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微通道换热板的新型换热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换热器多以翅片铜管式、壳管式、板式换热器为主,目前流行的微通道换热器是以风冷为基础的组合形成,由于人们对换热器的性能、体积的越来越苛刻的要求,使得微通道换热器逐步替代板式换热器成为趋势,现有的微通道换热器通常包括数层或者整层上成型有制冷剂工质通道的制冷换热层,数层成型有工作流体通道,并与制冷换热层叠设置,其单层单流体流通换热效果并不理想,还有的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010567766.X提出 将制冷剂工质通道和工作流体通道设置在同一块板上,在换热板上成型间隔设置的第二流体通道和第一流体通道,在分隔板上成型横向通槽,并使横向通槽连通第一流体通道,它在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上通入工作流体和制冷剂流体进行换热。然而,其工作流体必须从分隔板上的横向通槽进出,也就是工作流体和制冷剂流体进出口是在两块板上,这样使得分隔板需要进一步加工,使分隔板必须保持一定的厚度,而且当工作流体从分隔板的横向通槽进出时,与换热板上的制冷剂保持一定距离,两者无法快速换热,当工作流体进入换热板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微通道换热板的新型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100)和换热装置(10),换热器壳体(100)上设有换热介质进口(1)、换热介质出口(2)、制冷剂进口(3)和制冷剂出口(4),换热装置由上下相邻的两块微通道换热板(11)之间设有隔板(12),多块微通道换热板(11)和多块隔板(12)以此方式间隔层叠通过原子扩散焊接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换热板(11)正面和反面均冲压成型有多条相互交织的网状沟槽,微通道换热板(11)的左侧和右侧向下折弯形成左端折板(114)和右端折板(115),微通道换热板(11)的上侧和下侧向上折弯形成上端折板(124)和下端折板(125),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