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微球是指通过某种方法将功能性纳米颗粒与微球结合在一起所得到的一种功能性复合微球。现阶段通过各种途径制备的纳米颗粒具备各种特殊的光、电、磁及生物学等特性,因此在与微球结合后往往会将这些特性赋予到微球本身。而微球也为这些纳米颗粒提供了支承载体和有效保护。同时,微球自身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如光敏感性、pH响应性、温度敏感性、吸附特性以及表面活性官能团也为纳米颗粒在各种复杂领域的应用提供可能。具备不同特殊功能的纳米颗粒复合微球在生物医药、工业催化、化工合成、电子信息、建筑材料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现有技术中制备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原位聚合法即事先合成载体微球,之后以微球作为微型反应器,在其内部或表面原位合成各种功能性颗粒。但此方法由于受到微球自身条件影响,其所制备出的功能性颗粒种类及性能会受到一定限制。溶胀渗透法即事先合成具备孔结构的交联微球,之后微球在良溶剂中被溶胀,表面微孔得到扩张。此时加入功能性颗粒,在浓度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粉末,它包含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包含功能性纳米颗粒和聚合物,平均粒径为0.1?20μm,粒径分布变异系数≤9.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粉末,它包含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包含功能性纳米颗粒和聚合物,平均粒径为O. l-20Mm,粒径分布变异系数< 9. 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是下列中的一种或几种量子点、磁性纳米颗粒、荧光纳米颗粒、金属纳米颗粒、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或半导体纳米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量子点是下列中的一种或几种CdS、HgS、CdSe, CdTe, ZnSe, HgSe, ZnTe, ZnO、PbSe、HgTe,CaAs, InP, InCaAs, CdSe/CdS、CdSe/ZnS、CdSe/ZnSe、CdS/ZnS、Cd/Ag 2S、CdS/Cd(OH)2,CdTe/ZnS、CdTe/CdS、CdSe/ZnSe、CdS/HgS、CdS/HgS/CdS、ZnS/CdS、ZnS/CdS/ZnS、ZnS/HgS/ZnS/CdS、CdSe/CuSe、CdSeTe、CdSeTe/CdS/ZnS、CdSe/CdS/ZnS,以及掺杂量子点 CdS:Mn、CdS:Mn、CdS: Cu、ZnS: Cu、CdS: Tb、ZnS: Tb。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是下列中的一种或几种聚苯乙烯、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酰胺、聚丙烯腈、聚碳酸酯、聚己内酯、聚氨酯、聚乳酸、壳聚糖、白蛋白、胶原、聚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乙酸乙酯、聚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或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经表面改性连有官能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改性是下列中的一种或几种水解、化学接枝或磺化。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官能团是下列中的一种或几种羧基、氨基、磺酸根基、硝基、羟、氯基或酯基。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官能团上还连接有以下连接物中的一种或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康,孙锟,窦红静,李万万,沈立松,王刚,王露,王解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