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双压盖精密式管道补偿器,属于热力管道补偿装置结构的技术领域。包括芯管、密封压套法兰、变径接管、压盖法兰、外套管法兰和外套管等;所述芯管的内端与变径接管的变径端成对顶状态设置,该压盖法兰,密封压套法兰和外套管依次顺序环套在该芯管外环面,该密封压套法兰位于该压盖法兰和该外套管之间;采用这样的结构具有介质流向不受限,同轴精度高,摩擦系数和自身扭距更小,抗弯能力和承压能力更强,密封性能更优秀,使用年限更长,管道运行更安全可靠,且具备可行的应急预案结构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双压盖精密式管道补偿器,属于热力管道补偿装置结构的
,具体说属于石油、化工、轻工、热力、冶金等行业中使用的热力管道为管道配套的管件结构的
技术介绍
热力管道因传输的介质温度变化,必然引起管道的热胀冷缩,管道伸缩变形以不利于管道安全运行的轴向推力或轴向位移形式出现。常规情况下,热力管道中都设有管道补偿装置以吸收或补偿管道变形。现有技术的管道补偿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传统的自然U形弯式、2.球形补偿器、3.套筒式补偿器、4.波纹补偿器、5.旋转补偿器。其中《传统的自然U形弯》的补偿方式是安全性较好,但压力损失、肓板推力和土建投资都比较大;《球形补偿器》造价较高,而国内生产的球形补偿器性能较一般,同时在运行时压损也比 较大;《普通套筒式补偿器》密封性能不稳定,可以讲泄漏现象较普遍,在防腐环节方面也较薄弱,使用年限受限;《波纹补偿器》肓板推力和土建投资都较大,特别是管道运行时始终处在较大的应力状态,也就是说使用波纹补偿器的热网管道始终存在着安全隐患;《旋转补偿器》虽然在长输架空管道中优势较明显,具有补偿量大、布置灵活;但也存在不足特别是老式旋转补偿器的内管与变径管的接合部位两者缝隙较大,一是造成了流体介质运动中在该部位会产生涡流,这样就会产生流体介质一定的压力损失;二是造成了介质流向受到局限;三是由于旋转补偿器的结构是径向工作原理,在应用时必须要有两个成对为一组并采用Π型布置形式才能发挥其功效,之所在每一组安装点还必须配套四个弯头,另外为了避免Π型弯头处受到具大的水击,在每一组Π型形式安装的低点还必须加装疏水阀,这样的话又增加了管网的造价和压力损失,尤其是在直埋热网管道中根本无法普遍应用;另一个关健是球形补偿器、套筒式补偿器、波纹补偿器、老式的旋转补偿器都是采用的单一密封形式,所以在流体介质与承压能力等方面均受到一定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双压盖精密式管道补偿器。以实现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达到减小管道应力,增强密封性能,提高承压能力,具备防腐功效,能实现大补偿量,无须占用额外空间,适用范围更广的特点;同时起到投资省,运行成本低,管网运行既安全又可靠,真正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双压盖精密式管道补偿器,包括芯管、浮动预紧件B、密封压套法兰、浮动预紧件A、密封件B、外套管内承台、钢球A、变径接管、螺母B、钢球B、压盖法兰、双头螺栓、夕卜套管法兰、螺母A、密封件A、芯管凸外环和外套管;所述芯管的内端与变径接管的变径端成对顶状态设置,该压盖法兰,密封压套法兰和外套管依次顺序环套在该芯管外环面,该密封压套法兰位于该压盖法兰和该外套管之间;所述芯管的内端外环上一体凸设有一芯管凸外环,外端端头设有与管道安装焊接连接时所需要的坡口;所述的外套管一端外环设有外套管法兰,另一端环套在该变径接管变径端的外环并与该变径端的外环焊接连接;该外套管内壁中部凸起设置一外套管内承台;所述的外套管内承台为环形凸状结构,该环形凸状结构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的芯管凸外环截面一端为90°的直角端面,另一端为阶梯状的端面;该芯管凸外环外环端角设有一环状L形直角凹口 ;该环状L形直角凹口的环面和端面与外套管内壁和变径接管变径端头端面共同围成一截面为方形的环形空间,至少十个该钢球A设置在所述的环形空间内;所述的密封件A环扣在芯管外环并位于该外套管内承台梯形一侧腰面和该芯管凸外环直角端面之间; 所述的密封件B环扣在芯管外环并位于该外套管内承台梯形另一侧腰面和该密封压套法兰之间;所述的变径接管的变径端大于该芯管的外径,另一端的内、外径与芯管的内、外径相同,并在端头设有与管道安装焊接连接时所需要的坡口 ;该变径端为平面端口 ;所述的压盖法兰为两个半圆环对接组合而成,截面形状为矩形,沿圆环内环设置有一环形凹槽,至少十个钢球B顶抵设置在该环形凹槽内并呈滚动环扣在该芯管的外环;所述的密封压套法兰为两个相同结构的半圆环对接组合而成,截面形状为L形,L形短边为环状工字型结构;该密封压套法兰的环状工字型结构的端面紧抵该密封件B ;所述的压盖法兰与该密封压套法兰两者半圆环对接线呈相互十字形交叉结构套扣在芯管的外环;所述的压盖法兰和密封压套法兰通过双头螺栓以及螺母B和螺母A与外套管法兰紧扣连接固定;所述的螺母A与外套管法兰端面间设有浮动预紧件A,所述的螺母B与压盖法兰端面间设有浮动预紧件B。该芯管插在外套管内承台的内侧,两者环面之间设有间隙;该芯管凸外环与外套管两者环面之间设有间隙。该芯管外环面与该外套管内承台的内环面之间的间隙不小于2毫米;该芯管凸外环外环面与该外套管内环面之间的间隙不小于2毫米。该变径接管变径端插入该外套管内,该芯管端头探入该变径接管变径端的内侧;该变径接管变径端的端面与该芯管凸外环阶梯状端头设置有不小于3毫米间隙;该变径端内环面与该芯管探入端的外环面之间设置有不小于2毫米间隙该变径接管变径端插入该外套管的长度范围为20 40毫米;该芯管凸外环阶梯状端头探入该变径接管变径端内环的长度大于等于5毫米;该变径接管变径端内环面与该芯管凸外环探入端外环面之间的间隙不小于2毫米。该外套管内承台等腰梯形的两内角为45° ;该外套管内承台环形凸状结构的两侧面为弧状曲面结构或波浪形曲面结构。该变径接管设置坡口一端的坡口型式和尺寸符合GB/T 50235-1997标准要求;该芯管设置坡口一端的坡口型式和尺寸符合GB/T 50235-1997标准要求。该密封件A顶抵设置在由该外套管内承台一侧腰面、外套管内壁、芯管外环和芯管凸外环的直角端面共同围成的空腔内;该密封件B顶抵设置在由该外套管内承台另一侧腰面、外套管内壁、芯管外环和密封压套法兰环状工字型结构的端面共同围成的空腔内。该压盖法兰内环的环形凹槽内设有至少十个钢球B呈滚动环扣在该芯管的外环。该浮动预紧件A为蝶簧、盘式弹簧或浮动预紧垫片;该浮动预紧件B为蝶簧、盘式弹簧或浮动预紧垫片。米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芯管靠内端外环上设有结构为一体的芯管凸外环,夕卜端设有与管道安装连接时焊接所需要的坡口(坡口型式和尺寸符合GB/T50235-1997标准要求),该芯管凸外环对着变径接管内端的端面外环端角设有一环状L形直角凹口 ;外套管一端外环设有外套管法兰,位于中部内侧设有一环形凸状结构且两端为呈相反方向的45° 曲线锥状端面的外套管内承台;变径接管内端(大径端)为平面端口,且外径小于外套管的内径,变径接管的外端(小径端)为设有与管道安装连接时焊接所需要的坡口(坡口型式和尺寸符合GB/T 50235-1997标准要求),且内、外径与芯管相同;外套管套设在芯管与变径接管两者靠内端的外环,具体地说芯管穿插在外套管内承台的内侧,而且芯管外环与外套管内承台的内侧两者环面之间设有不小于Imm的间隙,且有长度不小于5mm的芯管内端埋在变径接管内端的筒体内,芯管凸外环的外环端角处设有的环状L形直角凹口和与外套管内壁与变径接管内端面共同形成的方形空间内设有至少十个钢球A ;芯管凸外环与外套管两者环面间设有不小于1_的间隙,与变径接管两者端面间设有不小于2_的间隙,L形直角凹口的环面和端面与外套管内壁和变径接管内端面都与钢球A相抵;变径接管靠内端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双压盖精密式管道补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管(1)、浮动预紧件B(2)、密封压套法兰(3)、浮动预紧件A(4)、密封件B(5)、外套管内承台(6)、钢球A(7)、变径接管(8)、螺母B(9)、钢球B(10)、压盖法兰(11)、双头螺栓(12)、外套管法兰(13)、螺母A(14)、密封件A(15)、芯管凸外环(16)和外套管(17);所述芯管(1)的内端与变径接管(8)的变径端成对顶状态设置,该压盖法兰(11),密封压套法兰(3)和外套管(17)依次顺序环套在该芯管(1)外环面,该密封压套法兰(3)位于该压盖法兰(11)和该外套管(17)之间;所述芯管(1)的内端外环上一体凸设有一芯管凸外环(16),外端端头设有与管道安装焊接连接时所需要的坡口;所述的外套管(17)一端外环设有外套管法兰(13),另一端环套在该变径接管(8)变径端的外环并与该变径端的外环焊接连接;该外套管(17)内壁中部凸起设置一外套管内承台(6);所述的外套管内承台(6)为环形凸状结构,该环形凸状结构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的芯管凸外环(16)截面一端为90°的直角端面,另一端为阶梯状的端面;该芯管凸外环(16)外环端角设有一环状L形直角凹口;该环状L形直角凹口的环面和端面与外套管(17)内壁和变径接管(8)变径端头端面共同围成一截面为方形的环形空间,至少十个该钢球A(7)设置在所述的环形空间内;所述的密封件A(15)环扣在芯管(1)外环并位于该外套管内承台(6)梯形一侧腰面和该芯管凸外环(16)直角端面之间;所述的密封件B(5)环扣在芯管(1)外环并位于该外套管内承台(6)梯形另一侧腰面和该密封压套法兰(3)之间;所述的变径接管(8)的变径端大于该芯管(1)的外径,另一端的内、外径与芯管(1)的内、外径相同,并在端头设有与管道安装焊接连接时所需要的坡 口;该变径端为平面端口;所述的压盖法兰(11)为两个半圆环对接组合而成,截面形状为矩形,沿圆环内环设置有一环形凹槽,至少十个钢球B(10)顶抵设置在该环形凹槽内并呈滚动环扣在该芯管(1)的外环;所述的密封压套法兰(3)为两个相同结构的半圆环对接组合而成,截面形状为L形,L形短边为环状工字型结构;该密封压套法兰(3)的环状工字型结构的端面紧抵该密封件B(5);所述的压盖法兰(11)与该密封压套法兰(3)两者半圆环对接线呈相互十字形交叉结构套扣在芯管(1)的外环;所述的压盖法兰(11)和密封压套法兰(3)通过双头螺栓(12)以及螺母B(9)和螺母A(14)与外套管法兰(13)紧扣连接固定;所述的螺母A(14)与外套管法兰(13)端面间设有浮动预紧件A(4),所述的螺母B(9)与压盖法兰(11)端面间设有浮动预紧件B(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墅庚,于幸,徐峰,陈振兴,高轶,陈达远,
申请(专利权)人:陈墅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