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1和液晶透镜102。其中,显示面板101包括沿第一方向X和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I以阵列方式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1011。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X为显示面板101的行方向,第二方向I为显示面板101的列方向。液晶透镜102设置在显示面板101显示面的一侧,位于多个像素单元1011的上方,以使得显示面板101的图像光线经过液晶透镜 102射出。液晶透镜10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21和第二基板102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层1023和第二电极层1024,第一电极层1023位于第一基板1021面对第二基板1022 —侧,第二电极层1024位于第二基板1022面对第一基板1021 —侧。液晶透镜102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电极层1023和第二电极层1024之间的液晶层1025。其中,第一电极层1023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且沿第二方向y彼此平行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条10231,第二电极层1024包括相对于第一电极条10231倾斜延伸并且沿第一方向X彼此平行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条10241。如图2所示,多个第一电极条10231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位于对应像素单元1011的行分界处的位置,相邻两个第一电极条10231在第二方向y上间隔一个像素单元1011。多个第二电极条10241 (图中只示出部分的第二电极条10241)相对于第二方向y倾斜,并且其倾斜角度优选小于45度。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电极条10241相对于第二方向I的倾斜角度为30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是其他的角度值,如25度、28度或35度等,此处不进行具体限制,可根据实际显示需要进行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以阵列方式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液晶透镜,所述液晶透镜设置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上方,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条,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相对所述第一电极条倾斜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以阵列方式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 液晶透镜,所述液晶透镜设置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上方,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条,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相对所述第一电极条倾斜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透镜进一步包括电压供给装置,所述电压供给装置在3D显示模式下在所述多个第一电极条上施加第一公共电压,并在所述第二电极条上施加第一驱动电压,以使所述液晶层形成沿所述第二电极条设置的多个第一柱状透镜单元,所述电压供给装置在2D显示模式下在所述多个第一电极条上施加第二驱动电压,并在所述第二电极条上施加第二公共电压,以使所述液晶层形成沿所述第一电极条设置的多个第二柱状透镜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3D显示模式下,施加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电极条上的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的电压值互不相同,在所述2D显示模式下,施加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极条上的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的电压值互不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显示面板的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列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条沿所述行方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条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列方向的倾斜角度小于45度。7.一种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透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峙彣萧嘉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