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压气化炉煤锁间互相充泄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18779 阅读:4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加压气化炉煤锁间互相充泄压的方法,其中,煤锁上设有充泄压管道、终充压管道、气封管道、放空管道,各管道上相应地设有充泄压控制阀、终充压控制阀、气封控制阀和放空控制阀,通过开启和关闭管道上的控制阀来实现煤锁间的互相充压、泄压,煤锁互充后不够的压力通过补充惰性气体充压来实现,不设煤锁气压缩机,放空气体为惰性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避免采用粗煤气作为煤锁充压气对整个煤气化生产系统的不利影响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并且能够有效节能、降低设备投资以及维护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气化
,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粉煤流化床加压气化和碎煤或型煤移动床/固定床加压气化的加煤都是通过煤锁来实现的。煤锁位于气化炉本体的上部,煤锁顶部和底部均装有阀门,通常称为煤锁上阀和下阀。气化原料煤通过煤锁加入到气化炉内。加煤过程中煤锁要经历泄压、充压这2个 交替过程当煤锁内的煤用完时,煤锁下阀关闭,煤锁泄压阀打开,将煤锁内的压力降为常压,这时上阀打开,贮煤仓内的煤通过煤锁上阀进入煤锁内,当煤锁加满后,关闭煤锁上阀。煤锁充压阀打开,用来自煤气冷却工段或气化炉出口总管的粗煤气充压到和气化炉内压力相同的压力,充压完毕,煤锁下阀开启,煤锁内的煤落入气化炉内,当煤锁空后,煤锁下阀关闭,煤锁泄压,煤锁中的煤气全部排出;煤锁上阀开启,新循环开始。目前大部份企业都是把煤锁气通过压缩机加压后,送入粗煤气系统,对煤锁气进行回收,但是消耗了大量的压缩功,而且由于煤锁气量波动大,洗涤不干净,煤锁气中带尘,导致压缩机气阀、活塞环等部件经常损坏。专利CN101781580A公开了一种加压气化炉煤锁分级充泄压方法,该方法配备了多级洗涤分离缓冲器和与之对应的多台压缩机,充压余气经多级压缩后并入煤气总管,不可避免的还是要消耗压缩功,且增加了设备投资和维修运行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够避免采用粗煤气作为煤锁充压气对整个煤气化生产系统的不利影响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并且能够有效节能、降低设备投资以及维护运行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其中,煤锁上设有充泄压管道、终充压管道、气封管道、放空管道,各管道上相应地设有充泄压控制阀、终充压控制阀、气封控制阀和放空控制阀,通过管道上的控制阀来实现煤锁间的互相充压、泄压,所述煤锁间充泄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当煤锁向气化炉中加煤时,关闭该煤锁的充泄压控制阀、放空控制阀和终充压控制阀,开启该煤锁的气封控制阀,通过惰性气封气体封住所述气化炉内的煤气,防止煤气上串至所述煤锁;b、当步骤a中煤锁完成向气化炉加煤空料后,关闭该空料煤锁的下阀和气封控制阀,开启待充压煤锁的充泄压控制阀,开启所述空料煤锁上的充泄压控制阀,将所述空料煤锁内的压力泄放至待充压煤锁,当所述空料煤锁的压力和与之相通的待充压煤锁压力平衡后,关闭所述空料煤锁的充泄压控制阀,开启所述空料煤锁的放空控制阀,余气经除尘后放空,至所述空料煤锁内的压力降为常压,关闭所述空料煤锁的放空控制阀;C、将步骤b中所述空料煤锁上阀打开,向空料煤锁中加煤,当该空料煤锁加满煤满料后,关闭该满料煤锁上阀,开启该满料煤锁充泄压控制阀,开启待泄压煤锁上的充泄压控制阀,当所述满料煤锁的压力和与之相通的待泄压煤锁的压力平衡后,关闭所述满料煤锁的充泄压控制阀,开启终充压控制阀,充入惰性终充压气体,将所述满料煤锁的压力充至与所述气化炉内压力平衡;d、关闭所述步骤c中满料煤锁的终充压控制阀,充压完毕,开启该满料煤锁的下阀和气封控制阀,该满料煤锁向气化炉中加煤,新循环开始。上述加压气化炉煤锁间互相充泄压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惰性气封气体和所述步骤c中惰性终充压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或氮气。根据后续工序产品决定加入的气体种类,当后续工序产品为合成氨时,可以加入氮气;当后续工序产品为甲醇、合成甲烷或燃料气等其它产品时可加入二氧化碳气体,这样使得煤锁内的气体即煤锁气95%以上均为惰性气体。终充压气体和气封气体来源于公用工程系统的压缩机,如采用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采用生产系统中净化工序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如采用氮气可采用空分系统中的氮气,也可以采用其他途径获得的惰性气体。 上述加压气化炉煤锁间互相充泄压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气封气体的压力比所述气化炉内的压力高O. 2-0. 5MPa。上述加压气化炉煤锁间互相充泄压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当待充压煤锁压力不同时,根据待充压煤锁的个数,所述空料煤锁实施分级泄压,由高压到低压依次开启待充压煤锁的充泄压控制阀,将所述空料煤锁中的压力分为若干个压力级,依次泄入相应的待充压煤锁,当所述空料煤锁的压力和与之相通的最后一个待充压煤锁压力平衡后,关闭所述空料煤锁的充泄压控制阀,开启所述空料煤锁的放空控制阀,余气经除尘后放空,至所述空料煤锁内的压力降为常压,关闭所述空料煤锁的放空控制阀;当待充压煤锁压力相同时,同时开启待充压煤锁的充泄压控制阀,将所述空料煤锁的压力同时泄入待充压煤锁,或者,逐一开启待充压煤锁的充泄压控制阀,将所述空料煤锁的压力逐一泄入待充压煤锁,至所述空料煤锁与待充压煤锁压力平衡,关闭所述空料煤锁充泄压控制阀,之后完成除尘放空降至常压。上述加压气化炉煤锁间互相充泄压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中,当待泄压煤锁压力不同时,根据待泄压煤锁的个数,对所述满料煤锁实施分级充压,由低压到高压依次开启待泄压煤锁的充泄压控制阀,当所述满料煤锁的压力和与之相通的最后一个待泄压煤锁的压力平衡后,关闭所述满料煤锁的充泄压控制阀,开启终充压控制阀,将所述满料煤锁的压力充至与所述气化炉内压力平衡;当待泄压煤锁压力相同时,同时开启待泄压煤锁的充泄压控制阀,通过待泄压煤锁同时对所述满料煤锁进行充压,或者,逐一开启待泄压煤锁的充泄压控制阀,通过待泄压煤锁逐一对所述满料煤锁进行充压,至所述满料煤锁与待泄压煤锁压力平衡,关闭所述满料煤锁的充泄压控制阀,之后充入终充压气体至与气化炉压力平衡。上述加压气化炉煤锁间互相充泄压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充泄压管道上设置至少一个充泄压罐,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空料煤锁将压力泄入所述充泄压罐中;在所述步骤c中,所述充泄压罐用于向所述满料煤锁充压。在所述充泄压管道上可以设置多个不同压力等级的充泄压罐,考虑操作管理和投资控制,优选为设置2-3个不同压力等级的充泄压罐。充泄压罐在所述步骤b中的作用同待充压煤锁相同,空料煤锁可以将压力泄入充泄压罐中,充泄压罐将该煤锁气贮存,当煤锁需要充压时,充泄压罐在所述步骤C中的作用同待泄压煤锁相同,可以将贮存的煤锁气充入满料煤锁中。在生产过程中,当部分煤锁处于检修或停用时,可以采用充泄压罐用于与处于工作中的煤锁进行充泄压操作,当只有一个煤锁在工作其余煤锁都在检修或停用时,可以将煤锁气泄压至充泄压罐贮存,采用充泄压罐替代其他煤锁完成充泄压操作。上述加压气化炉煤锁间互相充泄压的方法,其中,所述充泄压控制阀、终充压控制阀、气封控制阀和放空控制阀为气动控制阀或液压控制阀。本专利技术的煤锁间互相充泄压方法,优选适用于2台或2台以上气化炉并联运行,也适用于一台气化炉设置2个煤锁的充泄压。本专利技术的煤锁间互相充泄压方法,适用于粉煤流化床加压气化、碎煤或型煤移动床(或固定层)固态排渣或液态排渣加压气化。本专利技术的加压气化炉煤锁间互相充泄压方法,在煤锁充泄压过程中,通过煤锁上控制阀的开关可实现煤锁的分级充泄压,尤其是在多台气化炉并联运行时,节能效果更加显著。煤锁互相充泄压的级数取决于煤锁的数量或煤锁气充泄压罐的数量。本专利技术的加压气化炉煤锁间互相充泄压的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的加压气化炉煤锁互相充泄压方法,方法简单,设备投资低,节约成本。由于取消了煤锁气压缩机和多级洗涤分离缓冲器,大大降低了设备投资,降低了装置的检·修费用和维护运行成本。2、本专利技术的加压气化炉煤锁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压气化炉煤锁间互相充泄压的方法,其中,煤锁上设有充泄压管道、终充压管道、气封管道、放空管道,各管道上相应地设有充泄压控制阀、终充压控制阀、气封控制阀和放空控制阀,通过管道上的控制阀来实现煤锁间的互相充压、泄压,所述煤锁间充泄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当煤锁向气化炉中加煤时,关闭该煤锁的充泄压控制阀、放空控制阀和终充压控制阀,开启该煤锁的气封控制阀,通过惰性气封气体封住所述气化炉内的煤气,防止煤气上串至所述煤锁;b、当步骤a中煤锁完成向气化炉加煤后,关闭该空料煤锁的下阀和气封控制阀,开启待充压煤锁的充泄压控制阀,开启所述空料煤锁上的充泄压控制阀,将所述空料煤锁内的压力泄放至待充压煤锁,当所述空料煤锁的压力和与之相通的待充压煤锁压力平衡后,关闭所述空料煤锁的充泄压控制阀,开启所述空料煤锁的放空控制阀,余气经除尘后放空,至所述空料煤锁内的压力降为常压,关闭所述空料煤锁的放空控制阀;c、将步骤b中所述空料煤锁上阀打开,向空料煤锁中加煤,当该空料煤锁加满煤后,关闭该满料煤锁上阀,开启该满料煤锁充泄压控制阀,开启待泄压煤锁上的充泄压控制阀,当所述满料煤锁的压力和与之相通的待泄压煤锁的压力平衡后,关闭所述满料煤锁的充泄压控制阀,开启终充压控制阀,充入惰性终充压气体,将所述满料煤锁的压力充至与所述气化炉内压力平衡;d、关闭所述步骤c中满料煤锁的终充压控制阀,充压完毕,开启该满料煤锁的下阀和气封控制阀,该满料煤锁向气化炉中加煤,新循环开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彭辅元徐煜段虹向军张莲聪李淑华高进明李兵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先锋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