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用于建筑、桥梁上的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 O级地震,根据地震灾区的信息披露表明,汶川大地震中的人员伤亡,大部分是因为工厂、办公楼、学校、住宅等房屋倒塌造成的,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城镇聚集的人口密度也在随之上升。因此,汶川大地震的警示之一,就是应当更加关注建筑物减震隔震的研究应用。国内外采用的隔震措施可分为两类橡胶支座隔震和滑移隔震。前者一般为多层橡胶之间夹以薄钢板,中央加铅芯。这种结构能加长房屋自振周期,使其远离地震波特征周期,减小地震作用,并具自动复位 功能。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由于该体系支座的主体功能即竖向承载和水平剪力和复位都由橡胶实现,因此要求橡胶配方和橡胶支座隔震的加工制作中应兼顾上述的功能实现,其难度极大,不易得到有效保障。目前运用于工程实践的橡胶支座隔震已暴露出不少问题,包括运用于机场航站楼如此重要的建筑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传统滑移隔震技术是在基础或层间等部位设置低摩擦的滑移元件和限位件等,通过相对滑移运动和摩擦耗能而有效限制地震能量向上部传递和向下部反馈,但技术仅靠摩擦耗能 ...
【技术保护点】
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座板、中间座板、下座板,上座板底部有上导向槽,下座板顶部有下导向槽,中间座板上有分别与上座板上的上导向槽配合的X向导轨、与下座板上的下导向槽配合的Y向导轨,在上座板与中间座板间的X向弹簧座上装有X向复位弹簧,X向复位弹簧中的上、下板分别连接在上座板、中间座板上,在中间座板与下座板间的Y向弹簧座上装有Y向复位弹簧,Y向复位弹簧的上板、下板分别连接在中间座板、下座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宝路通桥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