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组合式起动热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1219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组合式起动热保护装置,它主要用于压缩机电机的起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固定在一起的起动器和热保护器,所述的起动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座和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动器和热保护器之间有一连接件,该连接件与起动器的底座连成一体;所述连接件与热保护器相接触的一面上至少设有两个定位导柱,所述定位导柱与连接件连成一体,且所述定位导柱与热保护器铆合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更为合理、紧凑,体积更小,实施工艺简单,安装简便,安全可靠性高,使用寿命更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型组合式起动热保护装置,它主要用于压缩机电机的起动,也可用于一般单相交流电机的起动。
技术介绍
目前制冷压缩机用起动器和热保护器大多采用分体式,用户在使用时需先将热保 护器插入压缩机C端接线柱,然后再将起动器插入压缩机M端、S端接线柱,安装时比较麻烦;同时为了高效节能,各压缩机产家竞相开发超小型压缩机,由于压缩机体积的不断缩小,安装起动器和热保护器的塑料接线盒空间也随之减小,目前常规使用的分体式起动器和热保护器体积偏大,往往和塑料接线盒产生干涉,有的甚至装不进去。因此,为适应市场,急需开发一种微型组合式起动热保护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加合理、紧凑,安全可靠性更高的微型组合式起动热保护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微型组合式起动热保护装置包括固定在一起的起动器和热保护器,所述的起动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座和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动器和热保护器之间有一连接件,该连接件与起动器的底座注塑成一体;所述连接件与热保护器相接触的一面上至少设有两个定位导柱,所述定位导柱与连接件连成一体,且所述定位导柱与热保护器铆合固定。以便更加方便、可靠地使起动器和热保护器固定在一起。作为优选,在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插脚、第二插脚、挡条和热敏电阻器;第一插脚上设置有第一簧片,第二插脚上设置有第二簧片;所述底座的连接件上设置有一个与热保护器端面形状相匹配的装载型腔,该装载型腔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导柱和第二定位导柱,以确保热保护器和起动器的连接更加紧固。所述的底座中部设置有第三插脚定位型腔,以实现第三插脚和热保护器引出端的电连接。所述的底座下部还设置有第一插脚定位型腔、第二插脚定位型腔、热敏电阻器定位型腔和挡条定位型腔,以实现起动器部件的定位和电连接。作为优选,热敏电阻器安装于底座下部,它包括相对侧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分别与第一簧片、第二簧片接触,以形成通电回路,确保电信号的传递。热敏电阻器被第一簧片、第二簧片、挡条以三点支撑的形式接触,第二簧片和挡条以同方向施加力于第二电极,第一簧片以和第二簧片相反方向的力施加于第一电极,以保证支撑点的受力平衡。第一簧片、第二簧片相对于热敏电阻器呈斜对角分布,第一簧片分布在热敏电阻器第一电极一侧,第二簧片和挡条分布在热敏电阻器第二电极一侧,以保证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在热敏电阻器断裂时不会接触,处于开路状态。 作为优选,在底座内设置有一个定位槽,所述的挡条安装于该定位槽内,使得本技术的结构更为紧凑。作为优选,挡条上设置有挡条斜面和挡条平面,底座上设置有定位斜面,挡条斜面与定位斜面相互匹配接触,而挡条平面则与热敏电阻器第二电极以绝缘接触,确保热敏电阻器的表面在安装过程中不受任何损伤。作为优选,盖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卡钩、第二定位卡钩、第三定位卡钩,它们依次与底座第一定位方孔、第二定位方孔、第三定位方孔对应连接,以确保盖板和底座的可靠连接。作为优选,盖板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圆孔、第二定位圆孔、第三定位圆孔,它们分·别与压缩机的三芯接线柱对应连接,以方便用户安装定位。作为优选,在盖板上还设置有与挡条对应的一个定位柱,该定位柱与挡条顶面接触,以防止挡条移动,确保热敏电阻器和第一簧片、第二簧片之间具有足够的夹持力,相互之间保持可靠接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更为合理、紧凑,体积更小,其长宽高为39. 5x31. 4x28. 8mm ;实施工艺简单,安装简便,安全可靠性高,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元件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以底座面为主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以盖板面为主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去掉盖板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去掉盖板、热保护器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盖板外侧面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盖板内侧面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底座内侧面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底座外侧面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热保护器的立体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插脚的立体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插脚的立体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插脚的立体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挡条的立体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挡条和底座斜面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参见图I-图15,本技术实施例包括起动器I和热保护器II,所述的起动器I包括相互卡合连接的底座6和盖板1,起动器I和热保护器II之间有一连接件III,该连接件III与起动器I的底座6注塑成一体,且该连接件III与热保护器II相接触的一面上至少设有两个定位导柱,所述定位导柱与连接件III连成一体,且所述定位导柱与热保护器II铆合固定。本技术在底座6上设置有第一插脚3、第二插脚8、挡条7和热敏电阻器2 ;第一插脚3上设置有第一簧片3-3,第二插脚8上设置有第二簧片8-3。参见图4、图5、图8、图10,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合理地将起动器I和热保护器II连成一体,本技术将热保护器II和底座6铆合,从而实现起动器I和热保护器II的一体化;具体实施方案是在底座6的连接件III上设置有一个与热保护器II端面形状相匹配的装载型腔6-9,该装载型腔6-9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导柱6-91和第二定位导柱6-92,第一定位导柱6-91和第二定位导柱6-92分别与热保护器II的两定位孔铆合,使得热 保护器II和起动器I固定;底座6中部还设置有第三插脚定位型腔6-8,当热保护器II和起动器I固定后,再将第三插脚5放入第三插脚定位型腔6-8,第三插脚5通过胖点5-1和热保护器II引出端4-2点焊连接,从而实现热保护器连接插片4-1和第三插脚5的电连接。参见图4、图11、图12、图1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又对第一插脚3、第二插脚8和热敏电阻器2的夹持方式作了改进。具体实施方案是第一插脚3上设置有第一簧片3-3,第二插脚8上设置有第二簧片8-3,热敏电阻器2被第一簧片3-3、第二簧片8-3、挡条7三点所支撑的形式接触,第二簧片8-3和挡条7以同方向施加力于第二电极2-2,第一簧片3-3以和第二簧片8-3相反方向的力施加于第一电极2-1 ;第一簧片3-3、第二簧片8-3对应于热敏电阻器2呈斜对角分布;第一簧片3-3分布在热敏电阻器2的第一电极2-1的一侧,第二簧片8-3和挡条7分布在热敏电阻器2的第二电极2-2的一侦U。所述的热敏电阻器2位于底座6的中下部。参见图4、图5、图8、图9、图14、图15,本技术在底座6下部设置有第一插脚定位型腔6-1、第二插脚定位型腔6-2,第一插脚定位型腔6-1和第二插脚定位型腔6-2相互平行,以安装第一插脚3、第二插脚8用;在底座6内设置热敏电阻器定位型腔6-3,以安装热敏电阻器2用;在热敏电阻器定位型腔6-3左下角设置有挡条定位型腔6-7,以安装挡条7用;挡条7上设置有挡条斜面7-3,挡条斜面7-3和垂直面之间的夹角α在本实施例中为5° ;挡条定位型腔6-7上也设置有斜面6-71,斜面6-71和垂直面之间的夹角β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组合式起动热保护装置,包括固定在一起的起动器和热保护器,所述的起动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座和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动器和热保护器之间有一连接件,该连接件与起动器的底座注塑成一体;所述连接件与热保护器相接触的一面上至少设有两个定位导柱,所述定位导柱与连接件连成一体,且所述定位导柱与热保护器铆合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孙华民卢文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星帅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