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单模单偏振光子晶体光纤的光纤陀螺,属于光纤陀螺
技术介绍
光纤陀螺是测量物体转动角速度的一种高精度传感器,其原理基于萨格奈克效应当陀螺旋转时,光纤线圈内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传播的两束光波之间产生一个与旋转角速率Ω成正比的相位差,理想情况下,通过测量该相位差(^并进行实时信号处理,可以精确得到物体旋转角速度。光纤陀螺是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潜在精度高的新型全固态惯性器件,将成为惯性导航和战略应用领域的主要仪表。现在主要的干涉型光纤陀螺由单模或保偏光纤绕制而成。由于普通单模光纤制作的不完善以及使用状态和使用环境的变化,破坏了理想光纤的对称性并引起模式耦合,导致偏振串扰、偏振模色散等不利影响。在萨格奈克环形光纤干涉仪中给定一个位置,由于双折射,两束反向传播光波经历的折射率并不相同,偏振态也会发生变化,因而在输出端产生一个寄生相位差。尽管本地或局部感生双折射的绝对值很小,但其效应沿光纤是累积的,总的光纤双折射累积效应无疑会限制光纤陀螺的精度和实用性能。这一效应会导致光纤陀螺的零位漂移和信号衰落。为降低这种影响,研究开发了保偏光纤,光纤陀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单模单偏振光子晶体光纤的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包括宽带光纤光源、保偏光纤耦合器、光探测器、光学相位调制器和光纤敏感环;宽带光纤光源发出偏振光,偏振光通过保偏光纤进入保偏光纤耦合器,保偏光纤耦合器将光分为两束,一束进入空头被衰减,另一束通过保偏光纤进入光学相位调制器,光学相位调制器将光分为两束,两束光通过光学相位调制器内单模单偏振光子晶体尾纤分别输出至光纤敏感环的两端,光纤敏感环采用单模单偏振光子晶体光纤绕制,两束光在光纤敏感环内分别顺时针、逆时针进行传播,通过一端输入,经过光纤敏感环保持一个偏振态传输后,由另一端输出,返回光学相位调制器,产生干涉,干涉光进入保偏光纤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熹,马攀,金靖,徐小斌,李彦,姜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