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机壳气密性检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21731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21:10
一种减速机壳气密性检测机,它包括充气缸,充气缸与进气管和出气管相通,所述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均连接至气泵;在所述的充气缸的上方设置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下端连接压头,且液压缸通过进油管和出油管连接油泵。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完全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设备,方便加压、方便充气,使得检测减速机壳气密性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同时也减少了人力劳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检测减速机壳气密性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原来,检测减速机壳气密性单纯靠工人的工作经验,没有专门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人力劳动、提高检测工作效率的减速机壳气密性检测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充气缸,充气缸与进气管和出气管相通,所述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均连接至气泵;在所述的充气缸的上方设置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下端连接压头,且液压缸通过进油管和出油管连接油泵。所述的压头为环形压头。在所述的充气缸顶部设置密封环。所述的液压缸通过横向支撑杆和纵向支撑杆固定在架体上。所述的架体、充气缸、气泵和油泵均设置在底座上。底座的下端设置车轮。所述的气泵还通过气管连接有第二充气缸;所述的油泵还通过油管连接有第二液压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完全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设备,方便加压、方便充气,使得检测减速机壳气密性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同时也减少了人力劳动。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底座15,在底座15上设置充气缸11、气泵I和油泵2。其中,上述的充气缸11与进气管13和出气管14相通,进气管13和出气管14均连接至气泵I上;而且,在充气缸11的上方设置液压缸8,液压缸8通过横向支撑杆5和纵向支撑杆6固定在架体7上,架体7固定在底座15上;且液压缸的活塞杆16下端连接压头9,且液压缸8通过进油管3和出油管4连接油泵2。需要说明的是,压头9为环形压头;且在充气缸11顶部设置密封环10,以增强密封性能。另外,如果需要,还可以在底座15的下端设置车轮12,方便整体的移动,以实现多位置操作。为提高工作效率,上述的气泵I和油泵2可以连接两套、三套检测装置,具体地说,气泵I还通过气管连接有第二充气缸;所述的油泵2还通过油管连接有第二液压缸,其具体结构同上。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减速机壳扣在充气缸11上,打开油泵2,液压缸8工作,活塞杆16伸出,顶住减速机壳,通过密封环10使得减速机壳与充气缸11压紧。然后打开气泵1,通过进气管13向充气缸11充气,此时往减速机壳上刷液体,如果有气泡产生,则说 明减速机壳气密性不好;如果没有气泡产生,则说明减速机壳气密性良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速机壳气密性检测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充气缸(11),充气缸(11)与进气管(13)和出气管(14)相通,所述的进气管(13)和出气管(14)均连接至气泵(1);在所述的充气缸(11)的上方设置液压缸(8),液压缸的活塞杆(16)下端连接压头(9),且液压缸(8)通过进油管(3)和出油管(4)连接油泵(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速机壳气密性检测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充气缸(11),充气缸(11)与进气管(13)和出气管(14)相通,所述的进气管(13)和出气管(14)均连接至气泵(I);在所述的充气缸(11)的上方设置液压缸(8),液压缸的活塞杆(16)下端连接压头(9),且液压缸(8)通过进油管(3)和出油管(4)连接油泵(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速机壳气密性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头(9)为环形压头。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速机壳气密性检测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充气缸(11)顶部设置密封环(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郗军卫
申请(专利权)人:林州市恒森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