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传导助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5505 阅读:3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骨传导助讲器的特征在于包括骨传导拾音器1、声音信号处理器4、扬声器5。使用中,骨传导拾音器与使用者的颈部皮肤保持接触,使用者发声行为引起的头颈部软组织的颤动通过皮肤传递到骨传导拾音器1,由其转变成电信号,该电信号通过声音信号处理器4,声音处理后形成声音信号,最后由扬声器5发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帮助喉切除术后人群恢复发声进行语言交流用的助讲器。技术背景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解决喉切除术后人群恢复发声用语音进行沟通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许多机构都曾研制过一些工具,如机械人工喉、植入式人工喉和电子人工喉。这些助讲用的传统工具,在帮助喉切除术后人群恢复发声进行语言交流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尚无法提供全面和人性化的助讲功能。传统的电子人工喉在使用时必须紧靠颈部,长时间使用给无喉人群造成极大痛苦,并且音质单调不自然。而机械人工喉虽然音质比电子人工喉听起来舒服、自然,但使用时需将发声器的一端联接颈部气管切口,发声器的另一端可含在口腔内达舌根处。发声器内部装有一段薄薄的硅橡胶薄膜,说话时硅橡胶薄膜接受呼出气流的振动后,将声波送入咽部的导管,借助舌、齿、唇等构语器官的活动配合发出语言声音。由于发声装置附在颈前使用不仅影响美观,并且语音单调不悦耳。在北方冬季,说话会使导管内凝结口水,容易被吸入肺中,往往不容易被患者接受。植入式人工喉,则需要由医院的专家对喉切除术后人群再次进行手术,将人工发声装置植入喉部,因此存在着以下的缺点I.通过手术进行植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骨传导助讲器的特征在于包括骨传导拾音器、声音信号处理器、扬声器,使用中,所述骨传导拾音器与使用者的颈部皮肤保持接触,使用者发声行为引起的头颈部软组织的颤动通过皮肤传递到骨传导拾音器,由其转变成电信号,该电信号经声音信号处理器处理后形成声音信号由扬声器发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凯艾海明修仕全彭立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美尔斯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