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基表面活化用胶体镍活化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7833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金属基表面活化用胶体镍活化液,由下述组分构成:NiCl2·6H2O为10~30g/L,明胶为10~20?g/L,水合肼为20~150?g/L,OP-10为0.5~2?g/L和余量的去离子水。起选用胶体镍替代胶体钯和胶体银等贵金属的使用,选用无毒的水合肼为还原剂,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制备所得的胶体镍粒子小,在活化层上进行化学沉铜时,比使用胶体铜活化液活性高,且由于使用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避免了以往沉铜中使用甲醛带来的安全健康隐患;将该活化液活化且经化学沉铜后的非金属基材与镀层间的结合力大于1.2kg/cm,明显优于目前普遍使用的胶体铜活化液。该活化液普遍适用于陶瓷、塑料、压电陶瓷及PCB通孔等非金属基材化学沉铜或镀铜前的活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金属基表面活化用活化液,尤其涉及一种非金属表面活化用胶体镍活化液及其制备方法,适用于陶瓷、塑料、压电陶瓷及PCB通孔等非金属基材化学沉铜或镀铜前的活化。
技术介绍
非金属材料多为非导体,要进行电镀必须先制备导电膜,常用的方法是化学镀。在进行化学镀前,必须对非金属基材表面进行预处理,即需进行活化,从而在非金属基材表面吸附一定量的活化中心,以便诱发随后的化学镀。到目前为止,非金属基材表面的活化工艺在经历了第一代的敏化-活化两步法和第二代的敏化-活化一步法后,进入了第三代活化工艺。目前第三代活化工艺在对非金属表面进行化学镀(一般为化学沉铜)前的活化时,所使用的活化液基本采用以胶体钯、胶体银等贵金属胶体来活化非金属表面,然后进行化学沉铜或者电镀金属,但由于钯和银均为稀有的贵金属,在可持续发展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节约贵金属,目前也有使用胶体铜活化液活化非金属表面后再进行化学沉铜或电镀金属,但研究表明胶体铜活化液的活性及胶体微粒在非金属基体表面上的附着力还不够理想。同时在使用上述这些金属(如钯、银和铜)的胶体活化液时,在后续的化学沉铜过程中一般必须配合使用甲醛作为还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金属基表面活化用胶体镍活化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镍活化液由下述组分构成:FDA000024390079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传猛晏和刚苏传港苏燕旋何繁丽谢明贵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成利焊锡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