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文谦专利>正文

分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0818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常受空间限制、不方便安装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化粪罐、处理系统和风机,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罐,处理罐包括依次设置的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和清水池;化粪罐设置有污水进口,处理罐设置有与清水池相通的清水出口;化粪罐通过管路连接至处理罐并与生物接触氧化池连通;处理罐设置有穿孔管并与生物接触氧化池相通,穿孔管的进气端与风机相连;沉淀池内设置有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泵的输出管道与化粪罐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设备结构紧凑、占地少、可埋入地表以下、防风雨、抗低湿、隔音效果好、并可根据现场随意布置的分体式污水处理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虽然也能满足要求,但还存在以下缺陷碳钢罐体易腐蚀,手糊玻璃钢罐体抗压强度不够通常污水回用需要修建污水池配套污水泵才能回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空间不受限制、方便安装的分体式污水处理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分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该 装置包括化粪罐、处理系统和风机,所述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包括依次设置的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和清水池;所述化粪罐设置有污水进口,所述处理罐设置有与清水池相通的清水出口 ;所述化粪罐通过管路连接至处理罐并与生物接触氧化池连通;所述处理罐设置有穿孔管并与生物接触氧化池相通,所述穿孔管的进气端与风机相连;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泵的输出管道与化粪罐相通。上述清水出口包括自流排水口 ;所述清水出口位于处理罐的清水池的上部侧壁。上述清水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泵;所述清水出口包括排水泵的排水口 ;所述排水泵的排水口位于处理罐的清水池的上方。上述的化粪罐和处理罐是玻璃钢罐体。上述风机设置在风机房内,所述风机房采用整体式钢结构。一种分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殊之处于该装置包括化粪罐、处理系统和风机,所述处理系统包括氧化罐和沉清罐,所述氧化罐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所述沉清罐包括沉淀池和清水池;所述化粪罐、氧化罐和沉清罐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化粪罐设置有污水进口,所述沉清罐设置有与清水池相通的清水出口 ;所述化粪罐通过管路连接至氧化罐;所述氧化罐设置有穿孔管,所述穿孔管的进气端与风机相连;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泵的输出管道与化粪罐相通。上述清水出口包括自流排水口 ;所述清水出口位于沉清罐的清水池的上部侧壁。上述清水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泵;所述清水出口包括排水泵的排水口 ;所述排水泵的排水口位于沉清罐的清水池的上方。上述的化粪罐、氧化罐和沉清罐是玻璃钢罐体。上述风机设置在风机房内,所述风机房采用整体式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I、设备结构紧凑、占地少,可埋入地表以下,设备上部可种植花木、草坪,节省占地面积。2、现场施工只需开挖设备埋放的基坑,做好基础,连接进出水管线及电源线即可,无需进行前后污水池的混凝土浇筑、污水泵的安装、管道与电缆的铺设。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施工工期,极大地减少了现场施工工作量,节约了人力、物力。3、风机房采用整体式钢结构,钢板加固,防风雨、抗低湿、隔音效果好,并可根据现场随意布置。4、设备配套自流、清水提升泵两种处理后水外排方式,可根据当地需要自由选择。5、装置具有自控功能,无需专人管理,自动化程度高,性能稳定。6、处理后出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标准》(GB8978-1996)或《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18920-2002)中的绿化用水标准。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图2-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_化粪罐;2_生物接触氧化池;3_沉淀池;4_清水池;5_污泥回流泵;6-穿孔管;7-风机;8-污水进口 ;9_清水出口 ; 10-排水泵;11-清污口 ; 12-吸粪口 ;13_处理罐;14_氧化罐;15_沉清罐。具体实施方式图2-1和图2-2提供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I、图2-1和图2-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分体式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化粪罐I、处理系统和风机7,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罐13,处理罐13包括依次设置的生物接触氧化池2、沉淀池3和清水池4 ;化粪罐I设置有污水进口 8,处理罐13设置有与清水池相通的清水出口 9 ;化粪罐I通过管路连接至处理罐13并与生物接触氧化池2连通;处理罐I设置有穿孔管并与生物接触氧化池2相通,穿孔管的进气端与风机7相连;沉淀池3内设置有污泥回流泵5,污泥回流泵5的输出管道与化粪罐I相通。清水出口 9包括自流排水口 ;清水出口位于处理罐13的清水池4的上部侧壁。清水池4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泵10 ;清水出口 9包括排水泵10的排水口 ;排水泵10的排水口位于处理罐13的清水池4的上方。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种分体式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化粪I、处理系统和风机7,处理系统包括氧化罐14和沉清罐15,氧化罐14包括生物接触氧化2,沉清罐15包括沉淀池3和清水池4 ;化粪罐I、氧化罐14和沉清罐15依次通过管路连接;化粪罐I设置有污水进口 8,沉清罐15设置有与清水池相通的清水出口9 ;化粪罐I通过管路连接至氧化罐14 ;氧化罐14设置有穿孔管,穿孔管的进气端与风机7相连;沉淀池13内设置有污泥回流泵5,污泥回流泵5的输出管道与化粪罐I相通。清水出口 9包括自流排水口 ;清水出口 9位于沉清罐的清水池的上部侧壁。清水池4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泵10 ;清水出口 9包括排水泵10的排水口 ;排水泵10的排水口位于沉清罐15的清水池4的上方。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化粪罐I和处理罐13均采用玻璃钢罐体,使得本技术不易被腐蚀且罐体的抗压强度得到提高;清水出口为自流排水口和/或排水泵的排水口,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风机7安装在风机房内,设置成两台较佳,一台使用一台备用,风机房采用整体式钢结构,钢板加固,防风雨、抗低湿、隔音效果好,并可根据现场随意布置。化粪罐I的上端还设置有清污口 11和吸粪口 12。该装置装置处理量为O. 5 5m3/h。当处理量为O. 5 I. OmVh时,选择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较佳,包括两个化粪罐I和处理罐13,生物接触氧化池2、沉淀池3和清水池4共同设置于处理罐13内;化粪罐I主要进行厌氧发酵;处理罐13集生物降解与污泥沉降等工艺于一体。处理系统包括氧化罐和沉清罐,生物接触氧化池设置在氧化罐内,沉淀池和清水池设置在沉清罐内,化粪罐、氧化罐和沉清罐依次通过管路连接。 当处理量为3 5m3/h时,选择本技术第二实施例较佳,包括化粪罐I、氧化罐14和沉清罐15三个罐体,生物接触氧化池2设置在氧化罐14内,沉淀池3和清水池4设置在沉清罐15内;化粪罐I、氧化罐14和沉清罐15依次通过管路连接。三个罐体的结构设计,使得氧化反应空间和沉降空间增大,因而处理污水的效率更高。如图I所示,本技术工作原理图污水进入化粪罐I后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进行厌氧发酵,部分有机物被降解,难降解有机物也会转化成易降解有机物,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2后,污水与细菌等好氧微生物在弹性填料上所形成的生物膜充分接触,使微生物摄取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而使污水得到净化。沉淀池3采用竖流式,用以澄清生物接触氧化池2的出水,在沉淀池3中有污泥回流泵5将沉淀池3中污泥回流到化粪罐I中,为本技术提供充足的泥量,沉淀池出水溢流入清水池4,清水池4中设排水泵10,也留有自流出水管道,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将处理达标的水排放。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等效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化粪罐、处理系统和风机,所述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包括依次设置的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和清水池;所述化粪罐设置有污水进口,所述处理罐设置有与清水池相通的清水出口;所述化粪罐通过管路连接至处理罐并与生物接触氧化池连通;所述处理罐设置有穿孔管并与生物接触氧化池相通,所述穿孔管的进气端与风机相连;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泵的输出管道与化粪罐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谦
申请(专利权)人:王文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