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刀间距可调发泡海绵成型装置和成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5243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8:54
一种多刀间距可调发泡海绵成型装置和成型方法,包括底座,支撑导轨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由驱动装置驱动纵向往复运动的可调刀架活动安装在支撑导轨上,底座上还设有与可调刀架形成垂直运动的装料工作台。使用时,根据设计要求调节各个刀片组件之间的间距;调整远离进料方向的物料限位架在工作台横向滑槽的位置,以使其上的挡料板限定发泡海绵胚料的进料深度;根据切缝深度要求,调整第二限位螺母在导向杆上的位置,从而确定刀片下端与装料工作台上表面的距离,由此得到具有预定订切缝深度的发泡海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小巧,可以批量加工具有预定订切缝深度的发泡海绵的装置,发泡海绵加工长度、海绵切缝间距宽度和深度都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改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泡海绵的成型装置及方法,特别是。
技术介绍
目前,复合材料发展迅速,材料属性不断衍变,用途日益广泛。复合材料制成零件因更轻、更坚固、耐腐蚀等优点,成功应用于多种领域,这些复合材料零件对加工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复合材料种类比金属材料更为广泛,不同种类复合材料加工也不相同。与金属加工不同,复合材料加工切削刃产生切屑并非像大多数金属那样通过剪切而生成,而是通过折断来去除多余复合材料,加工过程中常常是切断树脂和折断纤维材料。因此,复合材料加工需要重新评估加工方法,设计加工装置,编制新加工工艺。发泡海绵是一种常见高分子复合材料,因质轻松软、富有弹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等领域。目前,针对不同规格发泡海绵复合材料,各种专用发泡海绵加工装置已经出现。这些发泡海绵加工装置,由于自身结构特点,如刀片固定不良、易受传动结构振动影响等,往往造成加工后发泡海绵切缝间距宽度和深度不均,降低发泡海绵成型合格率。而采用数控技术的发泡海绵加工装置,虽然减少了大量工人重复劳动,但设备成本太高,维修难度太大,对切割宽度和深度调节操作较为复杂,精确度很难控制,给实际长期持续大批量加工生产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刀间距可调发泡海绵成型装置,包括底座(7),其特征是:支撑导轨(2)固定安装在底座(7)上,由驱动装置(6)驱动纵向往复运动的可调刀架(1)活动安装在支撑导轨(2)上,底座(7)上还设有与可调刀架(1)形成垂直运动的装料工作台(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力余新亮曾德学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