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自走喷杆式喷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4670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2:48
一种高地自走喷杆式喷雾机,包括拖拉机、药液箱和位于拖拉机机架前部的喷臂系统,药液箱放置在拖拉机的机架上后部位置,其特征是:该喷雾机还包括过滤器、隔膜泵和调压阀;所述的拖拉机为全液压智能控制高地自走拖拉机;所述的喷臂系统由喷臂支架3、摆臂4、升降架5、中喷臂6、平衡机构21、两个驱动臂7、两个通用臂11、若干喷杆15、若干喷头16、升降油缸12和两个展臂油缸10组成。其优点为,该喷雾机整机距地面高度高,喷幅长,操作简单、准确,能够精确地计算出喷药面积和位置,工作效率高,非常适合用于给高秸秆作物喷洒药液。(*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雾机,特别是一种高地自走喷杆式喷雾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自走式喷雾机一般是用普通的拖拉机,上面加上药液箱和喷杆,构成自走式喷雾机,有的也叫高地隙。但是这种结构的自走式喷雾机,其高度只是普通拖拉机距地面的高度,即500mm-600mm,其喷幅在10-15米左右,并且喷杆的升降是采用链条链轮控制升降,喷杆的收放是手动调节;因此,该自走式喷雾机只能够用于给低秸杆作物喷洒药液,而且喷幅短,操作起来也比较复杂,也不能够精确地计算出喷药面积和位置,工 作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高地自走喷杆式喷雾机,该喷雾机整机距地面高度高,喷幅长,操作简单、准确,能够精确地计算出喷药面积和位置,工作效率高,非常适合用于给高秸杆作物喷洒药液。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本高地自走喷杆式喷雾机,包括拖拉机、药液箱和位于拖拉机机架前部的喷臂系统,药液箱放置在拖拉机的机架上后部位置,其特征是该喷雾机还包括过滤器、隔膜泵和调压阀;所述的拖拉机为全液压智能控制高地自走拖拉机,该拖拉机包括有机架、操作室、操作杆、液压分配器、GPS系统主控制器、GPS集成比例阀、位置传感器、GPS测速装置、发动机及其油箱、液压系统油箱、前车桥架、后车桥架、4组弹簧钢板、8块固定板、前机架腿、后机架腿、4个支撑套、4个车轮、转向同步调节装置、变速箱、万向轴III、万向轴I、制动器、万向轴II和转向油缸,操作室设置在机架上的前部位置,在操作室内设置有操作杆和液压分配器以及GPS系统主控制器、GPS集成比例阀和位置传感器,GPS测速装置设置在操作室的顶部,GPS集成比例阀与GPS系统主控制器电连接,位置传感器和GPS测速装置均与GPS系统主控制器电连接,发动机及其油箱安装在机架的后部,液压系统油箱安装在机架的后部,前车桥架的两端各通过一组弹簧钢板和两块固定板固定在机架的底盘前部,后车桥架各通过一组弹簧钢板和两块固定板固定在机架的底盘后部,前车桥架的两端分别都通过伞齿轮组与机架下部左、右两侧的前机架腿相连,后车桥架的两端分别都通过伞齿轮组与机架下部左、右两侧的后机架腿相连,两前机架腿和两后机架腿的下端均通过螺栓与每个支撑套的上端相连,每个支撑套下端通过伞齿轮组连接每个车轮,转向同步调节装置的上端固定在前车桥架上,转向同步调节装置的下端固定在机架前面的左、右两侧支撑套上,变速箱安装在机架上,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通过万向轴III与发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变速箱下端的两个动力输出轴,其中一个通过万向轴I与后车桥架的传动轴相连接,另一个通过制动器和万向轴II与前车桥架的传动轴相连接,转向油缸的缸筒端轴与前车桥架相铰接,转向油缸的活塞轴与转向同步调节装置相铰接;所述的喷臂系统由喷臂支架、摆臂、升降架、中喷臂、平衡机构、两个驱动臂、两个通用臂、若干喷杆、若干喷头、升降油缸和两个展臂油缸组成,喷臂支架焊接在拖拉机的机架前面,摆臂通过销轴连接在喷臂支架上,升降架通过销轴与摆臂相连接,中喷臂通过销轴和连接板I连接在升降架上,平衡机构安装在中喷臂的中固定架与升降架之间,两个驱动臂分别都通过销轴、连接板II和上拉杠连接在中喷臂的左、右两侧,两个通用臂分别都通过销轴和铰板连接在两个驱动臂上,铰板与中喷臂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有下拉杠,中喷臂及中喷臂两侧的驱动臂和通用臂的下部均固定有喷杆,若干喷头安装在这些喷杆上,每个喷头的出液管内装有防滴阀和过滤网,这些喷杆之间用高压软管连接构成4段喷管,其中,喷臂系统左侧的驱动臂下部的喷杆为第I段喷管,喷臂系统左侧的通用臂下部的喷杆用高压软管连接后为第2段喷管,喷臂系统的中喷臂和喷臂系统右侧的驱动臂下部的喷杆用高压软管连接后为第3段喷管,喷臂系统右侧的通用臂下部的喷杆用高压软管连接后为第4段喷管,升降油缸的缸筒端轴与喷臂支架的上端相铰接,升降油缸的活塞轴与升降架相铰接,每个展臂油缸的缸筒端轴与每个驱动臂相铰接,每个展臂油缸的活塞轴与每组铰板相铰接,过滤器安装在拖拉机机架上的下部位置,隔膜泵安装在拖拉机的机架上,并通过其传动轴与拖拉机变速箱上端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调压阀安装在拖拉机操作室的后部上方位置;所述的高地自走喷杆式喷雾机,其喷臂系统左侧通用臂、右侧通用臂以及中喷臂上均安装有高度传感器,4段喷管的一侧位置上均安装有流量传感器和流量控制器,各高度传感器均与GPS系统主控制器电连接,每个流量传感器与每个流量控制器电连接,各流量传感器均与GPS集成比例阀电连接,升降油缸、两个展臂油缸以及转向油缸的输油管路上均安装有电磁阀,各电磁阀均与GPS系统主控制器电连接;其管路连接关系是药液箱的出液口通过高压软管与过滤器的进口相连接,过滤器的出口通过高压软管连接隔膜泵的进液口,隔膜泵的出液口通过高压软管连接调压阀的进液口,隔膜泵的回液口通过高压软管连接到药液箱的回液搅拌口,调压阀的溢流口通过高压软管连接到药液箱的溢流口,调压阀的4个出液口分别通过高压软管与若干喷杆构成的4段喷管的进液口相连接,升降油缸、两个展臂油缸以及转向油缸的输油管路均连接到液压系统油箱。本技术所述的平衡机构由两根弹簧、4个弹簧托、两根丝杠、两个开口螺母、两个平垫圈和4个普通螺母构成,两根弹簧的一端均通过一个弹簧托压装在中喷臂的中固定 架上,两根弹簧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两个弹簧托和两个开口螺母与两根丝杠的一端相连接,两根丝杠的另一端分别安装在升降架的两侧,并各由一个平垫圈和两个普通螺母固定。本技术的转向同步调节装置由两调节杆分别固定在调节杆支撑架的上端前、后两侧位置构成。本技术该喷雾机整机距地面高度为1900-2400mm ;该喷雾机的喷幅为20_30米。本技术优点是1)该喷雾机整机距地面高度高,达到了 1900mm-2400mm的高度;2)喷幅长,达到了 20-30米喷幅;3)操作简单、准确,操作室配有GPS定位系统,能够精确地计算出喷药面积和位置;喷臂系统的中喷臂、驱动臂和通用臂之间采用销轴、连接板、拉杠和铰板的方式连接,智能控制收放;喷杆的升降采用液压智能控制升降,可以准确的显示出喷头距地面的高度并随时调节;工作效率高,非常适合用于给高秸杆作物喷洒药液。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去掉喷臂系统左、右两侧喷臂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喷臂系统左侧喷臂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管路结构示意图;图5是平衡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拖拉机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中前车桥架部分的K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8所示,本高地自走喷杆式喷雾机,包括拖拉机I、药液箱2和位于拖拉机I机架前部的喷臂系统,药液箱2放置在拖拉机I的机架上后部位置,其特征是该喷雾机还包括过滤器18、隔膜泵14和调压阀17 ;所述的拖拉机I为全液压智能控制高地自走拖拉机,该拖拉机I包括有机架36、操作室39、操作杆、液压分配器、GPS系统主控制器38、GPS集成比例阀37、位置传感器、GPS测速装置、发动机46及其油箱47、液压系统油箱45、前车桥架35、后车桥架44、4组弹簧钢板48、8块固定板40、前机架腿34、后机架腿49、4个支撑套33、4个车轮32、转向同步调节装置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地自走喷杆式喷雾机,包括拖拉机(1)、药液箱(2)和位于拖拉机(1)机架前部的喷臂系统,药液箱(2)放置在拖拉机(1)的机架上后部位置,其特征是:该喷雾机还包括过滤器(18)、隔膜泵(14)和调压阀(17);所述的拖拉机(1)为全液压智能控制高地自走拖拉机,该拖拉机(1)包括有机架(36)、操作室(39)、操作杆、液压分配器、GPS系统主控制器(38)、GPS集成比例阀(37)、位置传感器、GPS测速装置、发动机(46)及其油箱(47)、液压系统油箱(45)、前车桥架(35)、后车桥架(44)、4组弹簧钢板(48)、8块固定板(40)、前机架腿(34)、后机架腿(49)、4个支撑套(33)、4个车轮(32)、转向同步调节装置(41)、变速箱(13)、万向轴Ⅲ(43)、万向轴Ⅰ(50)、制动器(51)、万向轴Ⅱ(52)和转向油缸(53),操作室(39)设置在机架(36)上的前部位置,在操作室(39)内设置有操作杆和液压分配器以及GPS系统主控制器(38)、GPS集成比例阀(37)和位置传感器,GPS测速装置设置在操作室(39)的顶部,GPS集成比例阀(37)与GPS系统主控制器(38)电连接,位置传感器和GPS测速装置均与GPS系统主控制器(38)电连接,发动机(46)及其油箱(47)安装在机架(36)的后部,液压系统油箱(45)安装在机架(36)的后部,前车桥架(35)的两端各通过一组弹簧钢板(48)和两块固定板(40)固定在机架(36)的底盘前部,后车桥架(44)各通过一组弹簧钢板(48)和两块固定板(40)固定在机架(36)的底盘后部,前车桥架(35)的两端分别都通过伞齿轮组与机架(36)下部左、右两侧的前机架腿(34)相连,后车桥架(44)的两端分别都通过伞齿轮组与机架(36)下部左、右两侧的后机架腿(49)相连,两前机架腿(34)和两后机架腿(49)的下端均通过螺栓与每个支撑套(33)的上端相连,每个支撑套(33)下端通过伞齿轮组连接每个车轮(32),转向同步调节装置(41)的上端固定在前车桥架(35)上,转向同步调节装置(41)的下端固定在机架(36)前面的左、右两侧支撑套(33)上,变速箱(13)安装在机架(36)上,变速箱(13)的动力输入轴通过万向轴Ⅲ(43)与发动机(46)的输出轴相连接,变速箱(13)下端的两个动力输出轴,其中一个通过万向轴Ⅰ(50)与后车桥架(44)的传动轴相连接,另一个通过制动器(51)和万向轴Ⅱ(52)与前车桥架(35)的传动轴相连接,转向油缸(53)的缸筒端轴与前车桥架(35)相铰接,转向油缸(53)的活塞轴与转向同步调节装置(41)相铰接;所述的喷臂系统由喷臂支架(3)、摆臂(4)、升降架(5)、中喷臂(6)、平衡机构(21)、两个驱动臂(7)、两个通用臂(11)、若干喷杆(15)、若干喷头(16)、升降油缸(12)和两个展臂油缸(10)组成,喷臂支架(3)焊接在拖拉机(1)的机架(36)前面,摆臂(4)通过销轴连接在喷臂支架(3)上,升降架(5)通过销轴与摆臂(4)相连接,中喷臂(6)通过销轴(20)和连接板Ⅰ(19)连接在升降架(5)上,平衡机构(21)安装在中喷臂(5)的中固定架(31)与升降架(5)之间,两个驱动臂(7)分别都通过销轴、连接板Ⅱ(22)和上拉杠(8)连接在中喷臂(6)的左、右两侧,两个通用臂(11)分别都通过销轴和铰板(23)连接在两个驱动臂(7)上,铰板(23)与中喷臂(6)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有下拉杠(9),中喷臂(6)及中喷臂(6)两侧的驱动臂(7)和通用臂(11)的下部均固定有喷杆(15),若干喷头(16)安装在这些喷杆(15)上,每个喷头(16)的出液管内装有防滴阀和过滤网,这些喷杆(15)之间用高压软管连接构成4段喷管(24),其中,喷臂系统左侧的驱动臂(7)下部的喷杆(15)为第1段喷管(24),喷臂系统左侧的通用臂(11)下部的喷杆(15)用高压软管连接后为第2段喷管(24),喷臂系统的中喷臂(6)和喷臂系统右侧的驱动臂(7)下部的喷杆(15)用高压软管连接后为第3段喷管(24),喷臂系统右侧的通用臂(11)下部的喷杆(15)用高压软管连接后为第4段喷管(24),升降油缸(12)的缸筒端轴与喷臂支架(3)的上端相铰接,升降油缸(12)的活塞轴与升降架(5)相铰接,每个展臂油缸(10)的缸筒端轴与每个驱动臂(7)相铰接,每个展臂油缸(10)的活塞轴与每组铰板(23)相铰接,过滤器(18)安装在拖拉机(1)机架(36)上的下部位置,隔膜泵(14)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有良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市升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