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1796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0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设置在绝缘本体外侧的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包括顶壁、底壁、连接顶壁及底壁一侧缘的连接壁以及自顶壁另一侧缘朝底壁延伸的延伸壁。所述屏蔽壳体为一件式弯折结构并通过铆合结构连接成一体。所述铆合结构设置在屏蔽壳体的一侧并包括自所述延伸壁延伸的上部及自底壁远离连接壁的另一侧缘延伸的下部。所述上部包括水平向外延伸的上水平部,所述下部包括与上水平部贴靠的下水平部、及自下水平部向上弯折后扣合到上水平部上侧的卡扣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尤其涉及电连接器的屏蔽壳体的结构。
技术介绍
2010年3月4日公告的中国技术专利第CN201430247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安装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安装在绝缘本体外侧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分离的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在上下方向上扣合后铆接在一起。该种结构需要分别制造出上下壳体后再进行安装,成本较高,且组装复杂。现有技术中还存在由一片式的金属片弯折形成的金属壳体,并在金属壳体的底壁处进行铆合,从而形成封闭的金属壳体,该种结构为沉板式安装,从而在底部的铆合位置无法进行焊接,铆合结构的强度不好,容易裂开,加镭焊又会增加成本,且不能完全解决强度差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的屏蔽壳体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屏蔽壳体焊接后强度得到提高,屏蔽壳体底壁取消铆合结构后为一完整平面,提高了屏蔽壳体的整体强度。为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设置在绝缘本体外侧的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包括顶壁、底壁、连接顶壁及底壁一侧缘的连接壁以及自顶壁另一侧缘朝底壁延伸的延伸壁,所述屏蔽壳体为一件式弯折结构并通过铆合结构连接成一体,所述铆合结构设置在屏蔽壳体的一侧并包括自所述延伸壁延伸的上部及自底壁远离连接壁的另一侧缘延伸的下部,所述上部包括水平向外延伸的上水平部,所述下部包括与上水平部贴靠的下水平部、及自下水平部向上弯折后扣合到上水平部上侧的卡扣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水平部上设有通孔,所述下部还设有自下水平部向上延伸穿过通孔的卡持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部还设有自上水平部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一安装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铆合结构设有两个所述卡扣部,所述上部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安装脚,并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脚与两个所述卡扣部交错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蔽壳体设有自所述连接臂与底壁上撕破形成的一对第二安装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安装脚设有自连接臂与所述下水平部位于同一平面以支撑在一电路板上侧的支撑部及自所述支撑部向下弯折延伸的安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壁设有与所述顶壁平行的中间部、自所述连接臂朝中间部倾斜延伸的第一倾斜部和自中间部远离第一倾斜部的端缘朝所述延伸壁倾斜延伸的第二倾斜部,所述下部自所述第二倾斜部延伸而成,所述下水平部沿绝缘本体厚度方向高于所述中间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屏蔽壳体的顶壁、底壁、连接壁及延伸壁共同形成用以收容一对接连接器的收容空间,所述绝缘本体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延伸至收容空间中部位置处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延伸至所述舌板上的接触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屏蔽壳体为一件式弯折结构并通过铆合结构连接成一体,所述铆合结构设置在屏蔽壳体的一侧,使得屏蔽壳体的底壁腹部取消铆合结构后为一完整平面,整体强度提高;另外,该铆合结构通过卡扣部与上水平部相扣持,其焊接后强度好,可有效防止屏蔽壳体的铆合处裂开。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安装到外部电路板上的立体图。·图2是图I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4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图5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I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100为一沉板式Micro USB连接器,其可安装到外部电路板200上。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镶埋固定到绝缘本体10上的若干导电端子20、及安装到绝缘本体10外侧的屏蔽壳体30。请参照图4及图5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包括基部11及自基部11向前延伸的舌板12。所述舌板12的厚度小于基部11的厚度。所述基部11的上面两侧设有上凹陷部112,所述基部11的下面两侧设有下凹陷部113、及设置在下凹陷部113之间的收容部114。请参照图4及图5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0设有延伸到绝缘本体10的舌板12上的接触部21、焊接到外部电路板200上的焊接部22、连接接触部21与焊接部22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镶埋固定在所述基部11内。当一对接连接器插入配合后,所述接触部21与对接连接器的端子接触而建立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20的数量为五个,并在左右方向上间隔排列。当然导电端子20的数量及排列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所述导电端子20由铜质或者其他合适的金属料带冲压形成。请参照图2至图5所示,所述屏蔽壳体30为一件式弯折结构并通过铆合结构39连接成一体。所述铆合机构39设置在屏蔽壳体30的一侧。所述屏蔽壳体30包括顶壁31、与顶壁31间隔设置的底壁32、连接顶壁31与底壁32的一侧缘的连接壁33、自顶壁33另一侧缘朝底壁32延伸的延伸壁34、及由该等壁31,32,33,34共同围设成的收容绝缘本体10的收容空间36。所述绝缘本体10的舌板12延伸至收容空间36的中部位置处并悬伸于顶壁31与底壁32之间的位置,且未延伸超出屏蔽壳体30的前端。对接连接器可以插入收容到所述收容空间34内。所述铆合结构39包括自所述延伸壁34延伸的上部391及自底壁32远离连接壁33的另一侧缘延伸的下部392。所述上部391包括水平向外延伸的上水平部3910及自上水平部3910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一安装脚3912。所述下部392包括与上水平部3910贴靠的下水平部3920、及自下水平部3920向上弯折后扣合到上水平部3910上侧的卡扣部3921。所述卡扣部3921与上水平部3910相扣持并将其焊接后强度好,可有效防止屏蔽壳体30的铆合处裂开。另外,所述上水平部3910上设有通孔3911,所述下部392还设有自下水平部3920向上延伸穿过通孔3911的卡持部3922,从而可有效防止屏蔽壳体30左右移动变形。所述铆合结构39设有两个所述卡扣部3921,所述上部39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安装脚3912,并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脚3912与两个所述卡扣部3921交错设置。所述遮蔽壳体30设有自所述连接臂33与底壁32上撕破形成的一对第二安装脚35。所述第二安装脚35设有自连接臂33与所述下水平部3920位于同一平面以支撑在一电路板上侧的支撑部351及自所述支撑部351向下弯折延伸的安装部352。请参照图2至图5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底壁32设有与所述顶壁31平行的中间 部321、自所述连接臂33朝中间部321倾斜延伸的第一倾斜部322和自中间部321远离第一倾斜部322的端缘朝所述延伸壁34倾斜延伸的第二倾斜部323。所述下部392自所述第二倾斜部323延伸而成。所述下水平部3920沿绝缘本体10厚度方向高于所述中间部321。在将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100安装至电路板200上时,所述下水平部3920和第二安装脚35的支撑部351支撑在电路板200上侧,所述底壁32沉在电路板200下方。此外,所述顶壁31及底壁32的中间部321前端均设有向外侧倾斜延伸的导引部301,从而便于对接连接器插入配合。所述顶壁31设有向内冲压性成的收容在绝缘本体10的基部11的上凹陷部112内的上卡持部310。所述底壁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设置在绝缘本体外侧的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包括顶壁、底壁、连接顶壁及底壁一侧缘的连接壁以及自顶壁另一侧缘朝底壁延伸的延伸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体为一件式弯折结构并通过铆合结构连接成一体,所述铆合结构设置在屏蔽壳体的一侧并包括自所述延伸壁延伸的上部及自底壁远离连接壁的另一侧缘延伸的下部,所述上部包括水平向外延伸的上水平部,所述下部包括与上水平部贴靠的下水平部、及自下水平部向上弯折后扣合到上水平部上侧的卡扣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