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烧柴锅灶,特别涉及一种节能环保除油烟集成烧柴锅灶。包括灶体,所述的灶体中设有至少一个锅灶系统,所述的锅灶系统与油烟处理系统相连通。节能环保除油烟集成烧柴锅灶结构紧凑,燃烧效率高,传热率高,保护环境,整体强度高,可移动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烧柴锅灶,特别涉及一种节能环保除油烟集成烧柴锅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烧柴锅灶由鼓风机进行助燃,燃烧不充分,同时热效率低,排出的油烟都是通过排风机向外界排放,当油烟过大时,会使整个厨房都充满油烟,影响厨房环境,没有经过处理的油烟影响环境卫生,柴产生的烟也直接向外界排放。中国专利200920117532. 8,公开一种节能型不锈钢家用烧柴锅灶,包括框架,框架上连接有不锈钢制成的前围板、后围板、左右围板,框架下方连接有灶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上连接有I个或I个以上的筒子,筒子上方设有面板,筒子内部连接有耐火炉膛,耐火炉膛上方设有可摆放锅的开口,筒子下端连接有可连通耐火炉膛内部的排渣通道,排渣 通道上口处设有炉排架;框架上设有鼓风机,鼓风机通过进风管,进风管的出口处设在耐火炉膛内;筒子一侧的后围板处开有连通耐火炉膛内部的进料排烟口,后围板的上方连接有排烟通道。此结构的使用效率相对较低,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结构紧凑,而且采用脉动空气助燃技术,在燃烧过程中火焰穿过氧化物表层时,由于受脉气流作用,提高向固体燃料表面扩散能力,从而提高反应物与燃烧产物的混合程度的节能环保除油烟集成烧柴锅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节能环保除油烟集成烧柴锅灶,包括灶体,所述的灶体中设有至少一个锅灶系统,所述的锅灶系统与油烟处理系统相连通,所述的锅灶系统包括耐火层,所述的耐火层设在灶体中,所述的耐火层中设有炉膛,所述的炉膛的上方设有与耐火层相嵌接的锅,所述的耐火层的一侧壁设有进柴口,所述的进柴口与炉膛相连通,所述的灶体中设有进风炉膛,所述的进风炉膛的上部与耐火层中的炉膛相连通,所述的炉膛的底部设有送气炉排,所述的送气炉排中设有炉排架,所述的进风炉膛上方与炉排架相对应分布,所述的灶体中设有进风口,所述的进风口中设有脉冲气体发生器,所述的进风口与进风炉膛相连通,所述的炉膛中设有与耐火层相连通的排灰口; 所述的油烟处理系统包括架体,所述的架体的顶部设有皂化水箱,所述的架体的上端外侧壁设有烟油罩,所述的烟油罩位于锅的上方,所述的烟油罩中设有烟油通道,所述的烟油通道中设有初级滤网,所述的架体中设有油烟分离室,所述的油烟分离室与烟油通道相连通,所述的油烟分离室的上部设有与之相对应分布的皂化水箱,所述的油烟分离室与烟油通道间设有引风机,所述的架体中设有烟道和净烟室,所述的烟道与炉膛相连通,所述的净烟室设在烟道的尾部,所述的锅灶系统与油烟处理系统为一体化分布。作为优选,所述的锅的外侧壁与耐火层间设有水箱,所述的排灰口的上部设有排灰板,所述的排灰板中设有排灰孔,所述的排灰孔的宽度为20 80mm,所述的排灰口的倾斜角度为60° 90°,所述的炉排架中的炉排孔的直径为10 30mm,所述的进风炉膛的底部设有排渣口,所述的排渣口通过封闭阀门相封闭,所述的封闭阀门通过手拉杆相控制,所述的灶体的底部设有集灰桶,所述的排渣口与排灰口分别与集灰桶相连通,所述的脉冲气体发生器与进风炉膛间设有进风通道,所述的进风通道的直径小于进风口的直径。作为优选,所述的进风炉膛中设有排渣倾斜面,所述的排渣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60° 90°,所述的炉膛的内壁中设有死角倾斜面,所述的死角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0° 90°,所述的送柴口的底部与进风炉膛的底部呈同一直线水平分布。作为优选,所述的烟道通过缓冲弧道与炉膛相连通,所述的缓冲弧道的弧度为60 100度,所述的净烟室的下方设有集液器,所述的集液器的上部呈倒梯形,所述的烟道呈垂直直线状分布,所述的烟道的高度为I. 5 2. 5米,所述的烟道的宽度为30 200mm,所述的油烟分离室包括相间隔均匀分布的滤油板,所述的滤油板间的上部设有水雾喷头,所述的水雾喷头与皂化水箱相连通,所述的初级滤网呈弧状分布,所述的初级滤网的弧度为100 120度,所述的油烟罩的宽度大于锅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滤油板包括一级滤油板、二级滤油板和三级滤油板,所述的一级滤油板、二级滤油板和三级滤油板从右至左依次相间隔分布,所述的一级滤油板的网径为80 300mm,所述的一级滤油板的方向为弧形向上导流,所述的二级滤油板的网径为80 300mm,所述的二级滤油板的方向为弧形向下导流,所述的三级滤油板的网径为80 300mm,所述的三级滤油板的方向为弧形向上导流。作为优选,所述的进风炉膛的两侧端分别设有排灰口,所述的灶体的底部设有可调底支撑脚,所述的耐火层的厚度为30 100mm。作为优选,所述的净烟室包括过滤板和净烟水雾喷头,所述的烟道依次与过滤板和净烟水雾喷头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的烟道顶端内壁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相错位分布的挡板,所述的挡板呈倾斜状分布。工作原理采用灶和吸油烟机合一方式,灶按使用要求可扩展为多口灶的方式.整体采用可移动式设计,节能型独创脉动燃烧炉头,经济型加热水箱配置,及良好去尘烟道和吸油烟道应用,构成特有柴火灶。采用脉动空气助燃技术,在燃烧过程中,火焰在穿过氧化物表层时,由于受脉动气流作用,提高向固体燃料表面扩散能力,从而提高反应物与燃烧产物的混合程度,燃烧充分.同时所需过量空气量很小,排烟损失小,燃烧效率高。在传热效率上,热流以湍流速度传递,相对稳态流动其传热率大大加强。在没电时,可以转动炉排架,打开封闭阀门,以常规燃烧方式进行。I)排燃烧烟气采用不影响烟气流量情况下,采用过滤板将大颗粒过滤,在后道采用净烟水雾喷头过滤小颗粒。2)油烟排放过程是吸引风机通过油烟罩将油烟吸入初级过滤网后,经过多级不同滤油板皂化水雾的冷却,最后排出。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节能环保除油烟集成烧柴锅灶,结构紧凑,燃烧效率高,传热率高,保护环境,整体强度高,可移动式。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锅灶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 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油烟处理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图I、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节能环保除油烟集成烧柴锅灶,包括灶体1,所述的灶体I中设有至少一个锅灶系统,所述的锅灶系统与油烟处理系统相连通,所 述的锅灶系统包括耐火层2,所述的耐火层2设在灶体I中,所述的耐火层2中设有炉膛3,所述的炉膛3的上方设有与耐火层2相嵌接的锅4,所述的耐火层2的一侧壁设有进柴口5,所述的进柴口 5与炉膛3相连通,所述的灶体I中设有进风炉膛6,所述的进风炉膛6的上部与耐火层2中的炉膛3相连通,所述的炉膛3的底部设有送气炉排7,所述的送气炉排7中设有炉排架8,所述的进风炉膛6上方与炉排架8相对应分布,所述的灶体I中设有进风口 9,所述的进风口 9中设有脉冲气体发生器10,所述的进风口 9与进风炉膛6相连通,所述的炉膛3中设有与耐火层2相连通的排灰口 11 ;所述的油烟处理系统包括架体12,所述的架体12的顶部设有皂化水箱13,所述的架体12的上端外侧壁设有烟油罩14,所述的烟油罩14位于锅4的上方,所述的烟油罩14中设有烟油通道15,所述的烟油通道15中设有初级滤网16,所述的架体12中设有油烟分离室17,所述的油烟分离室17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环保除油烟集成烧柴锅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灶体(1),所述的灶体(1)中设有至少一个锅灶系统,所述的锅灶系统与油烟处理系统相连通,所述的锅灶系统包括耐火层(2),所述的耐火层(2)设在灶体(1)中,所述的耐火层(2)中设有炉膛(3),所述的炉膛(3)的上方设有与耐火层(2)相嵌接的锅(4),所述的耐火层(2)的一侧壁设有进柴口(5),所述的进柴口(5)与炉膛(3)相连通,所述的灶体(1)中设有进风炉膛(6),所述的进风炉膛(6)的上部与耐火层(2)中的炉膛(3)相连通,所述的炉膛(3)的底部设有送气炉排(7),所述的送气炉排(7)中设有炉排架(8),所述的进风炉膛(6)上方与炉排架(8)相对应分布,所述的灶体(1)中设有进风口(9),所述的进风口(9)中设有脉冲气体发生器(10),所述的进风口(9)与进风炉膛(6)相连通,所述的炉膛(3)中设有与耐火层(2)相连通的排灰口(11);所述的油烟处理系统包括架体(12),所述的架体(12)的顶部设有皂化水箱(13),所述的架体(12)的上端外侧壁设有烟油罩(14),所述的烟油罩(14)位于锅(4)的上方,所述的烟油罩(14)中设有烟油通道(15),所述的烟油通道(15)中设有初级滤网(16),所述的架体(12)中设有油烟分离室(17),所述的油烟分离室(17)与烟油通道(15)相连通,所述的油烟分离室(17)的上部设有与之相对应分布的皂化水箱(13),所述的油烟分离室(17)与烟油通道(15)间设有引风机(18),所述的架体(1)中设有烟道(19)和净烟室(20),所述的烟道(19)与炉膛(3)相连通,所述的净烟室(20)设在烟道(19)的尾部,所述的锅灶系统与油烟处理系统为一体化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贤法,陈康强,陈旭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九龙厨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