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试验
,更具体地说,涉及。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如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工程、桥梁、水利工程、地下工程等都广泛的使用这种结构形式。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研究者开始探索和开发受力性能更好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如内置T型或钢箱梁等)以及其他新型材料构件(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混凝土结构构件等)。这些构件的工作 原理与钢筋混凝土构件相似,即充分发挥利用各组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确定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和其在不同受力阶段的刚度是分析受弯构件力学性能的关键。而这些构件均具有较强的非线性,通过试验获取构件截面的弯矩(M)-曲率(炉)关系曲线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一般是通过试验获取材料的本构关系(应力-应变关系)然后通过平截面假定和材料的本构关系,对截面进行分层,根据平衡条件获取截面的关系。但是由于材料的离散性和测量误差及实测数据的有限性,获得的本构关系存在一定误差;组合材料的接触面之间的滑移和摩擦也会影响各层材料实际的应力-应变关系,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截面M-f关系曲线的可靠性和准确度,继而影响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弯矩曲率关系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需要测量截面弯矩曲率关系的梁l的两端铰接在刚性支座上,选取梁l截面底部的A、B、C三点,在A点处设置位移计D1,在B点处设置位移计D2,在C点处设置位移计D3,采用二集中力三分点加载方式对梁l逐级加荷载,左荷载距离梁l左端的距离为lb,右荷载距离梁l右端的距离为lb;S2、对梁l分级加荷载P,求取梁l的截面弯矩M,其中,初始荷载为零,第i级荷载级对应的荷载为Pi,在荷载Pi的作用下,第j点的实测位移,即实测挠度为?(j=1,2,3),梁l的截面弯矩为公式一x是所关注的截面距离梁左段的距离,通过位移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