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自复位抗震筒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2013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震或减震功能的筒仓。为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自复位抗震筒仓,包括若干个堆叠放置的筒仓单元,每一个筒仓单元的外壁均安装有若干个锚孔,所述锚孔供若干根钢绞线穿过。将若干个筒仓单元堆叠放置时,每一根钢绞线穿过每个筒仓单元的锚孔。所述钢绞线的两端拉紧,从而形成预应力。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上筒仓左右摇摆,界面处摩擦耗能。所述结构相对于整体式的筒仓结构而言,基本周期大大提高,继而降低了地震作用和地震能量输入;同时所述结构具备自复位的功能,确保震后筒仓结构的正常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方便,也可用于工业化生产,其抗震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仓储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抗震能力的筒仓结构。
技术介绍
筒仓是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材制成的垂直圆筒形结构的大型容器,用于贮存散装物料。筒仓的平面形状有正方形、矩形、多边形和圆形等。圆形筒仓的仓壁受力合理,用料经济,所以应用最广。筒仓的结构包括一体式筒仓、组合式筒仓等。其中,组合式筒仓是本领域中常见的形式,其经济性和方便性不言而喻,如CN201610285U就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的组合式筒仓结构。 但是,目前的筒仓基本上不具备防震和减震功能。特别是性能较优的组合式筒仓,其防震功能往往更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震或减震功能的筒仓。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自复位抗震筒仓,包括若干个堆叠放置的筒仓单元,每一个筒仓单元的外壁均安装有若干个锚孔,所述锚孔供若干根钢绞线穿过。将若干个筒仓单元堆叠放置时,每一根钢绞线穿过每个筒仓单元的锚孔。所述钢绞线的两端拉紧,从而形成预应力。值得说明的是,堆叠式的组合筒仓通常由圆形的下筒仓和上筒仓堆叠而成,也可能堆叠三个及其以上的筒仓单元。堆叠筒仓的结构在本领域中属于公知,采用专利CN201610285U所公开的方案可以实现筒仓的方便组合,但是其机构基本上不具备抗震能力,而且相对于整体筒仓,其抗震能力更低。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筒仓基于自复位抗震概念,两层或多层筒仓通过设置在外围的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在一起。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上筒仓左右摇摆,界面处摩擦耗能。所述结构相对于整体式的筒仓结构而言,基本周期大大提高,继而降低了地震作用和地震能量输入;同时所述结构具备自复位的功能,确保震后筒仓结构的正常使用。本专利技术施工方便,也可用于工业化生产,其抗震性能好。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筒仓单元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筒仓结构平面 图4为图3中1-1剖面 图5为图I中J部分的局部放大 图6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筒仓结构2-2剖面图。图中I 一筒仓单元;2-筒仓盖;3 —接筒;4 一连钢绞线;5 —锚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作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参见附图图中一种自复位抗震筒仓,包括若干个堆叠放置的筒仓单元1,每一个筒仓单元I的外壁均安装有若干个锚孔5,所述锚孔5供若干根钢绞线4穿过。将若干个筒仓单元I堆叠放置时,每一根钢绞线4穿过每个筒仓单元I的锚孔5。所述钢绞线4的两端拉紧,从而形成预应力。实施例I : 本实施例中,基本结构如前段所述,只是多个筒仓单元I的堆叠采用连接筒的形式。即除顶部筒仓单元I外,其余筒仓单元的内部安装有连接筒3,所述连接筒3伸出所述筒仓单元I的一端。参加图1,至少包括两个堆叠放置的筒仓单元1,位于下方的筒仓单元1(即下筒仓)的内部安装有连接筒3,所述连接筒3延伸出所述位于下方的筒仓单元I (即上筒仓)的上端。堆叠放置两个筒仓单元I时,所述连接筒3伸入位于上方的筒仓单元I的内部。由于连接筒3作为下筒仓的内筒,且与下筒仓固接,当上筒仓放置在下筒仓上时,连接筒3约束上、下筒仓结构之间的横向错位。堆叠放置所述筒仓单元I时,堆叠放置所述筒仓单元I时,使得每相邻的两个筒仓单元I的锚孔5在垂直方向上重合,每一根钢绞线4穿过相邻筒仓单元I上下两端对应位置处的锚孔5。所述钢绞线4穿过筒仓单元I的锚孔5后,钢绞线4的上端固定在位于最上方的筒仓单元I的锚孔5(结构中最上端的锚孔5),钢绞线4的下端固定在位于最下方的筒仓单元I锚孔5 (结构中最下端的锚孔5)或地面。实施例中,连接筒3与位于上方的筒仓单元I(即上筒仓)之间具有间隙,在地震发生时,钢绞线4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伴随着筒仓的晃动,连接筒外壁与位于上方的筒仓单元I的内壁的接触面发生摩擦,消耗能量,达到了消能、减震之目的。同时,所述结构相对于整体式的筒仓结构而言,基本周期大大提高,继而降低了地震作用和地震能量输入。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只是具有两个筒仓单元1,每一个筒仓单元I的每一端均匀地安装有至少12个锚孔5。本实施例中,由于堆叠放置,两个筒仓单元分别称为下筒仓和上筒仓。参见图1,图中所示即为两个筒仓单元I的分离状态。其中,下筒仓与地面接触,上筒仓具有仓盖2。上下筒仓的外壁分别设置有24个锚孔5,两端各12个。下筒仓的内部连接有连接筒3。所述连接筒3与下筒仓的内壁固定连接。参见图2,将上筒仓安放在下筒仓上面。此时,连接筒3伸入上筒仓的内部,且与上筒仓的内壁有一定间隙。本实施例中,一共具有12根钢绞线4,上、下筒仓通过设置在外围的12根预应力钢绞线4连接在一起。如图3和图5所示,每一根钢绞线4的中部穿过上、下筒仓的锚孔5。所述钢绞线4的一端连接在下筒仓的底部,另一端与上筒仓的顶部连接并拉紧形成预应力。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上筒仓左右摇摆,界面处摩擦耗能。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筒仓结构,相对于整体式的筒仓结构而言,基本周期大大提高,继而降低了地震作用和地震能量输入;同时所述结构具备自复位的功能,确 保震后筒仓结构的正常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复位抗震筒仓,包括若干个堆叠放置的筒仓单元(1),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筒仓单元(1)的外壁均安装有若干个锚孔(5),所述锚孔(5)供若干根钢绞线(4)穿过;将若干个筒仓单元(1)堆叠放置时,每一根钢绞线(4)穿过每个筒仓单元(1)的锚孔(5);所述钢绞线(4)的两端拉紧,从而形成预应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复位抗震筒仓,包括若干个堆叠放置的筒仓单元(I),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筒仓单元(I)的外壁均安装有若干个锚孔(5),所述锚孔(5)供若干根钢绞线(4)穿过;将若干个筒仓单元(I)堆叠放置时,每一根钢绞线(4)穿过每个筒仓单元(I)的锚孔(5);所述钢绞线(4)的两端拉紧,从而形成预应力。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复位抗震筒仓,其特征在于除顶部筒仓单元(I)外,其余筒仓单元的内部安装有连接筒(3 ),所述连接筒(3 )伸出所述筒仓单元(I)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复位抗震筒仓,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两个堆叠放置的筒仓单元(1),位于下方的筒仓单元(I)的内部安装有连接筒(3),所述连接筒(3)延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传果李英民刘立平韩军张付杰王维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