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压组合式密相粉体物料气力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1704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5:00
一种正负压组合式密相粉体物料气力输送装置,它具有置于下方的正压输送发送仓和置于上方的负压输送接受仓,发送仓和接受仓经由中间的进粉蝶阀同轴线相连接,发送仓下端设有出粉管道,出粉管道装配有多个出粉双路阀,发送仓上部设有料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进气阀,接受仓上端连接空气过滤仓,接受仓与空气过滤仓之间设有隔板,该隔板上安装袋式空气过滤器,过滤器的反吹管通过控制阀与储气罐相连接,过滤仓上面设有真空发生器,接受仓设有料位传感器和进料口,进料口连接进粉管道,进粉管道装配有多个进粉双路阀。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粉体物料由多点到多点的输送,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占地面积少、输送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粉体物料密相气力输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正负压组合式密相粉体物料气力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气力输送技术按输送单位质量物料与所消耗的气体质量之比可分为密相气力输送和稀相气力输送两种。由于密相气力输送效率高,节能效果明显,同时具有对物料颗粒破坏小、固气分离容易等明显优势,近几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密相气力输送操作可采用正压气力输送实现,也可采用负压气力输送实现。当需要实现由多个始发点向多个目标点密相输送操作时,需要将正负压密相输送设备组合起来使用。现有技术的正负压密相输送组合设备,存在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输送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少、输送效率高, 能够实现粉体物料由多点到多点输送操作的正负压组合式密相粉体物料气力输送装置。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正负压组合式密相粉体物料气力输送装置,它具有一个置于下方的正压输送发送仓和一个置于上方的负压输送接受仓,所述的正压输送发送仓和负压输送接受仓为下部设有圆锥斗体的圆筒形仓体,所述的正压输送发送仓和负压输送接受仓经置于中间的一进粉蝶阀相连接同轴线设置,所述正压输送发送仓的下端连接一装配管道阀的出粉管道,所述正压输送发送仓的上部装配有发送仓料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压缩空气进气阀,所述负压输送接受仓的上端连接一空气过滤器,所述负压输送接受仓与所述空气过滤仓之间设置一固定隔板,置于所述负压输送接受仓内的袋式空气过滤器与所述固定隔板上的过滤器安装口相连接,由所述过滤器安装口引出的过滤器反吹管通过一两位两通控制阀与一压缩空气储气罐相连接,在所述空气过滤仓的上面装配有真空发生器,所述的负压输送接受仓装配有接受仓料位传感器和进料口,该进料口连接一进粉管道,所述的进粉管道装配有多个进粉承压双路阀,所述的出粉管道装配有多个出粉承压双路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的袋式空气过滤器设置多个。本专利技术正负压组合式密相粉体物料气力输送装置,能够实现粉体物料由多点到多点输送操作,并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占地面积少、输送效率高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正负压组合式密相粉体物料气力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附图,本正负压组合式密相粉体物料气力输送装置具有一个置于下方的正压输送发送仓2和一个置于上方的负压输送接受仓7,其正压输送发送仓2和负压输送接受仓 7为下部设有圆锥斗体的圆筒形仓体,两仓体下部圆锥斗体的锥角在30°至60°之间。正压输送发送仓2的圆筒仓体部分的直径与高度之比在1:0. 8至I: I. 8之间,该正压输送发送仓2的上端设置成半球面体,在该半球面体上的中心位置安装一承压进粉蝶阀3,该承压进粉蝶阀3将正压输送发送仓2和负压输送接受仓7同轴线竖置连接在一起。在正压输送发送仓2的上部装配有发送仓料位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5和压缩空气进气阀6。正压输送发送仓2的下端连接一装配管道阀I的出粉管道17,出粉管道17装配有多个出粉承压双路阀20。负压输送接受仓7的上端连接一空气过滤仓8,负压输送接受仓7与空气过滤仓 8两者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在负压输送接受仓7与空气过滤仓8之间设置一固定隔板9,该固定隔板9将负压输送接受仓7与空气过滤仓8两仓隔开。固定隔板9上开有圆孔,其圆孔内装有袋式空气过滤器14,在该过滤器开口的上方装有压缩空气反吹气管13,反吹气管 13与两位两通控制阀11相连,两位两通阀11安装在压缩空气储气罐12上,该压缩空气储气罐12位于空气过滤仓8的外部并与其固定连接。如附图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可在固定隔板9 上开设多个圆孔,并在每一圆孔内分别安装一袋式空气过滤器14,各袋式空气过滤器14分别装配压缩空气反吹气管13及两位两通控制阀11,而构成多袋式空气过滤器结构。在负压输送接受仓7的圆筒体上,靠近袋式空气过滤器14的下端设有一料位传感器15和一进料口 16,进料口 16连接一进粉管道18,该进粉管道18装配有多个进粉承压双路阀19。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说明如下当需要将粉体物料由a、b、c点中的某一点输送到d、e、f中的某一点时,位于该点处的承压双路阀19和20打开,仅使该点与输送管路相通。然后启动正负压组合式密相粉体物料气力输送装置,该装置启动后,先关闭管道阀I并打开进粉蝶阀3,使正压输送发送仓2的出粉管道关闭、而与负压输送接受仓7连通。启动真空发生器10,使负压输送接受仓7和正压输送发送仓2同时产生负压。与进粉管道18相通点处的粉体物料在该负压和气粉混合阀 (图中未表示)的共同作用下,通过管道18被输送到负压输送接受仓7中,然后,粉体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经过进粉蝶阀3落入到正压输送发送仓2中。和粉体物料一同进入负压输送接受仓7中的空气经过袋式空气过滤器14,由真空发生器10抽走,该部分空气夹带的粉尘被袋式空气过滤器14过滤掉。袋式空气过滤器14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它的过滤微孔会发生部分堵塞现象,使过滤效率下降,为此,在每个袋式空气过滤器开口的上方都装有一个压缩空气反吹气管13,该反吹气管间隔一定时间循环对各过滤器进行单独反吹,清除掉沾附在袋式空气过滤器14表面上的粉尘,以保证过滤器的效率。当正压输送发送仓2内的粉体物料的高度达到发送仓料位传感器4所在的位置附近时,发送仓料位传感器4发出信号, 进粉蝶阀3关闭,负压输送系统继续工作。进粉蝶阀3关闭后,压缩空气进气阀6打开,给正压输送发送仓2充入洁净的压缩空气,当正压输送发送仓2内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正压输送发送仓2内的粉体和压缩空气已经比较充分地混合了,此时打开管道阀1,正压输送发送仓2内的有压粉体物料就会沿着出粉管道17进入到指定的输送点处。当然,在出粉管道 17上还需要象一般的正压输送系统那样设置一些补气阀,同时也可以在正压输送发送仓2 的下端设置一些物料输送状态控制阀,以实现对粉体物料的输送状态进行控制。当正压输送发送仓2内的粉体物料全部输送完后,正压输送发送仓2内的压力逐渐恢复到常压状态,此时,关闭管道阀1,然后打开进粉蝶阀3,正压输送发送仓2内的空气透过负压输送接受仓 7内的粉体物料进入到负压输送接受仓7的上部,然后,经过袋式空气滤器14过滤后,再由真空发生器10抽走。当正压输送发送仓2内的压力与负压输送接受仓7内的压力接近时, 负压输送接受仓7内的粉体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到正压输送发送仓2内,当正压输送发送仓2内的料位高度再次达到其料位传感器4附近时,该料位传感器发出信号,正压输送发送仓2再次执行正压输送操作。这种连续的负压输送操作与间歇的正压输送操作组合, 实现了由多点到多点的粉体物料输送操作。一般来讲,粉体正压输送的速度要比负压输送速度高得多,正压输送所用的时间很短,同时负压输送接受仓7的接受仓料位传感器15以下的容积设计得足够大,在进粉蝶阀3关闭后,正压输送发送仓2进行正压输送操作这段时间内,进入到负压输送接受仓7内的粉体物料达不到接受仓料位传感器15所在的位置,负压输送系统是连续工作的。但当正压输送系统出现问题时,正压操作的时间可能过常,使得负压输送接受仓7内的粉体物料达到接受仓料位传感器15所在的位置,此时,接受仓料位传感器15发出信号,负压输送系统停止操作,以免进入到负压输送接受仓7内的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负压组合式密相粉体物料气力输送装置,其特征是:它具有一个置于下方的正压输送发送仓(2)和一个置于上方的负压输送接受仓(7),所述的正压输送发送仓(2)和负压输送接受仓(7)为下部设有圆锥斗体的圆筒形仓体,所述的正压输送发送仓(2)和负压输送接受仓(7)经置于中间的一进粉蝶阀(3)相连接同轴线设置,所述正压输送发送仓(2)的下端连接一装配管道阀(1)的出粉管道(17),所述正压输送发送仓(2)的上部装配有发送仓料位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5)和压缩空气进气阀(6),所述负压输送接受仓(7)的上端连接一空气过滤仓(8),所述负压输送接受仓(7)与空气过滤仓(8)之间设置一固定隔板(9),置于负压输送接受仓(7)内的袋式空气过滤器(14)与所述固定隔板(9)上的过滤器安装口相连接,由过滤器安装口引出的过滤器反吹管(13)通过一两位两通控制阀(11)与一压缩空气储气罐(12)相连接,在所述空气过滤仓(8)的上面装配有真空发生器(10),所述的负压输送接受仓(7)装配有接受仓料位传感器(15)和进料口(16),该进料口(16)连接一进粉管道(18),所述的进粉管道(18)装配有多个进粉承压双路阀(19),所述的出粉管道(17)装配有多个出粉承压双路阀(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昕杨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燕大源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