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推拉窗,可有效解决现有的推拉窗使用效果差,结构复杂及不易加工的问题,推拉板的上方有上滑轮,上滑轮卡装在第一滑道内,第一滑道上方的第二滑道内有电机和从动轮,电机的传动轮和从动轮经皮带或链条相连接,皮带或链条上卡装有和推拉板相连接的卡条,推拉板的下端经下滑轮装在下部滑道内,推拉板的侧壁上有窗纱,窗纱上下端分别置于第一滑道和下部滑道内,所述的推拉板由相平行或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左推拉板和右推拉板对称排列在一起构成左右相互对开式推拉窗结构或两边侧开式推拉窗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加工,使用效果好,且安全稳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电动推拉窗。
技术介绍
推拉窗应用广泛,不但用于窗上,还可运用于书柜、壁柜等,种类多样而丰富,深受人们青睐,如手推式的和自动式的,但是目前的推拉窗由于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使用不尽如人意,如手推式的不能保持窗在不使用时随时闭合,容易使飞虫进入,使用效果不好,自动式的,结构复杂,不易加工,而且,由于窗扇和窗纱是分开安装的,当打开窗户的同时,还要随手将窗纱再拉上,操作繁琐,容易忘记关上窗纱,影响室内卫生,故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ー种电动推拉窗,可有效解决现有的推拉窗使用效果差,结构复杂及不易加工的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推拉板和滑道,推拉板的上方有上滑轮,上滑轮卡装在上部的第一滑道内,第一滑道的上方有第二滑道,第二滑道内有电机和从动轮,电机的传动轴上有传动轮,传动轮和从动轮经皮带或链条相连接,皮带或链条上卡装有和推拉板相连接的卡条,推拉板的下端经下滑轮装在下部滑道内,推拉板的侧壁上有相连的窗纱,窗纱的上下端分别置于第一滑道和下部滑道内,或上窗纱滑道和下窗纱滑道内,当窗纱的上下端分别置于上窗纱滑道和下窗纱滑道内时,第一滑道外侧有相平行的上窗纱滑道,下部滑道外侧有相平行的下窗纱滑道,所述的推拉板由相平行或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左推拉板和右推拉板对称排列在一起构成,当左推拉板和右推拉板相互平行,且对称排列时,构成左右相互对开式推拉窗结构,当左推拉板和右推拉板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对称排列时,构成两边侧开式推拉窗结构。 本技术结构简単,易加工,使用效果好,且安全稳定。附图说明 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后视图。 图4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6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由图I-图6给出,本技术包括推拉板和滑道,推拉板的上方有上滑轮,上滑轮 4卡装在上部的第一滑道I内,第一滑道的上方有第二滑道5,第二滑道内有电机7和从动轮4,电机的传动轴上有传动轮12,传动轮和从动轮经皮带或链条13相连接,皮带或链条上卡装有和推拉板相连接的卡条,推拉板的下端经下滑轮装在下部滑道22内,推拉板的侧壁上有相连的窗纱9,窗纱的上下端分别置于第一滑道和下部滑道内,或上窗纱滑道和下窗纱滑道内,当窗纱的上下端分别置于上窗纱滑道和下窗纱滑道内时,第一滑道外侧有相平行的上窗纱滑道,下部滑道外侧有相平行的下窗纱滑道,所述的推拉板由相平行或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左推拉板2和右推拉板10对称排列在一起构成,当左推拉板和右推拉板相互平行,且对称排列时,构成左右相互对开式推拉窗结构,当左推拉板和右推拉板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对称排列吋,构成两边侧开式推拉窗结构。所述的左右相互对开式推拉窗结构(如图1-2所示)是,右推拉板10上有置于右上端第一滑道11内的右上滑轮8,左推拉板2的上端置于左上端第一滑道3内,左推拉板的下端置于左下部滑道20内,左上端第一滑道和右上端第一滑道呈相互平行状置于第二滑道下方,右推拉板上的右卡条6卡装在皮带或链条的下层上,右推拉板的下端经右下滑轮14置于右下部滑道18内,右推拉板的右侧壁上有窗纱9,窗纱呈折叠状或卷闸状,当窗纱呈折叠状时,窗纱的一端和右推拉板的右侧壁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右侧槽17内,右侧槽的上下端分别和右上端第一滑道、右下部滑道相连接,窗纱沿着右上端第一滑道、右下部滑道呈伸开或折叠状,当窗纱呈卷闸状时,窗纱的一端卷装在右推拉板右侧壁上的槽体内,另一端伸出槽体固定在右侧槽的外侧壁上,窗纱的上下两端分别置于上窗纱滑道和下窗纱滑道内呈伸开或卷缩状,上窗纱滑道和右上端第一滑道相平行,下窗纱滑道和右下部滑道相平行,左推拉板沿着左上端第一滑道和左下部滑道向右侧呈滑动状,右推拉板沿着右上端第一滑道和右下部滑道向左侧呈滑动状;所述的左右相互对开式推拉窗结构(如图3-4所示)是,左推拉板2上有置于左上端第一滑道3内的左上滑轮16,右推拉板10的上端置于右上端第一滑道11内,右推拉板的下端置于右下部滑道内,左上端第一滑道和右上端第一滑道呈相互平行状置于第二滑道下方,左推拉板上的左卡条15卡装在皮带或链条的上层上,左推拉板的下端经左下滑轮19置于左下部滑道20内,左推拉板的左侧壁上有窗纱9,窗纱呈折叠状或卷闸状,当窗纱呈折叠状时,窗纱的一端和左推拉板的左侧壁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左侧槽21内,左侧槽的上下端分别和左上端第一滑道、左下部滑道相连接,窗纱沿着左上端第一滑道、左下部滑道呈伸开或折叠状,当窗纱呈卷闸状吋,窗纱的一端卷装在左推拉板左侧壁上的槽体内,另一端伸出槽体固定在左侧槽的外侧壁上,窗纱的上下两端分别置于上窗纱滑道和下窗纱滑道内呈伸开或卷缩状,上窗纱滑道和左上端第一滑道相平行,下窗纱滑道和左下部滑道相平行,左推拉板沿着左上端第一滑道和左下部滑道向右侧呈滑动状,右推拉板沿着右上端第一滑道和右下部滑道向左侧呈滑动状;所述的右上端第一滑道11、左上端第一滑道3、第二滑道5、右下部滑道18和左下部滑道20的长度相等,均为右推拉板10和左推拉板2的宽度之和;所述的两边侧开式推拉窗结构(如图5-6所示)是,左推拉板2和右推拉板10上分別有置于上部的第一滑道I内的左上滑轮16和右上滑轮8,第一滑道的上方有第二滑道,左推拉板上的左卡条15卡装在皮带或链条的上层上,右推拉板上的右卡条6卡装在皮带或链条的下层上,左推拉板和右推拉板的下端分别经左下滑轮19和右下滑轮14置于下部滑道22内,左推拉板的左侧壁上有左竖槽23,左竖槽内有卷闸式或折叠式窗纱,卷闸式或折叠式窗纱伸出左推拉板和右推拉板相连接,或右推拉板的右侧壁上有右竖5槽,右竖槽内有卷闸式或折叠式窗纱,卷闸式或折叠式窗纱伸出右推拉板和左推拉板相连,卷闸式或折叠式窗纱的上下两端分别置于上窗纱滑道和下窗纱滑道内,第一滑道I的外侧有相平行的上窗纱滑道,下部滑道22的外侧有相平行的下窗纱滑道,左推拉板和右推拉板相接触的侧面上各有和电机电源相连的限位开关;所述的第二滑道5、第一滑道和下部滑道的长度分别大于左推拉板和右推拉板宽度和的两倍,左推拉板沿着第一滑道和下部滑道 向左侧呈滑动状,同时右推拉板沿着第一滑道和下部滑道向右侧呈滑动状;所述的左推拉板2上的左上滑轮和左下滑轮分别至少有2个;所述的右推拉板10上的右上滑轮和右下滑轮分别至少有2个。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如果在此基础上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等同或等效的替换或修改,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通过电机上的传动轮经皮带或链条和从动轮相连接,利用皮带或链条的上层和下层的相互传输而带动左、右推拉板呈左右相互对开式和两边侧开式,既操作方便,又使用效果好,安全稳定,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推拉窗,包括推拉板和滑道,其特征在于,推拉板的上方有上滑轮,上滑轮卡装在上部的第一滑道(I)内,第一滑道的上方有第二滑道(5),第二滑道内有电机(7)和从动轮(4),电机的传动轴上有传动轮(12),传动轮和从动轮经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推拉窗,包括推拉板和滑道,其特征在于,推拉板的上方有上滑轮,上滑轮卡装在上部的第一滑道(1)内,第一滑道的上方有第二滑道(5),第二滑道内有电机(7)和从动轮(4),电机的传动轴上有传动轮(12),传动轮和从动轮经皮带或链条(13)相连接,皮带或链条上卡装有和推拉板相连接的卡条,推拉板的下端经下滑轮装在下部滑道(22)内,推拉板的侧壁上有相连的窗纱(9),窗纱的上下端分别置于第一滑道和下部滑道内,或上窗纱滑道和下窗纱滑道内,当窗纱的上下端分别置于上窗纱滑道和下窗纱滑道内时,第一滑道外侧有相平行的上窗纱滑道,下部滑道外侧有相平行的下窗纱滑道,所述的推拉板由相平行或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左推拉板(2)和右推拉板(10)对称排列在一起构成,当左推拉板和右推拉板相互平行,且对称排列时,构成左右相互对开式推拉窗结构,当左推拉板和右推拉板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对称排列时,构成两边侧开式推拉窗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俊卿,
申请(专利权)人:段俊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