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及其换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81452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2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板及其换热器,属于制冷领域。换热板包括主换热区,在所述主换热区中,等距布置有贯穿所述主换热区的间隔凸台;两两所述间隔凸台之间等距布置有与所述间隔凸台垂直的间隔凹台;所述间隔凸台为加强筋结构;所述间隔凸台与所述间隔凹台在所述主换热区构成正方形;所述间隔凹台在所述主换热区的下端面具有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与所述间隔凸台相匹配;所述间隔凸台与所述间隔凹台等距布置的间隔距离相同。本申请具有使用寿命长、精度高、换热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板以及应用了该换热板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气换热器通常都采用铝箔加工而成,铝箔上通过冲压凸/凹台进行加强。中国专利申请201110192041.1公开了一种风冷热泵机组,机组在机体上方设置风机口板,风机口板上设置风机电机、风机扇叶及风机支架,风机口板下方设置导流罩,均流罩上方设置可拆卸的过滤网,构成风机下出风通风系统。在机体上设置全铝微通道换热器;全铝微通道换热器内部平行流用多孔铝扁管内微通道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结构,汇管设置集气孔,在平行流用多孔铝扁管的上下两端倾斜对称设置铝箔;在全铝微通道换热器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汇管,汇管上设置安装支架;在汇管一侧设置气管,另一侧设置液管,构成全铝微通道换热器。现有铝箔的厚度为0.1-0.25mm,铝箔的芯体在高湿或者喷淋或者腐蚀性气候等恶劣环境情况下的寿命有所影响;现有的板式换热器在材料比较薄时,换热器两侧压差较大时,容易局部变形,增加通道内的阻力,且重量较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精度高、换热效率高,能产业化生产的换热板以及换热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换热板,换热板包括主换热区,在主换热区中,等距布置有贯穿主换热区的间隔凸台;两两间隔凸台之间等距布置有与间隔凸台垂直的间隔凹台。上述方案中间隔凸台起到引导流体流动的作用,且贯穿主换热区提高了其板材的刚性;间隔凹台在主换热区的上端面以槽的形式体现,间接提高了主换热区的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进一步的,间隔凸台为加强筋结构。进一步的,间隔凸台与间隔凹台在主换热区构成正方形。进一步的,间隔凹台在主换热区的下端面具有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与间隔凸台相匹配。间隔凸台在主换热区的上端面为槽、下端面为凸起结构,当两块换热板堆叠时,间隔凹台的凸起结构与间隔凸台相对应,从而构成流体通道。此时,流体通道由间隔凹台的凸起结构与间隔凸台进行支撑,避免两侧流体压差不同时,板式换热片变形,影响通道内的气体流动和增加风阻。进一步的,间隔凸台与间隔凹台等距布置的间隔距离相同。进一步的,在主换热区沿间隔凸台长度方向的侧边上布置有向上的第一翻边。进一步的,在主换热区沿间隔凹台长度方向的侧边上布置有向下的第二翻边。进一步的,在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的上端面的两端分别布置有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进一步的,第一、第二定位机构为凹槽结构;第一翻边的下端面布置有第一凸部与第二定位机构相匹配;第二翻边的下端面布置有第二凸部与第一定位机构相匹配。进一步的,换热板采用高分子材料一体成型。采用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能适应高温、低温、高湿、低湿、高低温冲击等各种极端气候,并能很好地应用于喷淋场合,对水质要求不高。一种应用了换热板的换热器,换热器由换热板堆叠而成,两两换热板之间水平旋转90°进行堆叠。换热器由换热板堆叠而成。两两换热板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水平旋转90°,此时:上层换热板第一翻边的第一凸部与下层换热板第二翻边的第二定位机构相对应;上层换热板第二翻边的第二凸部与下层换热板第一翻边的第一定位机构相对应,依照此类往上堆得,满足了自动化叠加时的定位要求,且精度较高。进一步的,换热器使用的换热板个数≧3从而形成流体通道,在层与层之间进行显热交换。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换热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换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A-A切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3中B-B切线的剖视图;图7是图6中D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所示,一种换热板1a,其包括主换热区2。在换热区2中,等距布置有贯穿主换热区2的间隔凸台2a;两两间隔凸台2a之间等距布置有与间隔凸台2a垂直的间隔凹台,且间隔凸台2a与间隔凹台2b等距布置的间隔距离相同。其中,间隔凸台2a为加强筋结构。间隔凸台2a与间隔凹台2b在主换热区2中构成正方形。在主换热区2沿间隔凸台2a长度方向的侧边上布置有向上的第一翻边3,在第一翻边3的两端布置有第一定位机构3a。在主换热区2沿间隔凹台2b长度方向的侧边上布置有向下的第二翻边4,在第二翻边4的两端布置有第二定位机构4a。如图1、图2所示,换热器1b由换热板1a堆叠而成,两两换热板1a之间水平旋转90°进行堆叠。图2中箭头1c、1d显示的方向为流体进入换热器1b中流动的方向。如图1、图3所示,第一定位机构3a与第二定位机构4a为凹槽结构。如图1、图3、图6、图7所示,在第一翻边3的下端面布置有第一凸部3b,该第一凸部3b与第二定位机构4a相匹配。如图1、图3、图4、图5所示,在第二翻边4的下端面布置有第二凸部4b,该第二凸部4b与第一定位机构3a相匹配。如图5、图7所示,当需要叠加板材形成流体通道时,下层的换热板正常放置,上层的换热板水平旋转90°,使得上层换热板的凸起结构201b与第一层换热板的间隔凸部2a相对应,从而形成流体通道。此时,经旋转的上层换热板的第二定位机构4a与下层换热板的第一凸部3a配合固定;上层换热板的第一定位机构3a与下层换热板的第二凸部4b配合固定(依此往上叠加),实现精确定位的功能。如图2、图5、图7所示,通过多层换热板1a的堆叠,形成第一通道5a、第二通道5b、第三通道5c、第四通道5d、第五通道5e;第二通道5b和第四通道5d的流体方向为1c;第一通道5a、第三通道5c和第五通道5e的流体方向为1d。1c与1d的流体流动方向相互垂直。上述的构造提高了换热器1b的稳固性;采用高分子材料一体制备提高了其使用寿命;贯穿主换热区2的间隔凹台2a提高了其刚性,使其不易变形;间隔凹台2b间接提高主换热区2的工作面积;在各侧边增加定位机构,保证堆叠过程中的定位精度,实现自动化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8/201610614016.html" title="一种换热器及其换热板原文来自X技术">换热器及其换热板</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包括主换热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换热区中,等距布置有贯穿所述主换热区的间隔凸台;两两所述间隔凸台之间等距布置有与所述间隔凸台垂直的间隔凹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包括主换热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换热区中,等距布置有贯穿所述主换热区的间隔凸台;两两所述间隔凸台之间等距布置有与所述间隔凸台垂直的间隔凹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凸台为加强筋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凸台与所述间隔凹台在所述主换热区构成正方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凹台在所述主换热区的下端面具有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与所述间隔凸台相匹配。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凸台与所述间隔凹台等距布置的间隔距离相同。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换热区沿所述间隔凸台长度方向的侧边上布置有向上的第一翻边。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陈嘉琪
申请(专利权)人:非凡鸿盛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