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站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2121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站空调,包括设置于室外的冷凝器、冷凝器风扇、和设置于室内的机箱、以及设置于该箱体内的蒸发器、蒸发器风扇、大压缩机、小压缩机、节流阀、单向阀、电磁阀、储液罐和电路控制部分;所述整个机箱内部分割成三个空间,分别是放置有蒸发器和蒸发器风扇的第一空间、放置有电路控制部分的第二空间和放置有大压缩机、小压缩机、节流阀、单向阀、电磁阀、储液罐以及链接管道部分的第三空间;整个机箱的顶部为进风口,靠近蒸发器风扇所在区域机箱的前门为出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可开启的外壳体,便于机柜空调器的维护保养,并可防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制冷
,具体涉及一种基站空调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电子计算机与数据处理机房内设备密度大、发热量大,计算机系统对环境的温、湿度及含尘浓度等都有一定要求,因此,应设空调系统。为了保证相应的温、湿度条件,蒸气压缩式机房专用空调得到了普遍应用,即使在冬季寒冷地区,发热量大的机房也需要采用蒸气压缩式机房专用空调得到了普遍应用,即使在冬季寒冷地区,发热量大的机房也需要采用蒸气压缩式机房专用空调制冷运行来承担散热负荷。然而,对于我国北方地区来说,冬季及春秋过渡季节大部分时间内的气温低于20度,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的空调系统还得启动高耗能的压缩机特别是那些发热量集中对清洁度要求高的的工作场合对 环境来控制温度,这种仍旧采用蒸气压缩式机房专用空调系统进行降温来冷却的方案是不节能的,从而导致电能的无谓浪费,营运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站空调,为解决热泵系统中存在的能耗大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施容易、节能减排的带有热管热泵复合系统的基站空调,根据室内外温度和室内负荷情况,机组选择性地以热泵循环或热管循环模式运行,在保证室内降温要求的前提下实现节能运行的目标,这种基站空调不仅使热泵制冷热管传热技术相互融合,实现两者优势互补。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站空调,包括设置于室外的冷凝器、冷凝器风扇、和设置于室内的机箱、以及设置于该箱体内的蒸发器、蒸发器风扇、大压缩机、小压缩机、节流阀、单向阀、电磁阀、储液罐和电路控制部分;所述机箱包括相互平行的前后门、连接前后门的左右两侧壁以及垂直所述机箱的上下壁,整个机箱内部分割成三个空间,分别是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所述第一空间放置有蒸发器和蒸发器风扇,蒸发器斜着放置于第一空间,其上部为进风通道,下部放置有蒸发器风扇,为出风通道;所述第二空间放置有电路控制部分;所述第三空间放置有大压缩机、小压缩机、节流阀、单向阀、电磁阀、储液罐以及链接管道部分;所述机箱的上侧开有进风窗;所述机箱的前门为一体的活动门,可以随时开启和关闭,其对着第一空间的蒸发器风扇所在区开有出风窗,控制面板的显示器放置在出风窗的上部;所述蒸发器、冷凝器、大压缩机、储液罐、节流阀、电磁阀通过连接管道连接组成一个热泵循环系统,蒸发器、冷凝器、小压缩机、储液罐、单向阀通过连接管道连接组成一个热管循环系统,这样室内机和室外机连接形成一种带有热管热泵复合系统的基站空调。以上所述蒸发器的翅片是亲水性的铝箔材料做成,蒸发器斜着放置于机箱的第一空间,把第一空间分割成上、下两个通风的风道,上部的风道为进风道,下部的为出风道,蒸发器风扇放置于下部的出风道,使出风道的风从对着蒸发器风扇的机箱前门部位的出风口送入室内。以上所述蒸发器所在的第一空间的顶部为进风口,靠近蒸发器风扇所在区域的前门为出风口,第一空间其他壁都是密封的。以上所述控制面板的显示器放置在机箱前门出风口的上部,其也可以放置在机箱前门出风口的下部,即整个机箱前门的中部。以上所述储液罐为一外表面设有隔热层的耐高压密封容器,储液罐的功能是实现循环工作介质的气液分离与储存;储液罐容积大小应与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容积相匹配;储液罐实现气液分离的方式可以选择简单的重力沉降分离,也可以在储液罐的制冷工质输入端设置滤网或挡板,以实现丝网分离或折流分离。以上所述电路控制部分控制着整个装置的电路逻辑运算和设备运行开关,根据需要可以实现自动化启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分离式热管技术和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相互融合、优势互补、充分利用自然冷源的节能技术。当室内所需设定温度比室外温度低时通过热泵循环进行散热降温,当室内所需设定温度比室外温度高时通过热管循环进行散热降温,一年四季北方地区约有超出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室外温度比室内所需设定温度低,这样在热管模式下,高耗能热泵无需启动,只用启动低耗能的热管节能模块和风机,能耗极低。附图说明图I为此空调的室内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此空调的室内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方案的工作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方案的工作流程图。图中(1)蒸发器;(2)冷凝器;(3)大压缩机;(4)小压缩机;(5)节流阀;(6)储液罐;(71) (72)电磁阀;(81) (84)单向阀;(9)回液毛细管;(10)回气孔;(11)内机机箱;(111)控制面板的显示器;(112)机箱的出风口 ;(113)机箱的进风口 ;(12)第一空间;(13)第二空间;(131)电路控制部分;(14)第三空间;(15)蒸发器风扇;(16)四通阀。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实现时涉及的系统装置主体结构包括蒸发器(I)、冷凝器(2)、大压缩机(3)、小压缩机(4)、节流阀(5)、储液罐(6)、电磁阀(71Γ (72)、单向阀(81Γ (84)、回液毛细管(9)、回气孔(10)、内机机箱(11)、控制面板的显示器(111)、机箱的出风口(112)、机箱的进风口(113)、第一空间(12)、第二空间(13)、电路控制部分(131)、第三空间(14)、蒸发·器风扇(15)、四通阀(16)以及气液输送管。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方案的工作流程图,大压缩机(3)、冷凝器(2)、单向阀(83)、储液罐(6)、单向阀(84)、节流阀(5)、蒸发器(I)以及电磁阀(71)通过连接管道按照上列顺序连接起来,组成了一个热泵循环回路;单向阀(81)、储液罐(6)以及单向阀(82)所形成的回路并联与大压缩机(3)上,且单向阀(83)的输出端以及单向阀(84)的输入端位于储液罐(6)内液态制冷剂液面的上部;所述小压缩机(4)、电磁阀(72)和回液毛细管(9)串联支路的输出端与单向阀(84)和节流阀(5)串联支路的输出端连接于蒸发器(I)进液端;所述回液毛细管(9)的输出端位于储液罐(6)内液态制冷剂液面的下部,其输出端与单向阀(83)的输入端、冷凝器(2)出液端以及小压缩机(4)抽液连接于四通阀(16);这样小压缩机(4)、电磁阀(72)、蒸发器(I)、单向阀(81)、储液罐(6)、单向阀(82)、冷凝器(2)以及四通阀(16)通过连接管道按照上列顺序连接起来,组成了一个热管主循环回路,通过小压缩机(4)、电磁阀(72)、蒸发器(I)、单向阀(81)、储液罐(6)、回液毛细管(9)以及四通阀(16)的有机组合,形成独立的工作液循环,即热管循环中的回液循环回路;当系统以热管循环方式工作时。当系统以热泵循环方式工作时,大压缩机(3)开启,单向阀(83 ;84)处于导通状态,小压缩机(4)关闭,电磁阀(72)、单向阀(81 ;82)以及回液毛细管(9)处于截止状态,大压缩机(3)从蒸发器(I)内部抽取气态工质,通过大压缩机(3)气态制冷剂变成高温高压状态并向冷凝器(2 )输送,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进入冷凝器(2 )后在冷凝器(2 )中散热,部分气体液化,气液两相制冷剂在高压气态制冷剂的推动下经冷凝器(2)导液管进入储液罐 (6),气液制冷中间介质根据各自物理性质在储液罐内分离,高压液态中间介质通过单向阀(84)依次经节流阀(5)和蒸发器(I)导液管进入到蒸发器(I)中进行下一次循环。使用热管制冷工作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站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室外的冷凝器(2)、和设置于室内的机箱(11)、以及设置于该箱体内的蒸发器(1)、蒸发器风扇(15)、大压缩机(3)、小压缩机(4)、节流阀(5)、单向阀(81)~(85)、电磁阀(71;72)、储液罐(6)和电路控制部分(131);所述机箱(11)包括相互平行的前后门、连接前后门的左右两侧壁以及垂直所述机箱的上下壁,整个机箱内部分割成三个空间,分别是第一空间(12)、第二空间(13)和第三空间(14);所述第一空间(12)放置有蒸发器(1)和蒸发器风扇(15),蒸发器(1)斜着放置于第一空间(12),把第一空间分割成上、下两个通风的风道,其上部为进风通道(121),下部放置有蒸发器风扇(15),为出风通道(122);所述第二空间(13)放置有电路控制部分(131);所述第三空(14)间放置有大压缩机(3)、小压缩机(4)、节流阀(5)、单向阀(81)~(85)、电磁阀(71;72)、储液罐(6)以及链接管道部分;所述机箱(11)的上侧开有进风口(113);所述机箱(11)的前门为一体的活动门,可以随时开启和关闭,其对着第一空间(12)的蒸发器风扇(15)所在区开有出风口(112),控制面板的显示器(111)放置在出风口(112)的上部;所述蒸发器(1)、冷凝器(2)、大压缩机(3)、储液罐(6)、单向阀(84)、节流阀(5)、电磁阀(71)通过连接管道连接组成一个热泵循环系统,蒸发器(1)、冷凝器(2)、小压缩机(4)、储液罐(6)、单向阀(81;82;83;85)通过连接管道连接组成一个热管循环系统,这样室内机和室外机连接形成一种带有热管热泵复合系统的基站空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站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室外的冷凝器(2)、和设置于室内的机箱(11)、以及设置于该箱体内的蒸发器(I)、蒸发器风扇(15)、大压缩机(3)、小压缩机(4)、节流阀(5)、单向阀(81Γ (85)、电磁阀(71 ;72)、储液罐(6)和电路控制部分(131);所述机箱(11)包括相互平行的前后门、连接前后门的左右两侧壁以及垂直所述机箱的上下壁,整个机箱内部分割成三个空间,分别是第一空间(12)、第二空间(13)和第三空间(14);所述第一空间(12)放置有蒸发器(I)和蒸发器风扇(15),蒸发器(I)斜着放置于第一空间(12),把第一空间分割成上、下两个通风的风道,其上部为进风通道(121),下部放置有蒸发器风扇(15),为出风通道(122);所述第二空间(13)放置有电路控制部分(131);所述第三空(14)间放置有大压缩机(3)、小压缩机(4)、节流阀(5)、单向阀(81) (85)、电磁阀(71 ;72)、储液罐(6)以及链接管道部分;所述机箱(11)的上侧开有进风口(113);所述机箱(11)的前门为一体的活动门,可以随时开启和关闭,其对着第一空间(12)的蒸发器风扇(15)所在区开有出风口(112),控制面板的显示器(111)放置在出风口(1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长宇丁式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德能恒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