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化污泥减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9630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臭氧化污泥减量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氧气瓶、臭氧发生器、接触塔、反应塔、尾气破坏器,接触塔和反应塔组成两级处理系统,实现臭氧和污泥的充分接触,同时实现固液分离。臭氧利用率高、运行成本低、污泥减量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臭氧化污泥减量系统
技术介绍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污水处理厂普遍使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污水中的含碳有机物以及氮磷的污染物质被微生物体所吸收,形成新的微生物 体,即活性污泥。随着污水处理过程的进行,微生物体不断增加、积累,为了维持生物处理系统的平衡,需要排出部分过量的污泥。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剩余污泥需要经过浓缩、脱水、消化等处理过程,处理后的剩余污泥还需要经过填埋、堆肥或焚烧等过程处置,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费用可占到整个运营费用的40%-60%,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解决剩余污泥的根本办法就是使污泥减量。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含有大量难降解的有机物、病原微生物以及寄生虫卵等,如果不加处理,将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如何在污泥处理前减少污泥的量并且使其无害化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破坏生物细胞壁,氧化细胞内物质,杀死微生物体,可用于污泥减量并可杀死污泥中的有害生物。在臭氧污泥减量化过程中,臭氧的传质和利用效率的高低是关系污泥减量效果的关键,现有臭氧反应系统的实施方式是臭氧与污泥混合接触后直接通过排气孔排出,臭氧与污泥接触时间短,来不及充分反应,臭氧利用效率低。因此,在臭氧化污泥减量过程中,臭氧的充分利用是实现污泥减量的关键。同时,在污泥臭氧氧化后,污泥混合液中固液的分离需要消耗能源或增加处理构筑物。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一种利用臭氧氧化使活性污泥减量的方法及装置(专利号03138936. 8)”在反应器的底部设置多个臭氧入口,反应器壳体内设置多块隔板,延长了污泥和臭氧接触的时间,减量化效果好,但其反应器的每个隔室上部有臭氧出口,臭氧进入反应器后停留时间短,臭氧利用率低,运行成本高;中国专利“一种污泥处理装置(专利号201120125250. X)”在臭氧反应塔气体出口设置了回流管道,把反应残余的臭氧再次返回反应塔进行利用,虽然臭氧气体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但污泥与臭氧接触的时间并没有延长,影响减量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臭氧利用率高、运行成本低、污泥减量效果好的臭氧化污泥减量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臭氧化污泥减量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氧气瓶、臭氧发生器、接触塔、反应塔、尾气破坏器,所述接触塔和反应塔组成两级处理系统,实现臭氧和污泥的充分接触,同时实现固液分离。由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臭氧化污泥减量系统,由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氧气瓶、臭氧发生器、接触塔、反应塔、尾气破坏器,接触塔和反应塔组成两级处理系统,实现臭氧和污泥的充分接触,同时实现固液分离。臭氧利用率高、运行成本低、污泥减量效果好。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臭氧化污泥减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氧气瓶,2.臭氧发生器,3.气体流量计,4.污泥混合液进口,5.出水口,6.接触塔,7.反应塔,8.排泥口,9.尾气破坏器,10.处理后气体出口。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专利技术的臭氧化污泥减量系统,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氧气瓶、臭氧发生器、接触塔、反应塔、尾气破坏器,所述接触塔和反应塔组成两级处理系统,实现臭氧和污泥的充分接触,同时实现固液分离。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管与所述接触塔的底部连接,并在所述接触塔内设有布气系统,所述接触塔的顶端通过污泥泡沫导出管与所述反应塔的底部连接。所述反应塔为密封的空间,所述反应塔的顶端与所述尾气破坏器连接,所述尾气破坏器设有处理后气体出口。所述接触塔的下部设有污泥混合液进口、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反应塔的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所述接触塔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气体流量计。本专利技术的臭氧化污泥减量系统,污泥混合液通过进料系统进入接触塔,臭氧通过布气系统分散成细小气泡在接触塔中与污泥混合液接触,混合液中的污泥絮体被微小臭氧气泡携带上浮,经泡沫导出管进入反应塔,所剩清夜经出水口排出另行处理;臭氧携带污泥絮体进入反应塔后在塔中进一步发生反应,反应完成后污泥通过排泥系统排出。不仅能充分利用臭氧、延长了污泥和臭氧的反应时间,并且在反应过程中可以实现污泥混合液中的固液分离。实施例I :参照图1,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臭氧和污泥充分混合接触的接触塔6,以及污泥和臭氧进一步反应的反应塔7。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池的污泥通过污泥混合液进口 4进入接触塔6中,同时臭氧通过曝气盘通入接触塔6中,在臭氧微气泡的作用下,污泥混合液中的污泥絮体粘附在臭氧微气泡上上浮,通过接触塔顶端的导管进入反应塔7中,接触塔6中剩余的液相部分通过出水口 5排出回流至生物处理池;进入反应塔7的臭氧气泡和污泥泡沫混合物在此进一步反应,臭氧的强氧化作用进一步破坏污泥中微生物的细胞壁,氧化细胞内物质,使污泥减量;反应结束后的剩余污泥通过出泥口 8排出,进一步脱水,剩余部分臭氧气体通过反应塔顶端的导管进入臭氧破坏器被破坏。实施例2 某污水处理厂污泥混合液,其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8324mg/L,取22. 64L混合液加入容积为28. 35L的接触塔6中,臭氧发生器2产生的臭氧通过曝气盘通入混合液中,臭氧投加量为O. 05g03/gMLSS,反应进行40min后,接触塔6中的混合液固体浓度为624mg/L,体积为14. 4L,反应塔7中污泥固体浓度为24145mg/L,体积为6. 79L。排出接触塔中的液体,污泥混合液体积减少了 63. 6%,混合液中固体物质质量减少了 31.8%。此实施例所述系统是通过序批方式运行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系统亦可通过连续运行方式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臭氧的充分利用、延长污泥和臭氧的反应时间,在一级反应器中通过布气系统臭氧和污泥混合液充分混合,通过臭氧气泡的上浮作用把混合液中的污泥絮体带入二级反应器,在此进一步反应,实现臭氧的充分利用,提高处理效率;臭氧得到充分利用,降低运行成本; 在臭氧氧化反应进行的同时实现固液分离,在一级反应器中臭氧微气泡携带污泥絮体通过泡沫导出管进入二级反应器,剩余清夜通过出水管排出,实现泥水分离。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臭氧化污泥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氧气瓶、臭氧发生器、接触塔、反应塔、尾气破坏器,所述接触塔和反应塔组成两级处理系统,实现臭氧和污泥的充分接触,同时实现固液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臭氧化污泥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管与所述接触塔的底部连接,并在所述接触塔内设有布气系统,所述接触塔的顶端通过污泥泡沫导出管与所述反应塔的底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化污泥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塔为密封的空间,所述反应塔的顶端与所述尾气破坏器连接,所述尾气破坏器设有处理后气体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I、2或3所述的臭氧化污泥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塔的下部设有污泥混合液进口、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反应塔的底部设有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臭氧化污泥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氧气瓶、臭氧发生器、接触塔、反应塔、尾气破坏器,所述接触塔和反应塔组成两级处理系统,实现臭氧和污泥的充分接触,同时实现固液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科刘金泉王俊安文一波牛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