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圈防窜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912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圈防窜动方法,所述密封圈压紧固定在工件I和工件II之间,在所述密封圈上间隔地设置凸出密封圈表面的密封圈销,在所述工件I和/或工件II上与所述密封圈销一一对应设有用于与密封圈销配合的密封圈销槽和/或密封圈销孔,安装密封圈时,首先调整密封圈位置,使密封圈销与所述密封圈销槽和/或密封圈销孔的安装位置对齐,然后将所述密封圈压紧固定在所述工件I和工件II之间,最后将所述密封圈销安装在与其对应的所述密封圈销槽和/或密封圈销孔内。该密封圈防窜动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密封圈窜动,而且能够直接观测密封圈的装配状态,以提高密封结构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方法,具体的为一种。
技术介绍
如图I所示,为现有汽车散热器的水室8与主片9之间的密封结构示意图。现有的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主片9上的卡槽和设置在水室8底部并与卡槽配合的卡头,密封圈3被压紧固定在水室与主片之间。该密封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汽车散热器的使用要求,但是密封圈I仅仅通过主片8和水室9的压紧力固定,由于卡槽和卡头之间的空隙较大以及密封圈过长,可能会导致密封圈在卡槽和卡头之间横向窜动。密封圈的窜动会导致密封结构失效,进而 导致冷却液泄漏,且由于主片完全覆盖在水室上,在装配过程中,密封圈的装配状态无法观 测,还可能导致由于密封圈装配不到位引起不良产品流入市场。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探索一种,该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密封圈窜动,而且能够直接观测密封圈的装配状态,以提高密封结构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该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密封圈窜动,并提高密封结构的可靠性。要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密封圈压紧固定在工件I和工件II之间,在所述密封圈上间隔地设置凸出密封圈表面的密封圈销,在所述工件I和/或工件II上与所述密封圈销一一对应设有用于与密封圈销配合的密封圈销槽和/或密封圈销孔,安装密封圈时,首先调整密封圈位置,使密封圈销与所述密封圈销槽和/或密封圈销孔的安装位置对齐,然后将所述密封圈压紧固定在所述工件I和工件II之间。进一步,所述工件I或工件II上设有与所述密封圈配合的密封槽。进一步,所述密封槽内设有与所述密封圈销配合的密封圈销槽或密封圈销孔。进一步,当所述工件I或工件II为薄壁件时,所述工件I或工件II上设置密封圈销孔与所述密封圈销配合。进一步,所述密封圈销的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或腰形圆形或多边形。进一步,与所述密封圈销孔配合的所述密封圈销的横截面面积在其顶部至根部的方向上递减,或与所述密封圈销孔配合的所述密封圈销的顶部设有密封圈销帽。进一步,与所述密封圈销槽配合的所述密封圈销的横截面面积在其顶部至根部的方向上递增。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专利技术的,通过在密封圈上设置密封圈销,并在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工件I和工件II上与所述密封圈销一一对应设置用于与密封圈销配合的密封圈销槽和/或密封圈销孔;当密封圈安装到位后,不仅被压紧固定在工件I 2和工件II 3之间,而且密封圈销还安装在与其对应的密封圈销槽或密封圈销孔内,通过密封圈销的限位作用,能够有效防止密封圈窜动,使密封的可靠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且能提高质检效率、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汽车散热器的水室与主片之间的密封结构示意 图2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密封结构第一实施例示意 图3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密封结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密封结构第三实施例示意 图5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密封结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密封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密封圈I压紧固定在工件I 2和工件II 3之间,在密封圈I上间隔地设置凸出密封圈I表面的密封圈销4,在工件I 2和/或工件II 3上与密封圈销4 一一对应设有用于与密封圈销配合的密封圈销槽6和/或密封圈销孔5,安装密封圈I时,首先调整密封圈I位置,使密封圈销4与密封圈销槽6和/或密封圈销孔5的安装位置对齐,然后将密封圈I压紧固定在工件I 2和工件II 3之间。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件I 2为薄壁件,当工件I 2或工件II 3为薄壁件时,工件I 2或工件II 3上设置密封圈销孔5与密封圈销4配合,即本实施例的工件I 2上设置密封圈销孔5与密封圈销4配合。本实施例的工件II 3上未设置密封圈销槽6或密封圈销孔5,工件II 3直接压在密封圈I上。本实施例的密封圈I在安装时,首先调整密封圈I位置,使密封圈销4与密封圈销孔5的安装位置对齐,并将密封圈销4安装到密封圈销孔5内后,再将密封圈I压紧固定在工件I 2和工件II 3之间,安装更加方便。本实施例的,通过在密封圈I上设置密封圈销4,并在用于安装密封圈I的工件I 2和工件II 3上与密封圈销4 一一对应设置用于与密封圈销4配合的密封圈销槽6和/或密封圈销孔5 ;当密封圈I安装到位后,不仅被压紧固定在工件I 2和工件II 3之间,而且密封圈销4还安装在与其对应的密封圈销槽6或密封圈销孔5内,通过密封圈销4的限位作用,能够有效防止密封圈I窜动,使密封的可靠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且能提闻质检效率、质量。优选的,密封圈销4的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或腰形圆形或多边形。本实施例的密封圈销4的横截面为圆形。密封圈销4的具体形状与其受力情况的不同而选择不同,选择合适形状的密封圈销4能够增强其抵抗变形和窜动的能力。进一步的,与密封圈销孔5配合的所密封圈销4的横截面面积在其顶部至根部的方向上递减,或与密封圈销孔5配合的密封圈销4的顶部设有密封圈销帽4a。本实施例的密封圈销孔5的横截面积在其顶部至根部的方向上递减,即本实施例的密封圈销4呈椎体型,其直径在密封圈销4顶部至根部的方向上递减,将密封圈销4顶部的直径设置为大于密封圈销孔5的直径,使密封圈销4更加牢固的卡在密封圈销孔5内。第二实施例 如图3所示,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密封结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密封圈I压紧固定在工件I 2和工件II 3之间,在密封圈I上间隔地设置凸出密封圈I表面的密封圈销4,在工件I 2和/或工件II 3上与密封圈销4 一一对应设有用于与密封圈销配合的密封圈销槽6和/或密封圈销孔5,安装密封圈I时,首先调整密封圈I位置,使密封圈销4与密封圈销槽6和/或密封圈销孔5的安装位置对齐,然后将密封圈I压紧固定在工件I 2和工件II 3之间。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件I 2为薄壁件,本实施例的工件I 2上设置密封圈销孔5与密封圈销4配合。本实施例工件II 3上设有密封圈销槽6与密封圈销4配合,优选的,与密封圈销槽6配合的密封圈销4的横截面积在其顶部至根部的方向上递增,本实施例的密封圈销4的横截面积采用圆形,即密封圈销4的直径在其顶部至根部的方向上递增,能够方便密封圈销4与密封圈销槽6配合。通过在工件II 3上设置密封圈销槽6与密封圈销4配合,能够进一步加强密封圈I的抗窜动能力。本实施例的密封圈I在安装时,首先调 整密封圈I位置,使密封圈销4与密封圈销槽6或密封圈销孔5的安装位置对齐,可以先将密封圈销4安装到密封圈销槽6内或安装到密封圈销孔5内,然后将密封圈I压紧固定在工件I 2和工件II 3之间,通过密封圈销4与密封圈销槽6或密封圈销孔5之间的定位作用,使得安装方便。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再一一累述。第三实施例 如图4所示,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密封结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密封圈I压紧固定在工件I 2和工件II 3之间,在密封圈I上间隔地设置凸出密封圈I表面的密封圈销4,在工件I 2和/或工件II 3上与密封圈销4 一一对应设有用于与密封圈销配合的密封圈销槽6和/或密封圈销孔5,安装密封圈I时,首先调整密封圈I位置,使密封圈销4与密封圈销槽6和/或密封圈销孔5的安装位置对齐,然后将密封圈I压紧固定在工件I 2和工件II 3之间。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件I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圈防窜动方法,所述密封圈压紧固定在工件I和工件II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圈上间隔地设置凸出密封圈表面的密封圈销,在所述工件I和/或工件II上与所述密封圈销一一对应设有用于与密封圈销配合的密封圈销槽和/或密封圈销孔,安装密封圈时,首先调整密封圈位置,使密封圈销与所述密封圈销槽和/或密封圈销孔的安装位置对齐,然后将所述密封圈压紧固定在所述工件I和工件II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发强古江波吴贵超郑鹏李小兰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