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凉茶,包括成分重量百分比为4%-7%的桑葚叶、1%-2%的粉单竹、3%-8%的桑芽、1%-2%的叶下珠、1%-2%的金银花、2%-3%的竹叶青绿茶、0.5%-1%的菊花、0.5%-1%的冬瓜皮、2%-5%的冰糖、1%-2%的百合和75%-81%的水,制备方法为:将桑葚叶洗净后与水放入锅中熬煮30分钟,过滤得A溶液;将粉单竹、桑芽、叶下珠、金银花、竹叶青绿茶、菊花和百合混合打成粉沫状C品;继续加热A溶液,至沸腾后立即将C品掺入搅拌,之后再加热10分钟,得D品;待D品冷却至10℃至20℃之间时,将冬瓜皮和冰糖加入D品中,搅拌均匀即得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口味甘醇、清热、下火效果好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品,尤其涉及一种凉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凉茶的种类很多,但功能较为单一,有很多还加入了食品添加剂,或含糖高,长期服用对身体有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口味甘醇、清热、下火效果好且成本低的凉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凉茶,包括成分重量百分比为4% -7%的桑葚叶、I % -2%的粉单竹、3% ~8%的桑芽、I % -2%的叶下珠、I % -2%的金银花、2% -3%的竹叶青绿茶、O. 5% -I %的菊花、O. 5% -1%的冬瓜皮、2% -5%的冰糖、1% -2%的百合和75% -81 %的水,其制备方法如下(I)将桑葚叶洗净,与水放入锅中进行熬煮30分钟,过滤得A溶液;(2)将粉单竹榨成汁,得汁液B品;(3)将桑芽、叶下珠、金银花、竹叶青绿茶、菊花和百合混合打成粉沫状C品;(4)继续对A溶液加热,至沸腾后立即将C品掺入,进行搅拌,之后再加热10分钟,得D品;(5)待D品冷却至10°C至20°C之间时,将B品、冬瓜皮和冰糖加入D品中,搅拌均匀即得成品。作为优选,所述凉茶中还包括重量百分比为1% -2%的枸杞根和1% -2%的黄芪,所述枸杞根和黄芪均为粉沫状。作为优选,所述凉茶中还包括重量百分比为1% -2%的黄瓜根,所述黄瓜根为粉沫状。作为优选,所述凉茶中还包括重量百分比为O. 5% -I %的莲子,所述莲子为粉沫状。作为优选,各所述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5%的桑葚叶、I %的粉单竹、5%的桑芽、I %的叶下珠、2%的金银花、2 %的竹叶青绿茶、O. 5%的竹叶青绿茶、O. 5%的冬瓜皮、2%的冰糖、2 %的百合和79 %的水。作为优选,各所述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3%的桑葚叶、2%的粉单竹、3%的桑芽、I %的叶下珠、I %的金银花、3%的竹叶青绿茶、I %的菊花、I %的冬瓜皮、3%的冰糖、2 %的百合和80%的水。作为优选,各所述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3%的桑葚叶、I %的粉单竹、3%的桑芽、I %的叶下珠、I %的金银花、2%的竹叶青绿茶、I %的菊花、I %的冬瓜皮、2%的冰糖、I %的百合、I %的枸杞根和I %的黄芪、和82%的水。作为优选,各所述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3%的桑葚叶、I %的粉单竹、3%的桑芽、I %的叶下珠、I %的金银花、2%的竹叶青绿茶、I %的菊花、I %的冬瓜皮、2%的冰糖、I %的百合、I %的枸杞根和I %的黄芪、和I %的黄瓜根和81 %的水。作为优选,各所述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3%的桑葚叶、I %的粉单竹、3%的桑芽、I %的叶下珠、I %的金银花、2%的竹叶青绿茶、I %的菊花、I %的冬瓜皮、2%的冰糖、I %的百合、I %的枸杞根和I %的黄芪、和I %的黄瓜根、O. 5%莲子和80. 5%的水。由上述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凉茶通过采用了桑葚叶、粉单竹、桑芽、叶下珠、金银花、竹叶青绿茶、和枸杞根和黄芪等具有清热、下火、防辐射、明目功能的成分,使其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而且竹叶青绿茶、百合、冰糖和百合等成分组合后能起到清热,健脾、通便的功·能,同时,叶下珠、菊花和冬瓜皮等除了具有清肺、排毒、养颜的功能外,通过合理的重量配t匕,使得其具有非常清香味醇的口感。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上述成分进行合理的组合和重量配t匕,使其不仅口感好,而且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其低糖、舒肝解郁、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谷氨酸、溶血素、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能清除血管内淤滞的脂类和胆固醇、扩张血管、松驰平滑肌、润肠通便、保肝明目,醒脑提神,散风退火、降血压、抗毒杀菌、补脾健胃的功效,无需添加防腐剂即可保存一段时期,以上实施例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经多次调配最终取得,不仅口感清香甘醇,而且各成分的搭配比例均衡合理,有效的发挥了各成分的作用,各成本价格低廉,制作成本低,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凉茶性状较为温和,即便在大量饮用情况下也不会对人体构成伤害,可作为日常饮品长期饮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凉茶,包括成分重量百分比为4% -7%的桑葚叶、1% -2%的粉单竹、3% -8 %的桑芽、I % -2%的叶下珠、I % -2%的金银花、2% -3%的竹叶青绿茶、O. 5% -1%的菊花、O. 5% -1%的冬瓜皮、2% -5%的冰糖、1% -2%的百合和75% -81%的水,其制备方法如下(I)将桑葚叶洗净,与水放入锅中进行熬煮30分钟,过滤得A溶液;(2)将粉单竹榨成汁,得汁液B品;(3)将桑芽、叶下珠、金银花、竹叶青绿茶、菊花和百合混合打成粉沫状C品;(4)继续对A溶液加热,至沸腾后立即将C品掺入,进行搅拌,之后再加热10分钟,得D品;(5)待D品冷却至10°C至20°C之间时,将B品、冬瓜皮和冰糖加入D品中,搅拌均匀即得成品。其中,所述凉茶中还可包括重量百分比为1% -2%的枸杞根和1% -2%的黄芪,所述枸杞根和黄芪均为粉沫状。所述凉茶中还可包括重量百分比为1% -2%的黄瓜根,所述黄瓜根为粉沫状。所述凉茶中还可包括重量百分比为O. 5% -I %的莲子,所述莲子为粉沫状。在步骤(5)中,最优选的冷却后的温度是15°C。第一实施例各所述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5%的桑葚叶、I %的粉单竹、5%的桑芽、I %的叶下珠、2%的金银花、2%的竹叶青绿茶、O. 5%的竹叶青绿茶、O. 5%的冬瓜皮、2%的冰糖、2%的百合和79%的水。第二实施例各所述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3%的桑葚叶、2%的粉单竹、3%的桑芽、1%的叶下珠、I %的金银花、3%的竹叶青绿茶、I %的菊花、I %的冬瓜皮、3%的冰糖、2%的百合和80%的水。第三实施例各所述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3%的桑葚叶、I %的粉单竹、3%的桑芽、1%的叶下 珠、I %的金银花、2 %的竹叶青绿茶、I %的菊花、I %的冬瓜皮、2 %的冰糖、I %的百合、I %的枸杞根和I %的黄芪、和82 %的水。第四实施例各所述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3%的桑葚叶、I %的粉单竹、3%的桑芽、I %的叶下珠、I %的金银花、2 %的竹叶青绿茶、I %的菊花、I %的冬瓜皮、2 %的冰糖、I %的百合、I %的枸杞根和I %的黄芪、和I %的黄瓜根和81 %的水。第五实施例各所述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3%的桑葚叶、I %的粉单竹、3%的桑芽、I %的叶下珠、I %的金银花、2 %的竹叶青绿茶、I %的菊花、I %的冬瓜皮、2 %的冰糖、I %的百合、I %的枸杞根和I %的黄芪、和I %的黄瓜根、O. 5%莲子和80. 5%的水。以上实施例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经多次调配最终取得,不仅口感清香甘醇,而且各成分的搭配比例均衡合理,有效的发挥了各成分的作用,尤其是将桑葚叶、粉单竹和桑芽进行组合后,三者的成分药性互相匹配和促进,极大的提高了舒肝理气、降压、保护心脑血管的功效,经多数实验数据证明,其较单独分别采用三种成分后所能达到的功效的总和提升了足足两倍,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凉茶性状较为温和,即便在大量饮用情况下也不会对人体构成伤害,可作为日常饮品长期饮用。但以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凉茶,包括成分重量百分比为4%?7%的桑葚叶、1%?2%的粉单竹、3%?8%的桑芽、1%?2%的叶下珠、1%?2%的金银花、2%?3%的竹叶青绿茶、0.5%?1%的菊花、0.5%?1%的冬瓜皮、2%?5%的冰糖、1%?2%的百合和75%?81%的水,其制备方法如下:(1)将桑葚叶洗净,与水放入锅中进行熬煮30分钟,过滤得A溶液;(2)将粉单竹、桑芽、叶下珠、金银花、竹叶青绿茶、菊花和百合混合打成粉沫状C品;(3)继续对A溶液加热,至沸腾后立即将C品掺入,进行搅拌,之后再加热10分钟,得D品;(4)待D品冷却至10℃至20℃之间时,将冬瓜皮和冰糖加入D品中,搅拌均匀即得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淑君,
申请(专利权)人:朱淑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