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污垢清洗液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19470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污垢清洗液。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百分比配比的原料制成:碳酸钠0.24~0.45%,润湿剂0.02~0.05%,缓蚀剂0.05~0.10%,抗泡剂0.02~0.03%,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缓蚀剂为亚硝酸钠,润湿剂为C16-20脂肪酸甲酯磺酸钠或磷酸三钠Na3PO4?12H2O抗泡剂为聚乙二醇200-400,所述的去离子水,电导率≤20μs/c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组份的组合起到了润湿、乳化、分散、起泡和加热等清洗作用,对污垢一次清除,在生产现场无需配制,操作简单,清洗时间短,节省工时,保护系统,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污垢清洗液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发动机清洗液,具体涉及一种矿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污垢清洗液。技术背景污垢是除水垢、锈垢、油垢以外的固形物的集合体,也称为沉积物。常见的有泥渣、 粉尘、沙粒、腐蚀产物、氧化产物、天然有机物、碎屑、粘接剂皮等。矿用汽车在采场上行驶,冷却系外表面极易受到粉尘污染,加上油水泄漏,使水箱散热器有泥垢,影响散热冷却。粉尘也能进入冷却系内部产生污泥。在长期使用中,冷却液配方中的乙二醇因高温热负荷作用会氧化,又因冷却系有充气及铜和铜合金部件均会促进乙二醇氧化生成以甲酸为主具有腐蚀作用的混合酸,使冷却系面临自身因素的侵蚀。由于柴油机燃烧压力大,燃气容易渗入冷却系。柴油中含有硫,燃烧后废气排放中酸性气体二氧化硫(如so2)、三氧化硫,一旦进入冷却系与水化合生成稀硫酸,腐蚀性很大,其过程可用下式表不:燃料燃烧一H2O + SO2 + SO3 + NO — H2SO4 +氧化物一污染冷却液及系统。沉积物常常与水垢、锈垢、油垢等共同存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沉积物可使水泵叶轮磨损,堵塞系统管路,影响散热,造成发动机高温“开锅”。腐蚀产物及氧化产物能够腐蚀发动机冷却系统金属和有色金属部件。沉积物与垢的区别是,从组成成分看,沉积物灼烧减量在40%以上,说明沉积物中含有有机成分,垢的成分中灼烧减量一般小于20% ;从形成的速度看,前者形成较快,后者是慢慢形成的;从外形看,前者有粘性,后者硬而无粘性。目前对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使用的清洗方法有物理清洗法、电子清洗法(电子除垢)、静电清洗法(静电除垢)和化学清洗法等。针对矿用汽车而言,发动机冷却系的清洗技术难度最大,费时费力,一般方法不奏效,只能采取化学清洗,但效果也不理想。而且对冷却系金属也有较严重的腐蚀。目前国内汽车发动机冷却系清洗工作仍停留在较落后的状态, 矿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的清洗更是空白。近几年随着化学清洗技术的发展,这方面有一定的进展,但由于矿用汽车冷却系结构复杂、材料耐蚀性能差异很大,这类清洗液往往不能有针对性清洗。因此,开发适合矿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的专用污垢清洗液是矿山设备使用、管理上的迫切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系污垢清洗液应用于矿用汽车发动机内循环使用。 所谓内循环是整个清洗过程借助于矿用汽车发动机自身动力,将清洗液在冷却系统中加热循环清洗。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矿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污垢清洗液,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百分比配比的原料制成碳酸钠O. 24 O. 45%,润湿剂O. 02 O. 05%,CN 102925907 A书明说2/4页缓蚀剂O. 05 O. 10%,抗泡剂O. 02 O. 03%,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缓蚀剂为亚硝酸钠,润湿剂为C16_2(l脂肪酸甲酯磺酸钠或磷酸三钠Na3PO4 ·12Η20 抗泡剂为聚乙二醇200-400,所述的去离子水,电导率彡20 μ s/cm。按照本专利技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配比的原料制成碳酸钠C18脂肪酸甲酯磺酸钠亚硝酸钠聚乙二醇200 余量为去尚子水。按照本专利技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配比的原料制成碳酸钠磷酸三钠Na3PO4 ·12Η20 亚硝酸钠聚乙二醇400 余量为去尚子水。按照本专利技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配比的原料制成 碳酸钠磷酸三钠Na3PO4 ·12Η20 亚硝酸钠聚乙二醇400 余量为去尚子水。通过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产品能对污垢一次清除,在生产现场无需配制,操作简单,清洗时间短,节省工时,保护系统,绿色环保,对冷却系金属和橡胶没有腐蚀。与现行使用的冷却液具有相容性。价格低廉,性价比高。本专利技术应用于鞍钢矿业公司矿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清洗作业,达到了预期效果,解决了矿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就车清洗”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的污垢清洗液的产品技术方案考虑以下3个因素①油垢与金属表面结合较强,又多与金属腐蚀锈垢、水垢、悬浮杂质及沉积物等产物结合的很牢固。清洗液应能产生活性。②构成冷却系的金属材料主要有紫铜、黄铜、碳钢、铸铁、焊锡、铸铝等6种金属,每种金属都加入了其它金属元素,因此,冷却系金属的元素有20余种。清洗液不应对金属有腐蚀作用。③矿用汽车冷却系水箱采用组合式结构,上下排管与上下水室连接处均有橡胶密封件。清洗液不能对橡胶有腐蚀性。本专利技术的污垢清洗液是由碱性物质、乳化剂和缓蚀剂等组成。润湿、乳化、分散、起泡和加热等作用是清洗作用的基本现象。矿用汽车冷却系中的油和金属的附着力很大,要使油与金属脱开,单靠碱离子的作用是不够的,必须加入一种活性物质——乳化剂。乳化剂的分子的一端呈极性,另一端呈非极性。极性的一端与水吸引,另一端与油吸引,从而能降O. 25%, O. 02%, O. 05%, O. 02%,O. 45%, O. 03%, O. 07%, O. 02%,O. 35%, O. 03%, O. 09%, O. 03%,4低油与水的表面张力,起到乳化作用。同时,表面活性物质(乳化剂)在油滴的表面产生牢固的吸附层,使油滴不能再与金属表面结聚,而朝向水溶液,从而构成油污的固相分散作用。润湿是液体在固态表面上产生的液滴的流散现象。流散液滴的表面和固态表面相切的角称为边缘角。如果边缘角小于90°,就认为固体表面被液体所湿润。如果边缘角大于90°表面就不会被湿润。在清洗液中加入润湿剂就会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本专利技术应用脂肪酸甲酯磺酸钠等作为润湿剂和乳化剂,具有良好的去污性、钙皂分散性、乳化性、增溶性和生物降解性,以达到最佳的清洗效果。污垢中含有CaSO4、Si02等盐类均属难溶水垢,加入碳酸钠后,可生成新的易溶盐, 将其除去。为了保护冷却系统金属材料在清洗过程中不受腐蚀,在清洗溶液中加入了缓蚀剂。为避免金属的腐蚀,还必须保持清洗溶液的PH值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清洗有色金属部件时,溶液的PH值对锌和铝应在9 10,对锡不超过11,对黄铜不超过12 12. 5,清洗钢铁部件时溶液的PH值应14左右。除此,表面的污垢程度也影响溶液的pH值的选择。对于污垢牢固的部件,必须在pH值11. 8 13. 6的浓度中清洗。对于一般油垢用pH值10 11. 5的溶液清洗即可。清洗液在清洗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起泡,起泡有利于清洗。但发生了过多的泡沫不利于清洗。因此本专利技术产品加添了抗泡剂,以减少过多泡沫的产生。使用本专利技术矿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污垢清洗液在清洗时,低中速运转发动机10分钟,发动机运转水温不超过50°C。通过清洗可以除去冷却系内污垢,并随着清洗液的排放清除掉。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组份的组合起到了润湿、乳化、分散、起泡和加热等清洗作用,对污垢一次清除,在生产现场无需配制,操作简单,清洗时间短,节省工时,保护系统,绿色环保。无害化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排放要求,将废残液相互中和或采用投药中和法,使PH值达到6 8。经检测达标后排放,不对矿山环境形成污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及使用方法与效果可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选择不同的制作方法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清洗液。清洗时,低速运转发动机10分钟,实施例I由下列重量百分比配比的原料混合经搅拌制成碳酸钠O. 25%,C18脂肪酸甲酯磺酸钠O. 02%,亚硝酸钠O. 05%,聚乙二醇 200O. 02%, 余量为去尚子水。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污垢清洗液,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百分比配比的原料制成:碳酸钠?????????????????????????????????????0.24~0.45%,润湿剂?????????????????????????????????????0.02~0.05%,缓蚀剂?????????????????????????????????????0.05~0.10%,抗泡剂?????????????????????????????????????0.02~0.03%,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缓蚀剂为亚硝酸钠,润湿剂为C16?20脂肪酸甲酯磺酸钠或磷酸三钠Na3PO4??12H2O?抗泡剂为聚乙二醇200?400,所述的去离子水,电导率≤20μs/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立李芳芳亢明辉金国石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