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磺胺嘧啶检测整体柱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磺胺类药物是应用最早的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是指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的一类药物总称。磺胺类药物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应用较广,但由于磺胺类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和代谢时间较长,过量的药物残留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危害。但是食品样品基质复杂,而且抗生素含量常常较低,因此如何有效地对食品样品中的痕量磺胺类抗生素进行预处理是比较关键的问题。传统的抗生素残留预处理方法有索氏提取、液液萃取、柱层析等。近年来,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些新的提取、净化方法开始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如固相萃取(SPE)、固相微萃取(SPME)、集体分散固相萃取(MSPD)、免疫亲和色谱(IAC)、凝胶渗透色谱(GPC)、加速溶剂提取(ASE)、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微波辅助萃取(MAE)和分子印迹(MIP)等技术方法。其中分子印迹是一种制备预定选择性的填料的技术,此预处理方法更简便、直接。分子印迹技术就是仿照抗体的形成机理,在模板分子周围共聚制备得到一个高交联的刚性高分子,除去模板分子后便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介质,此时的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磺胺嘧啶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磺胺嘧啶(SDZ)为模板,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腈作为致孔剂;上述各物质的用量如下:磺胺嘧啶(SDZ)与甲基丙烯酸(MAA)的摩尔比例为1∶3~3.5;磺胺嘧啶(SDZ)与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例为1∶18~23;每摩尔的磺胺嘧啶(SDZ)配115mg~125mg偶氮二异丁腈;每摩尔的磺胺嘧啶(SDZ)配33mL~37mL乙腈;按上述用量称取磺胺嘧啶并按上述用量分别加入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偶氮二异丁腈、乙腈,超声混匀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亮,王睿,褚仁杰,游慧珍,韩欢,徐婧,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洋大学,孔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