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微型静力触探仪的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19933 阅读:4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型静力触探仪的探头,外筒为两端开口的圆筒体,外筒的内筒壁的两端均设有内螺纹,应变筒设于外筒的内腔之中;应变筒的开口一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外筒的内筒壁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应变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应变片;导力杆的下端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导力杆的外周面上还设有限位凸台;导力杆的上端插入于应变筒的内腔之中;锥头开设有内阶梯孔;锥头设于外筒的下方;外筒的下端设有螺塞,应变筒的限位凸台的下表面与螺塞的顶面相抵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微型静力触探仪的探头,具有能降低静力触探仪的重量和体积、使得静力触探仪能够小型化、携带方便且可极大提高探测的工作效率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微型静力触探仪的探头
技术介绍
在电力输电工程建设中,都要对将建的电力输电工程设施所在的岩土勘察,提取岩土相关数据,来为工程建设服务。输电线路岩土工程勘察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空间跨度大每条输电线路从几公里到上百公里,空间跨度大,作业范围广;2)作业点位多通常输电线路依照电压等级和地形限制每公里有数基塔位,一条输电线路有几十上百塔位,每基塔位需要单独提供地基土岩土工程参数,工作量大;3)岩土工程条件复杂一条输电线路通常跨越多种地形地貌,岩土工程条件种类纷繁复杂,每两个相邻勘探点距离至少上百米。4)外业工作时间相对较短且方法不完备,尤其是220kV及以下输电工程,外业时间周期较短,且规程要求同一地貌单元每3飞基布置一个勘探点,其本身缺乏一定严谨性。目前岩土勘察手段主要有人工小螺纹钻、探坑、静力触探和钻探等方法,大范围普查可用到物探的方法。施工图阶段杆塔位定位后,岩土工程勘察一般采用人工小螺纹钻为主,辅以静力触探和钻机钻探。静力触探主要采用2T/3T轻便型静力触探机,少数采用IOT 静力触探机。钻探则多数采用30型、50型、100型轻便工程钻机。其中在电力线路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微型静力触探仪的探头,其特征是,包括外筒(1)、应变筒(2)、导力杆(3)和锥头(4);所述外筒(1)为两端开口的圆筒体,外筒(1)的内筒壁的两端均设有内螺纹,所述应变筒设于所述外筒(1)的内腔之中;所述应变筒(2)为一端封闭而另一端开口的圆筒体,所述应变筒(2)的开口一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外筒(1)的内筒壁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应变筒(2)的筒壁上设置有应变片(6);所述导力杆(3)为圆柱体,导力杆(3)的下端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导力杆(3)的外周面上还设有限位凸台(31);所述导力杆(3)的上端插入于所述应变筒(2)的内腔之中,所述导力杆(3)的下端的螺纹段伸出于所述外筒(1...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微型静力触探仪的探头,其特征是,包括外筒(I)、应变筒(2)、导力杆(3)和锥头(4);所述外筒(I)为两端开口的圆筒体,外筒(I)的内筒壁的两端均设有内螺纹,所述应变筒设于所述外筒(I)的内腔之中;所述应变筒(2)为一端封闭而另一端开口的圆筒体,所述应变筒(2)的开口一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外筒(I)的内筒壁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应变筒(2)的筒壁上设置有应变片(6);所述导力杆(3)为圆柱体,导力杆(3)的下端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导力杆(3)的外周面上还设有限位凸台(31);所述导力杆(3)的上端插入于所述应变筒(2)的内腔之中,所述导力杆(3)的下端的螺纹段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