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有机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6215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有机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方法,具体步骤是向地下水的有机污染区域注入S2O82-,将通电的铁电极插入该污染区域中,通过调节铁电极上的电流大小提供二价铁离子Fe(II),铁电极通正电流时铁电极部分溶解和产生Fe(II)从而活化S2O82-;铁电极通负电流时使铁电极处于钝化状态从而抑制甚至终止S2O82-的反应活性;当S2O82-消耗完毕后,将铁电极作为阳极继续电解提供Fe2/3+和OH-从而提高体系的pH至中性。该方法解决了过硫酸根原位化学氧化修复中过硫酸根活性的原位调控(增强和抑制)和重金属释放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是通过调节铁电极上的极性和电流大小来调控过硫酸根(S2O82-)对有机污染物的氧化活性以实现对有机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方法,属于地下水修复

技术介绍
地下水是被广泛采用的饮用水源,但很多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其中有毒有机物如氯代烃引起的污染尤为严重,总体污染形势已非常严峻。在地下水污染中,以源污染为特征的小面积场地污染地下水,由于污染程度高和危害严重受到了高度关注。因此对受有毒有机物引起的污染场地地下水进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自上世纪80年代起在发达国家受到重视,而我国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污染场地的高浓度特征以及修复周期要求,原位化学氧化(ISCO)由于修复快速而且实施方便成为近年的一项重要修复技术,被美国EPA认为是修复“棕地”的革新技术。传统的氧化剂主要包括氏02、O3和高锰酸根等,虽然修复效果好,但是由于这些氧化剂的活性高副反应导致的损失较大,使得有效利用率较低。过硫酸根(S2O82O是一种新兴的场地修复氧化剂,由于其独特的氧化性能迅速得到重视和应用。S2O82-虽然具有较高的氧化电位,但其与有机物的反应动力学过程极其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有机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铁电极上的极性和电流大小来调控过硫酸根S2O82?对有机污染物的氧化活性以实现对有机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具体方法如下:向地下水的有机污染区域注入S2O82?,将通电的铁电极插入该污染区域中,通过调节铁电极上的电流大小提供二价铁离子Fe(II),铁电极通正电流时铁电极部分溶解和产生Fe(II)从而活化S2O82?;铁电极通负电流时使铁电极处于钝化状态从而抑制甚至终止S2O82?的反应活性;当S2O82?消耗完毕后,将铁电极作为阳极继续电解提供Fe2/3+和OH?从而提高体系的pH至中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松虎廖鹏艾克元爱沙瓦比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