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不同高度设备之间输送瓶体的输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0761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在不同高度设备之间输送瓶体的输瓶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旋转输瓶部件,每个旋转输瓶部件包括直立固定的圆柱凸轮、套于圆柱凸轮外侧并可绕圆柱凸轮旋转的旋转筒、以及多个沿旋转筒周向布置用来承接和容置瓶体的承瓶组件,各承瓶组件沿旋转筒的轴向滑设于旋转筒上并可与圆柱凸轮的曲线凹槽配合运动实现升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输瓶速度快、输送平稳、占用空间小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食品、医药包装机械领域,特指一种用于在不同高度设备之间输送瓶体的输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各种食品、医药包装设备,如洗烘灌封联动线,其上的用于在不同高度设备之间输送瓶体的输瓶装置多为输送带机构,只能用于对瓶体进行水平方向或者斜度较小的倾斜方向的输送,而很难实现在两台高度相差较大的设备之间进行输送。当高度不同的两台设备通过输送带机构进行连接时,若要达到输瓶速度快、输瓶线路短的目的,则要求输送带的斜度大,这就造成输送过程中倒瓶现象较多、破瓶率高;若要达到输瓶稳的目的,则要求输送带倾斜度小,那么输瓶路线相应地变长,造成输瓶速度慢、输瓶效率低、且输送带机构占用空间大。所以,现有的输瓶装置很难同时保证输瓶速度快且输送平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输瓶速度快、输送平稳、占用空间小的用于在不同高度设备之间输送瓶体的输瓶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用于在不同高度设备之间输送瓶体的输瓶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旋转输瓶部件,每个旋转输瓶部件包括直立固定的圆柱凸轮、套于圆柱凸轮外侧并可绕圆柱凸轮旋转的旋转筒、以及多个沿旋转筒周向布置用来承接和容置瓶体的承瓶组件,各承瓶组件沿旋转筒的轴向滑设于旋转筒上并可与圆柱凸轮的曲线凹槽配合运动实现升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输瓶部件为两个以上并依次靠拢布置,沿着旋转输瓶部件的布置方向,各旋转输瓶部件中曲线凹槽的开设位置依次升高,且相邻两旋转输瓶部件的曲线凹槽在两旋转输瓶部件靠拢处的高度相同,所述相邻两旋转输瓶部件通过各自位于靠拢处的承瓶组件进行瓶体交接。所述旋转筒上开设有多个沿旋转筒周向排列的滑槽,所述各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旋转筒的轴向平行,所述承瓶组件上设有滑设于滑槽中的滑块。所述承瓶组件上设有与曲线凹槽滚动配合的滚子。所述承瓶组件还包括设有卡瓶槽的夹块和位于夹块下方用来托住瓶体的托块。 所述旋转筒的外侧设有用来对瓶体进行导向的栏栅。所述输瓶装置还包括用来与第一个旋转输瓶部件上的承瓶组件交接瓶体的进瓶绞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用于在不同高度设备之间输送瓶体的输瓶装置,通过旋转筒的旋转带动承瓶组件及位于承瓶组件上的瓶体沿圆柱凸轮作曲线上升或下降运动,整个输瓶装置在长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很小;由于瓶体作曲线上升或下降运动,相比输送带的小角度倾斜输送,其在高度方向上的输送速度较快,可保证较高的输送效率;由于各瓶体置于相应的承瓶组件中,瓶体不易倾倒,故在输瓶速度较快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输瓶过程的平稳。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瓶体提升原理不意图。图例说明1、圆柱凸轮;11、曲线凹槽;2、旋转筒;21、滑槽;3、承瓶组件;31、滑块;32、滚子;33、夹块;34、托块;4、栏栅;5、进瓶绞龙;6、出瓶轨道;7、中心轴;8、驱动机 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用于在不同高度设备之间输送瓶体的输瓶装置,包括旋转输瓶部件,旋转输瓶部件包括圆柱凸轮I、旋转筒2以及多个沿旋转筒2周向布置用来承接和容置瓶体的承瓶组件3。圆柱凸轮I上开设有环形曲线凹槽11,并呈直立状固定设置。旋转筒2为筒形,套于圆柱凸轮I外侧,并固定于一中心轴7上,在驱动机构8的带动下可绕着圆柱凸轮I旋转。各承瓶组件3沿旋转筒2的轴向滑设于旋转筒2上并可与圆柱凸轮I的曲线凹槽11配合运动实现升降。当旋转筒2旋转时,承瓶组件3在旋转筒2的带动下沿着圆柱凸轮I的曲线凹槽11作曲线上升或下降运动,从而使瓶体在两台不同高度的设备之间进行输送。本实施例中,旋转输瓶部件为两个且靠拢布置,以瓶体从高度较低的设备向高度较高的设备进行输送为例,沿着瓶体的输送方向,后一个旋转输瓶部件中曲线凹槽11的开设位置比前一个旋转输瓶部件中曲线凹槽11的开设位置更高,且两旋转输瓶部件的曲线凹槽11在两旋转输瓶部件靠拢处的高度相同,即后一个旋转输瓶部件的曲线凹槽11的最低点与前一个旋转输瓶部件的曲线凹槽11的最高点处于同一高度,两旋转输瓶部件通过各自位于靠拢处的承瓶组件3进行瓶体交接。两个旋转输瓶部件可对瓶体进行连续两次提升,以增加瓶体的提升高度。可以理解,若实际应用中两台设备之间的高度差很大,可相应地增加旋转输瓶部件的数量,如设置三个以上依次靠拢布置的旋转输瓶部件,且沿着旋转输瓶部件的布置方向,各旋转输瓶部件中曲线凹槽11的开设位置依次升高,以对瓶体进行连续提升,满足瓶体的提升高度要求。本实施例中,旋转筒2上开设有多个沿旋转筒2周向排列的滑槽21,各滑槽21的长度方向与旋转筒2的轴向平行。承瓶组件3包括夹块33、托块34、滑设于滑槽21中的滑块31、以及与曲线凹槽11滚动配合的滚子32,滚子32为轴承。夹块33上设有卡瓶槽,用来夹持住瓶体;托块34位于夹块33的下方,用来托住瓶体;夹块33、托块34和滚子32均连接于滑块31上。本实施例中,旋转筒2的外侧设有用来对瓶体进行导向的圆弧形栏栅4,栏栅4可防止瓶体从承瓶组件3上掉落,并可引导瓶体在前后两个旋转输瓶部件的承瓶组件3之间进行交接。本实施例中,输瓶装置还包括与前一个旋转输瓶部件进瓶端相交接的进瓶绞龙5、以及与后一个旋转输瓶部件出瓶端相交接的出瓶轨道6。具体应用时,将进瓶绞龙5与高度较低的设备相连,出瓶轨道6与高度较高的设备相连,瓶体从高度较低的设备通过进瓶绞龙5进入前一个旋转输瓶部件,再交接至后一个旋转输瓶部件,最后从出瓶轨道6输出至高度较高的设备上,完成整个输送过程。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 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在不同高度设备之间输送瓶体的输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以上的旋转输瓶部件,每个旋转输瓶部件包括直立固定的圆柱凸轮(I)、套于圆柱凸轮(I)外侧并可绕圆柱凸轮(I)旋转的旋转筒(2)、以及多个沿旋转筒(2)周向布置用来承接和容置瓶体的承瓶组件(3),各承瓶组件(3)沿旋转筒(2)的轴向滑设于旋转筒(2)上并可与圆柱凸轮(I)的曲线凹槽(11)配合运动实现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在不同高度设备之间输送瓶体的输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输瓶部件为两个以上并依次靠拢布置,沿着旋转输瓶部件的布置方向,各旋转输瓶部件中曲线凹槽(11)的开设位置依次升高,且相邻两旋转输瓶部件的曲线凹槽(11)在两旋转输瓶部件靠拢处的高度相同,所述相邻两旋转输瓶部件通过各自位于靠拢处的承瓶组件(3 )进行瓶体交接。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在不同高度设备之间输送瓶体的输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筒(2)上开设有多个沿旋转筒(2)周向排列的滑槽(21),所述各滑槽(21)的长度方向与旋转筒(2)的轴向平行,所述承瓶组件(3)上设有滑设于滑槽(21)中的滑块(31)。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在不同高度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不同高度设备之间输送瓶体的输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以上的旋转输瓶部件,每个旋转输瓶部件包括直立固定的圆柱凸轮(1)、套于圆柱凸轮(1)外侧并可绕圆柱凸轮(1)旋转的旋转筒(2)、以及多个沿旋转筒(2)周向布置用来承接和容置瓶体的承瓶组件(3),各承瓶组件(3)沿旋转筒(2)的轴向滑设于旋转筒(2)上并可与圆柱凸轮(1)的曲线凹槽(11)配合运动实现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宣孙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