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ABS共混改性PVC纱管,由下列质量比组成:PVC100;改性剂10-30;热稳定剂3.5-10;稳定剂1.5-3.0;增塑剂8-20;润滑剂0.2-0.8;填充剂5-10;该ABS共混改性PVC纱管热稳定性好,电气绝缘性优良;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PVC纱管,具有很好的耐低温性,耐化学腐蚀,耐老化且不易燃;该PVC纱管中加入ABS冲击强度可提高到28KJ/m2,弯曲强度90.0-95.2MPa,拉伸强度54.0-55.2MPa,无缺口冲击强度24.7-35.9KJ/m2,热膨胀系数3.49×10-5K-1,伸长率8.1%;该片材具有优异的耐磨性,相对优异的加工成型性,会得到广泛使用,并不断替代现有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ABS共混改性PVC纱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PVC纱管被广泛用在机械、煤矿、石油、化工、农药、建筑、民用(太阳能热水器、煤气罐)等领域,适用于有压、用腐蚀性、隔音、隔热等要求的气体、液体的输送,其耐磨,耐折,是橡胶氧气管乙炔管的终极替代品。而随着人性化理念的普及,及新型和谐社会的构成,不断改进PVC纱管的流动性,以达到纺织纱管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 现有的ABS/PVC共混物及其管材,主要采用将PVC树脂、ABS粒料和其他助剂混合后造管材,常用的改性剂有丙烯酸酯类、MBS类或氯化聚乙烯等,中国专利CN 101693778 A公开了一种PVC/ABS共混物及管材,但是考虑到以上配方工艺复杂,且没有增塑剂热稳定剂等,产品柔韧性不足且遇热易老化,现有技术就显得略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ABS共混改性PVC纱管,解决现有PVC/ABS共混物及管材中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柔韧性不足和遇热易老化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ABS共混改性PVC纱管,由下列原料组成,以质量份数表示法为 PVC100 ; 改性剂10-30 ; 热稳定剂3. 5-10 ; 稳定剂I. 5-3. O ; 增塑剂8-20 ; 润滑剂O. 2-0. 8 ; 填充剂5-10。其中,所述热稳定剂为三碱式硫酸铅或二碱式硬脂酸铅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所述改性剂采用ABS。所述增塑剂采用DBP、CPE或DOP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所述稳定剂米用Ba-Cd-Zn。所述润滑剂采用液体石蜡。所述填充剂采用轻质碳酸钙。ABS共混改性PVC纱管的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按照上文所述质量分数比称取各种原料,PVC、三碱式硫酸铅、二碱式硬脂酸铅、ABS、DBP、DOP、液体Ba-Cd-Zn、液体石蜡、轻质碳酸钙和CPE ;第二步将上述原材料在60-70°C下捏合Ih ; 第三步将第二步捏合后的物料投放到单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机温度设置为一区110-130 °C, 二区 120-135 °C,三区 130-150 °C,四区 140-160 °C,五区 150-170 °C,六区160-180°C,七区170-180°C,挤出拉条造粒; 第四步将第三步生产出的粒料在105°C ±5°C下预热l_2h ; 第五步注射成型;时间:闭模6_8s,注射8-10s,注射+保压18-20s,启模6s,总周期40_60s。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热稳定剂选择三碱式硫酸铅,具有很强的结合氯化氢的能力,长期热稳定性良好、电气绝缘性优良,具有白色颜料的性能,覆盖力大,耐候性尚可,与少量二基亚磷酸铅或二盐基硬酸铅并用具有协同效果。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增塑剂选择的DBP、DOP和CPE具有优异的耐侯性及低温韧性,并且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药品、有机溶剂性及耐油性,同时还具有优良的耐老化性、耐燃性及电气性能,其填充性也很优秀,既使掺入大量填料,物理性能依然很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填充剂选择轻质碳酸钙能改善加工性能,提高制品的抗张强度,撕裂强度,挠曲性和耐磨性,有更好的补强作用,能改进加工成形性,能起散光和消光作用,能提高塑料制品的尺寸稳定性,拉伸强度,对透明或半透明材料,能增加透明度,提高制品的表面光泽和表面平整性。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所有原料均为共知的已有,使用方法和功能均为已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ABS共混改性PVC纱管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该ABS共混改性PVC纱管热稳定性好,电气绝缘性优良;2、使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PVC纱管,具有很好的耐低温性,耐化学腐蚀,耐老化且不易燃;3、该PVC纱管中加入ABS冲击强度可提高到28KJ/m2,弯曲强度90. 0-95. 2MPa,拉伸强度54. 0-55. 2MPa,无缺口冲击强度24. 7-35. 9KJ/m2,热膨胀系数3. 49 X 1()- -1,伸长率8. 1% ;4、该片材具有优异的耐磨性,相对优异的加工成型性,会得到广泛使用,并不断替代现有材料。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更加详细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实施例I: 第一步按照下文所述质量分数比称取各种原料 PVC100F90A,香港利泽; 改性剂ABS10-30给力塑料原料有限公司; 热稳定剂三碱式硫酸铅3-8中原利达化工站; 热稳定剂二碱式硬脂酸铅O. 5-2中原利达化工站; 稳定剂液体 Ba-Cd-ZnI. 5-3. O ; 增塑剂DBP4-5聚宝化工有限公司; 增塑剂CPE10燕泰化工有限公司; 增塑剂DOP4-5鑫洪化工原料; 润滑剂液体石蜡O. 2-0. 8鑫厚商贸有限公司;填充剂轻质碳酸钙5-10汇容商贸有限公司。第二步将上述原材料在60_70°C下捏合Ih ; 第三步将第二步捏合后的物料投放到单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机温度设置为一区110-130 °C, 二区 120-135 °C,三区 130-150 °C,四区 140-160 °C,五区 150-170 °C,六区160-180°C,七区170-180°C,挤出拉条造粒; 第四步将第三步生产出的粒料在105°C ±5°C下预热l_2h ; 第五步注射成型;时间:闭模6_8s,注射8-10s,注射+保压18-20s,启模6s,总周期40_60s。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组合物所有组分均可以商业购买。 测试性能本专利技术的ABS共混改性PVC纱管(实施例I)中加入ABS冲击强度提高到28KJ/m2,弯曲强度 90. 0-95. 2MPa,拉伸强度 54. 0-55. 2MPa,无缺口冲击强度 24. 7-35. 9KJ/m2,热膨胀系数3. 49 X ΙΟΙ—1,伸长率8. 1%。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进行阐述,而不是限制,因此在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该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ABS共混改性PVC纱管,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份以质量份数表示法为 PVC100 ; 改性剂10-30 ; 热稳定剂3. 5-10 ; 稳定剂I. 5-3. O ; 增塑剂8-20 ; 润滑剂O. 2-0. 8 ; 填充剂5-10。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ABS共混改性PVC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稳定剂为三碱式硫酸铅或二碱式硬脂酸铅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ABS共混改性PVC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采用ABS。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ABS共混改性PVC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采用DBP、CPE或DOP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ABS共混改性PVC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采用Ba-Cd-Zn0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ABS共混改性PVC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采用液体石蜡。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ABS共混改性PVC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采用轻质碳酸钙。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I所述ABS共混改性PVC纱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第一步按照上文所述质量分数比称取各种原料,PVC、三碱式硫酸铅、二碱式硬脂酸铅、ABS、DBP、DOP、液体Ba-Cd-Zn、液体石蜡、轻质碳酸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ABS共混改性PVC纱管,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份以质量份数表示法为:PVC???????????????????????????100;改性剂????????????????????????10?30;热稳定剂??????????????????????3.5?10;稳定剂????????????????????????1.5?3.0;增塑剂????????????????????????8?20;润滑剂????????????????????????0.2?0.8;填充剂????????????????????????5?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刘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