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美昌专利>正文

一种双锥轨道圆织机的防缠丝梭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8032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锥轨道圆织机的防缠丝梭子结构,包括有梭体、内梭轮、张力机构、外梭轮、经丝外导器、筒管前支座、信号发射器,梭子夹架、压纬轮、调节杆、经丝内导杆、筒管后支座、梭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梭轮为两只或两只以上,安装在梭体外侧,所述经丝外导器设计在外梭轮的前部或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双锥轨道圆织机主机运行时,不缠丝、不飞梭、不挂丝,运行稳定可靠,操作安全,安装维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圆织机领域,尤其是一种双锥轨道圆织机的防缠丝梭子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制造、销售、使用的塑料圆织机,所用的梭子依靠四只梭轮沿上下门圈单锥面轨道运行,容易发生飞梭等故障,严重影响正常生产,为此,国内一些塑机专家和业内人士进行研究和创新,与利公开有公告号为CN 201678808U(—种塑料圆织机的梭船及运行轨道结构)和公告号为CN 201678803U—种节能小凹轮塑料圆织机),有一定的节能效果,但其中的梭子是关键部件,目前上述两个专利的圆织机存在着梭轮容易缠丝而无法正常生产的缺陷,如果梭子结构无创新设计,上述两个专利将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攻克上述技术关键,提供一种有效、操作方便又可靠的圆织机关键部件梭子结构,特别是一种双锥轨道圆织机的防缠丝梭子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双锥轨道圆织机的防缠丝梭子结构,包括有梭体、内梭轮、张力机构、外梭轮、经丝外导器、筒管前支座、信号发射器,梭子夹架、压纬轮、调节杆、经丝内导杆、筒管后支座、梭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梭轮为2只或2只以上,安装在梭体外侧,所述经丝外导器设计在外梭轮的前部或两侧。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双锥轨道圆织机的防缠丝梭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经丝外导器为杆状结构,安装在外梭轮的两侧。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双锥轨道圆织机的防缠丝梭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经丝外导器为一罩状结构,安装在外梭轮的前部。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双锥轨道圆织机的防缠丝梭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经丝外导器为罩状和杆状混合结构,安装在外梭轮的前部和两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锥轨道圆织机的防缠丝梭子结构,不缠丝、不飞梭、不挂丝,运行稳定可靠,操作安全,安装维修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I :1_梭体、2-内梭轮、3-张力机构、4-外梭轮、5-经丝外导器、6-筒管前支座、7-信号发射器、8-梭子夹架、9-压纬轮、10-调节杆、11-经丝内导杆、12-筒管后支座、13-梭后轮,图I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外梭轮4为2只或2只以上,在本实施例中为2只,I只为上外梭轮,安装在梭体I外侧上部,另I只为下外梭轮,安装在梭体I外侧下部,所述经丝外导器5安装在外梭轮4的两侧,当主机运行时,梭子前进方向的经丝会顺着经丝外导器5的两侧滑过,从而使外梭轮4顺利运行不缠丝。参照图2 :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梭体、2-内梭轮、3-张力机构、4-外梭轮、25-罩状外导器、6-筒管前支座、7-信号发射器、8-梭子夹架、9-压纟韦轮、10-调节杆、11经丝内导杆、12-筒管后支座、13-梭后轮,如图所示,经丝外导器25为一罩状结构,此结构可有效罩住外梭轮4的前部,保护外梭轮4不缠丝。参照图3 :图3是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梭体、2-内梭轮、3-张力机构、4-外梭轮、35-混合型外导器、6-筒管前支座、7-信号发射器、8-梭子夹架、9-压讳轮、10-调节杆、11-经丝内导杆、12-筒管后支座、13-梭后轮,如图所示,混合型外导器35为罩状和杆状混合结构,安装在外梭轮4的前部和两侧,外梭轮4两侧的两根杆状结构可使梭子前进方向的经丝顺着两侧滑过,外梭轮4的罩状结构可有效保护外梭轮4不缠丝。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缠丝、不飞梭、不挂丝,运行稳定可靠,操作安全,安装维修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双锥轨道圆织机的防缠丝梭子结构,包括有梭体、内梭轮、张力机构、外梭轮、经丝外导器、筒管前支座、信号发射器,梭子夹架、压纬轮、调节杆、经丝内导杆、筒管后支座、梭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梭轮为2只或2只以上,安装在梭体外侧,所述经丝外导器设计在外梭轮的前部或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说的一种双锥轨道圆织机的防缠丝梭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经丝外导器为杆状结构,安装在外梭轮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I所说的一种双锥轨道圆织机的防缠丝梭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经丝外导器为一罩状结构,安装在外梭轮的前部。4.根据权利要求I所说的一种双锥轨道圆织机的防缠丝梭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经丝外导器为罩状和杆状混合结构,安装在外梭轮的前部和两侧。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锥轨道圆织机的防缠丝梭子结构,包括有梭体、内梭轮、张力机构、外梭轮、经丝外导器、筒管前支座、信号发射器,梭子夹架、压纬轮、调节杆、经丝内导杆、筒管后支座、梭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梭轮为两只或两只以上,安装在梭体外侧,所述经丝外导器设计在外梭轮的前部或两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双锥轨道圆织机主机运行时,不缠丝、不飞梭、不挂丝,运行稳定可靠,操作安全,安装维修方便。文档编号D03D37/00GK102912526SQ201110227309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31日专利技术者黄美昌, 周传对, 陈崇锡 申请人:黄美昌, 周传对, 陈崇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锥轨道圆织机的防缠丝梭子结构,包括有梭体、内梭轮、张力机构、外梭轮、经丝外导器、筒管前支座、信号发射器,梭子夹架、压纬轮、调节杆、经丝内导杆、筒管后支座、梭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梭轮为2只或2只以上,安装在梭体外侧,所述经丝外导器设计在外梭轮的前部或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美昌周传对陈崇锡
申请(专利权)人:黄美昌周传对陈崇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